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学生转学插班要排队 家长学校都为难
转学插班要排队 家长学校都为难
上不了学的滋味你懂的
(记者 张铃铃)9月初,乌鲁木齐各中小学相继开学。目前,虽然各学校已开始教学工作,但还有学生因各种原因没能入学,这些学生大多为插班生。
转入所属学区难
“如果在小升初时转学,小雨上学可能就不会这么难了。”9月10日,乌市红庙子路和谐园小区一位七旬老人向记者哭诉。一个月来,老人一直为外孙女转学的事奔波,却迟迟没有消息。
9月10日,乌市红庙子路和谐园小区,说到不能上学,小雨有些难过地看着窗外。亚心网记者豆兴军 摄
小雨今年该上初二,跟患有三级肢体残疾的母亲一起生活,一直就近在水西沟中学就读。今年夏天,小雨一家搬到位于红庙子路的廉租房居住,从7月开始,家人就张罗着给小雨办转学。小雨的户口随母亲在红庙子路,去所属学区的一所学校报名时却被告知,学校已经满员,暂时无法安排插班生,让她先排队,如有学生转出才能安排入学。
“小雨是乌市户口,又在本学区,为啥转学还这么难呢?”小雨的外婆侯福莲对此满怀疑问。
这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说,小雨确实属于该学区的学生,但因在小升初择校时,小雨并没有在这里读书,学校没有保留相应学位,现在学校班级已经满员,插班生没有足够的学位。该负责人表示,学校学位一旦有空缺,会第一时间联系小雨入学。
外地学生插班难
为给孩子找学校上学,连续半个月,家住火车西站的刘先生停止了打工。今年4月,刘先生和妻子带着一双儿女来乌打工,由于错过了入学季,姐弟俩在家一呆就是四个多月。现在姐姐小迪已顺利入学,而小超上学的事依然没有着落。
刘先生说,他们夫妻俩常年在外打工,之前,一双儿女一直由父母照料,现在父母年事已高,已经无力照看孩子,“把孩子送回老家,无人照看;留在乌鲁木齐,学校却进不去。”无奈之下,刘先生联系到一所私立学校。一打听,刘先生一家傻了眼,一个学生一年要花两万多元。
刘先生家附近一所小学教务处工作人员说,由于该校附近的出租屋和新建小区增多,每年都有不少中途转学来的学生,由于班级和名额有限,无法全部接收这些学生。刘先生孩子所要上的五年级,班里早已超额了。
教育部门:转学需谨慎
记者从乌市多所学校了解到,插班生入学困难情况普遍存在。除一年级和初一年级之外,要想中途“插班”,不论是否有乌市户口,是否属于该学区,办理入学都很难。每年一到开学前,都会有本地和外地户口的插班生来报名,除了参加插班考试外,每位学生入学都要经校方讨论研究,但由于班级人满为患,很多本市户口的学生也存在入学难题。
沙区一所中学教务处主任说,建议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中途转学,如果确实需转学,也应先联系好学校,否则,一旦想转学而学校又没有空出的座位,就会出现上学难的问题。
乌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市不断扩大后,新增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双增长,给今年的新生入学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育部门肯定要把学位优先让给那些没学上的新生。
该负责人说,对于因特殊原因不得不转学又找不到接收学校的学生,教育部门会在新生入学工作结束后,根据辖区学校转入转出学生以及学校学位情况,在全区统一分配,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