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三种补贴方案
新华网北京11月21日电 题:破冰之改——新疆 棉花 (12590, -65.00, -0.51%)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采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陶俊洁、林晖
今年是我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初始之年,记者在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采访了解到,为了推动改革更精准到位,新疆试点三种不同的补贴方案,以期达到因地制宜、惠及产业链各方的效果。
棉价市场化改革“破冰”
在内外棉价格倒挂、棉花储备库存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今年国家启动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一方面要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价格由市场决定,另一方面对新疆棉花实行目标价格补贴。
按照《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补贴方式为四六开,即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实际播种面积补贴,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
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新疆阿克苏沙雅棉业董事长胡孝轮说,新政意味着政府不再直接干预棉花价格,国内棉价由以前收储价、抛储价、进口价共同决定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目前,补贴的市场价格按9—11月份采集棉花价格的平均数确定,两者之间的差额补贴给棉花生产者。
差异化试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发力
阿克苏作为此次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主要区域之一,实行按产量、按面积、按产量与面积结合的三种不同方案。
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尼牙孜·阿西木介绍,整个自治区补贴资金政策在当地称为“大补贴”方案,在阿克苏新和县、柯坪县两地分别单独按棉花交售量或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小试点”。沙雅县则仍执行产量与面积结合的“大补贴”方案。
“实行产量与面积相结合的初衷是强化补贴政策的精准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政法委书记宋文广说。他介绍,兵团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按面积补贴较实惠,部分棉农由于家庭小规模种植产量较低,按照面积补贴更能保障棉农利益。
“我一共有28亩地都种棉花,今年产量只有去年的一半多点,现在售价是6.4元/公斤,只相当于种植成本,利润需要补贴才能实现。”新疆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棉农亚迪·买海木如是说。
“保收购与防风险”信贷资金实现双平衡
受气候、棉花采摘期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收购进度晚于去年约20天。从价格上看,在改革方案公布前后,棉价波动较大,呈现出“√型”走势。
针对改革中的各项不确定因素,作为收购资金最主要的供应者,农发行新疆分行准备了500亿元棉花收购资金,目前已投放收购贷款289亿元,支持收购皮棉171万吨。
农发行总行客户二部相关人士介绍,考虑到相关市场主体对新的政策环境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为了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责,保障收购资金供应,该行支持收购的底线是:既不能在农发行开户贷款企业中出现收购棉花“打白条”问题,也不能出现系统性信贷风险。
为了在支持政策性棉花收购和防控信贷资金风险上取得平衡,农发行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原则,把企业分为五大类,分别确定不同的风险准备金缴存比率和担保贷款比率。同时区分手摘棉、机采棉、特种棉,制定不同的供贷标准,并实现动态管理。
农发行新疆分行副行长丁新贵说,目前该行已经认定贷款资格238家,轧花厂560家,加工能力450万吨左右,基本可以满足新疆棉花加工需要,做到在棉花收购网点布局上不留“空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