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和田的绿色生态屏障
眼下虽已是隆冬时节,民丰县尼雅乡农民买吐努日·买图送还是时不时到自家的地里转一下,30亩地的红柳和红枣苗长势良好,这是他家新的增收渠道。“今年政府给我们家分了30亩治沙造林的土地,还给我们提供了红柳和红枣苗,鼓励我们种植经济作物,不但能给我们带来经济收入,还能起到防沙治沙的作用。”买吐努日·买图送介绍说。
买吐努日·买图送家的新变化得益于民丰县对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的不断推进。今年,民丰县依托国家投资的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人”与“地”挂钩、“造”与“管”并重、“投”与“收”相联的运行机制,把防沙治沙生态工程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沙地资源,投资2889万元,在县城以北最大的风沙危害区治沙造林5000多亩,并按照要求把地分到农户手中,采取套种的种植方式,带动农民大量定植红柳、红枣、沙枣等经济作物,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如今的和田大地,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不断深入推进,治沙工作成效显著,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年初,地委扩大会提出2014年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建设25万亩的总目标,目前全地区已完成防沙治沙任务32.20万亩。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已成为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拓展绿色空间、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亮点工程。
按照地委对防沙治沙的定位,地区林业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层面对地区的支持力度,并在各县市重点建立一批示范点,探索防沙治沙运行机制。目前,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已深得人心。各县市健全机制、强化责任、提早谋划,各专业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强化服务,全地区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整体推进的生动局面。数据显示,全年全地区完成防沙治沙任务32.20万亩,其中:生态林8.02万亩,经济林24.18万亩(核桃6.82万亩,红枣0.69万亩,播种酸枣14.98万亩),参加义务植树人数82.81万人,植树5.56万亩、1460.91万株。此外,环塔里木盆地周边29.45万亩防沙治沙工程,其中人工造林7.45万亩、封育22万亩。
在全力打造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的同时,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齐头并进也为地区的绿色生态建设增添了动力。今年,地区通过实施好“三北”防护林工程、国家级公益林、退耕还林、封禁保护试点等项目,完成森林抚育试点、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任务,绿色生态工程建设长效机制已初步形成;积极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建立健全管护责任制。鼓励农民承包兴建林果基地,积极探索大规模造林绿化投融资的新模式,让农民得到稳定长期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