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桑葚的“约会”—国土厅住喀拉玉吉买村“乡村旅游文化桑葚节”活动纪
五月末,适逢桑椹挂满枝头的时节,在莎车县佰什坎特镇喀拉玉吉买村,垂涎欲滴的桑葚已爬满枝头,翘首以待,静候人们采摘。喀拉玉吉买村迎来“乡村旅游文化桑葚节”,四面八方闻讯而来的各族群众齐聚五道渠风情园,品桑葚、游桑园,共赴一场桑葚的“约会”。
五道渠风情园,是今年以来国土资源厅住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共同精心打造的桑葚旅游文化品牌。如今,这里林木葱郁,流水淙淙,景色宜人。提孜那甫河支流从园中穿过,古朴的木栈道蜿蜒而行,桑葚产品展示区、垂钓划船区、休闲观赏区及餐饮区依河而建,绿廊、亭台点缀其间,沿支流两侧,绵延生长着一片占地400亩的桑林,与四周林木叠翠相依,形成了一道令人心驰神往的绿色生态景观。
清晨,金色的阳光洒满河岸,这里已是人头攒动,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企盼着即将到来的“桑葚”盛会。歌声悠扬,舞姿翩跹,欢快的麦西来甫拉开了活动序幕,来自全镇26个村的数百名演员在这里竞相展示了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一曲曲脍炙人口的歌曲,一支支欢快热烈的舞蹈,舞美炫目、淳朴奔放,俨然一场民族风情和古老文化的视觉盛宴,更彰显了各族群众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耀眼的暖阳,和着欢快的节拍,映衬着一张张生动的面庞,还有你我心里的微笑!
让人们流连忘返的,远不止精彩的表演。在桑葚产品展示区,开展了鲜桑、桑干、桑叶茶、桑皮纸、桑葚酒、桑汁饮料等系列产品展示及品尝活动,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桑葚文化的深厚底蕴。沐浴在浓郁的桑葚文化的氛围中,品一壶桑葚茶,再饮一杯桑葚酒,歌与舞已沸腾。
活动期间,还有比赛项目可以让村民亲身体验,趣味十足的吃桑葚比赛更是人气火爆。桑葚树下,工作组邀请新疆国画院的艺术家们现场挥毫泼墨,与少数民族农民书画爱好者互动,传播书画艺术,弘扬现代文化。
风中,四溢弥漫着烤肉的香味。忍着饥饿欣赏完所有展示,在餐饮区给自己的胃一个大大的满足。在这里,有各种特色美食供您品尝,各种冷饮、烧烤、抓饭、特色凉皮……给大家不一样的舌尖体验。
今年以来,如何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把更多的扶贫资源、扶贫措施精准地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是摆在工作组面前的一道难题,工作组一直在努力寻求突破。从住村第一天起,工作组就下定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帮助各族群众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走出一条“需求精准、立项精准、长效精准”的扶贫之路。工作组看准了五道渠风情园这块“宝地”,因地制宜,积极协调资金,种植桑树苗1.5万株,聘请专家规划设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打造村子自己的旅游文化产业。不仅如此,工作组还有更深远的设计。
“几年以后,桑园里的桑葚丰收了,桑叶可以制作桑叶茶,桑果可以鲜食、制干、酿酒、制作饮料,桑皮可以制作桑皮纸,桑木可以制作家具,积极推介相关企业和个人参与开发,把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与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桑葚种植、生产、加工的产业链,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样的帮扶不只是“帮急”,而是从根本上培植“造血机能”,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的动力和后劲,带领村民走上增收致富和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让喀拉玉吉买村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桑子”村。”看着勃勃生机的五道渠风情园,工作组冯志亮组长憧憬地说。
如今,“访惠聚”的春风吹遍大疆南北,团结友爱的阳光普照天山各地,这甘润的小小桑葚,已不再是一株凡尘的草木,他将引领着喀拉玉吉买村勤劳致富的各族群众,成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