【民族团结一家亲】永远的兄弟姐妹
欢笑、泪水、拥抱……3月5日上午,新疆乌鲁木齐市温泉东路一家农家乐的大厅被激情点燃,一群从小一起玩大的各民族伙伴在此相聚。几十年的时光流逝了,但他们当年结下的深厚情谊始终未改。
三十年后又相聚
“场面比我想象的还要热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行办离休办工作的丁晓燕脸上满是温馨的笑容,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她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虽然在筹备阶段大家已经在微信群中持续沸腾,而相聚让真情彻底释放出来。
这群50岁上下的老伙伴都是当年在新疆七一棉纺织厂的住宅楼结下的情谊。“大院里两栋楼72户职工,来自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多个民族。”丁晓燕回忆说。
当年小伙伴们一起生活、学习、玩耍,其乐融融,后来随着求学、就业、成家,很多人陆陆续续搬离了。成年后即使忙于工作生活,他们也从未断了联系。随着近年来两栋楼拆迁,丁晓燕的怀旧情结越来越浓,于是提出了大家相聚的建议。
“建议是2月份提出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有80多名老伙伴加入微信群,我们天天在一起商量讨论,期待着相聚,今天能赶到的都来了,有61人。”丁晓燕说。
大家在一起谈论最多的,就是当年相互关心帮助的场景。“过年最热闹,无论是春节还是古尔邦节,大人小孩都互相拜年,别提有多开心了;有位维吾尔族叔叔,每次要打馕了都提前通知大家,大人们就发好面送到馕坑,叔叔免费给大家打香喷喷的馕。”丁晓燕的话匣子一打开,无数温暖人心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丁晓燕是当天活动的主持人,她精心设计了很多互动环节。老伙伴们一起跳皮筋、丢手绢、踢毽子、滚铁环,还互相揭发当年的糗事。五十多岁的王燕在丢手绢时追赶四十多岁的马辉成,马辉成摔了一大跤,追着王燕要红包,大家哄堂大笑,眼中满是喜悦的泪水。
细心的丁晓燕还为活动写了主题词——“回忆逝去岁月,重续儿时友情”,制作成横幅挂起来,大家都在上面签名留念。她说,相聚是个新的起点,不变的感情让各族兄弟姐妹永远在一起。
活动时,四个老伙伴自创的三句半也在升华这个主题:“三十年不见又相聚,全都变成老东西,一脸蒙圈都是谁?别岔气!你是后楼的王蕾蕾?我是隔壁的叫梅梅,模样没变都一样胖,要减肥!以后的日子还很长,隔三岔五就聚一场,说个东道个西‘海麦斯’(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全部)热闹地‘走哈七’(方言,即走下去),么(没)问题!”
重逢让思念有了着落
当被拉进微信群,看着那些熟悉的名字,61岁的帕提古力·马木提哭着给大伙儿发语音:“谢谢你们把我找回来,快40年了,我太想念大家了……”
与帕提古力一样激动的还有她的大哥和三个妹妹。聚会这天,兄妹五人早早起床,穿上漂亮衣服赶了过来。老三阿孜古丽·马木提说:“这段日子我们天天看日历,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同样激动的还有艾赛提·买苏迪。聚会前一晚,他几乎彻夜未眠,翻出家里最宝贵的老照片,仔细翻拍,一一发到微信群里和伙伴们分享。
53岁的艾赛提是新疆青少年报刊社翻译室主任,汉语水平很高,身上有着浓浓的学者味道。他在群里有种“大哥”范儿,常说:“要传承父辈的好传统,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大家对他也很敬重。
“打‘嘎嘎’‘三角’,在池塘玩水,去山坡上放风筝……和各族兄弟姐妹在一起,我的童年非常幸福。”他深情地说,那会儿物质匮乏,但精神生活很丰富。
“那会儿父母收入低,住房小,但72户的团结和睦给了我们最美好的童年。”面对记者,他的回忆汹涌而至——几乎没有发生过邻里纠纷;谁家在院子里盖房子,大家都来帮着搬土块、提水、和泥巴,一间屋子两天就建好了;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到邻居家里看电视,大人们都会拿出食物来招待;谁家有自行车也从不上锁,任何人都可以不用打招呼骑完放那儿就成……
相聚时,见到每一位当年的小伙伴,艾赛提都眼圈红红地与之紧紧相拥。“民族团结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时光带不走我们的深厚感情。”
团结是最温暖的力量
当年,那两栋楼被称为“针织楼”。这三个字对于新疆平安网编辑部主任马莉来说有着强烈的符号意义,那是童真的起点,是欢乐的源泉,也是情感力量的象征。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企业的发展,住户们陆续搬离。马莉家于1982年搬进新居,是最早的一批。“当时我14岁,在上中学,和很多小伙伴还是同学。每次和妈妈打个招呼,说‘回针织楼了,今晚不回来’,妈妈都会很平常地应个‘嗯’,再无过多嘱咐。我就住在某个老邻居家,早上再和小伙伴一起上学。”
长大后,“针织楼”的场景不断出现在她的梦中。她也多次和母亲、爱人回到那里,透过曾经住过的小院门缝,看看当年种的树长得多高了,现在又是什么人生活在里面。
相聚时,当她被大家一个一个拉进怀抱紧紧相拥时,她想到的是“力量”这个词儿。“他们不仅是我童年的玩伴,也是我人生起步的良师益友,给了我长大后学会坚强的精神力量。”
那时候,“针织楼”里的孩子成立了一个儿童团,团长是一个绰号叫“黄毛”的维吾尔族哥哥,他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敲门喊小伙伴起床出操,无故缺席的会挨罚。“他的严格和大家的自觉教会我自律和坚韧。”马莉深情地回忆。
“我家是回族,左边邻居是汉族,右边是维吾尔族,和睦快乐的氛围让我从小就见证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相处方式。”马莉说,自律、坚韧,给他人以关心、温暖、包容,是“针织楼”那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给予她的人生力量。
这次聚会大家唱了很多老歌,有《红色娘子军》《大海航行靠舵手》《北京的金山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退管办主任尼加提·伊力亚斯和马莉商量着,下次相聚来个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尼加提说。(隋云雁)
(责编:李龙(实习)、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