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里的美德课

08.10.2017  01:19

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国庆和中秋佳节,自治区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旭国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号召和自治区文化厅党组的统一安排,从乌鲁木齐来到文化厅驻英艾日克乡最远的驻村点、毗邻沙漠的扶贫攻坚重点村——苏亚依迪村,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开展工作,对相关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趁着工作机会给工作队员和部分农民上了一堂生动的美德课。

阿瓦提是产棉大县。时下正值棉花采摘季,这里的农民兄弟起早贪黑地抢摘棉花,一天下来至少要达到每人50公斤的量才算不误农时。70岁的贫困户麦麦江·热西丁和老伴儿有5亩棉花地,因为年迈根本无力完成采摘任务,眼看着棉花散在地里,心急如焚。马旭国副厅长跟随工作队入农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当即决定组织工作队员和支教老师帮助老人采摘棉花。

10月的英乡,下午的阳光仍是热力不减,天气闷热,马旭国同志换上轻便的装束,身先士卒,第一个进入棉花地,一边采摘棉花,一边向有采摘经验的队员请教。采摘过程中,当得知老人有3个儿子2个女儿,竟无1人主动分担棉花采摘的事务,当即通过电话联系村干部把老人的2个儿子请到田间地头。马旭国副厅长语重心长,引用“百善孝为先”的中华古训,以及《古兰经》中“天堂的大门在父母脚下”的经文内容,深入浅出地循循教导,告诉老人的儿子们,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尊重和帮助老人,赡养父母,分担生活重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每一个年轻人的素质与义务体现,特别在农村,每家每户子女都较多,只顾自己的小家,不管父母,不报养育之恩,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应该遭到众人指责。与此同时,他提醒在场的工作队员和支教老师,莫忘做人之本,人生在世,行善和尽孝不能等待,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待”,每个家庭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大家共同生活的乡村才会更加美好,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国家和民族就会日益强大昌盛。

老人的儿子和工作队员们听后频频点头,在棉田里感受了一堂生动的中华美德课。

(文化厅驻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苏亚依迪村工作队      权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