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你的生活什么样?总理报告干货解读!

07.03.2016  17:35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由于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因此在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内容,披露了“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五年中国将如何发展?经济总量超90万亿、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高铁里程达3万公里……你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1

   GDP增速保持在6.5%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

  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至25年来最低水平,未来中国经济还行不行?对此,李克强表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

    2

   国力大幅增强

   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

  届时,我国经济总量将超过90万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

  (所谓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根据产品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明生产效率和单位时间内生产价值的提高)

  用总理的话说,“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将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3

   城乡区域差距缩小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45%

  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难度不小的考题。未来五年,这种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城镇化方面也会有大的突破。

  对此,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到了三个“一亿人”:未来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一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市化。

  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推进,务农也将很有前途。未来五年,政府将实施一批水利、农机、现代种业等工程,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4

   人民生活更殷实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十八大来,民生红包一个接一个,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未来五年,还会不会有更多的民生福利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补齐民生短板方面,李克强指出,未来五年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教育方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具体指标包括:

  更多人将接受好的教育——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

  更多人将找到工作——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

  更多人将摆脱贫困——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更多人将住进新房——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

  更多人寿命将延长——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5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

  今年开年以后,一些地方已经提高了养老金待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提出要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另外,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6

   治霾取得明显进展

  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80%

  环保方面,“十三五”也有部署。具体怎么做?未来五年,政府将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到,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3%、15%、18%,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一句话,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治理大气雾霾将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五年后,相信天会更蓝、地会更绿、水会更清。

      7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高铁营运里程达3万公里

  高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四通八达的高铁已经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许多人在想,啥时候高铁能修到我家门口呢?别急,未来五年没准就能梦想成真。

  目前,我国的高铁通车里程达到1.9万公里,高居全球榜首。到“十三五”末,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这意味着未来5年,高铁的营业里程还要增长近一倍。

  另外,政府要实现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

    8

   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这需要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总理报告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第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第三,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李克强指出,到2020年,力争全社会研发经济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目前,我国社会研发投入的强度在2%左右,这意味着还有大约0.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研发占比指的是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如果2020年GDP总额达到90万亿元,那么届时的研发投入将在2.25万亿元。到那时,中国就将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9

   发展新体制逐步形成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解决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报告指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如何构建发展新体制?尽管总理没有细说,但我们从去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政府简政放权持续推进,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

  国企改革深化,国有资产监管加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允许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让市场竞争将更加公平有序;

  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

  深化改革,还需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总理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政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