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木雕传承人:用嫁女儿的心态雕刻
一凿、二刻、三打磨,采用雕、琢、镂、刻、剔的手法,在传统榫卯结构上雕刻、自行熬制桐油和大漆修饰……九龙桌(唐李世民御书案)、九龙茶盘等,均出自九龙木雕雕刻艺术家之手,这也是雕刻技艺高水准的代表作品。2007年,传统九龙木雕雕刻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
盛于唐代 明末传至关中
木雕艺术起源于商周以前,至唐代达到鼎盛,雕饰内容空前丰富,雕刻技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准。明清时“乾隆工”和榫卯结构的大量运用将中国的木雕技艺推向一个高峰。
陕西传统九龙木雕艺术更早的历史已不可考,据师徒传承以及家族口头记忆,自明末以来流传于陕西关中的长安、蒲城、富平、白水、大荔、澄城等地。历经八代传人后,现仅存白水马金财的“九龙木雕工艺传承中心”,延续着这种原生态的制作技艺。
传统九龙木雕技艺,历代口头相授,以悬雕、透雕、圆雕、多层镂空雕、彩绘镂空雕及贴金雕技法见长,纹饰题材以龙凤为主,融入历代经典木雕技法与纹饰精华,以雕刻技法的精致、木做技法繁杂而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
同时,因其技艺制作方法主要体现在传统榫卯结构纯手工雕刻、多层镂空贴金雕刻、自行熬制桐油和大漆修饰技法等方面,因此,对传承者综合素质要求甚高,需要具备扎实的木做基础、深厚的画功和娴熟的雕刻技艺等。
传承
一代代巧匠让木雕大放异彩
传统九龙木雕技艺可追溯至清代韩城人王志涛,他擅长彩绘壁画。那时的陕西关中、渭北地区及山西文水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少造诣颇深的巧匠,他们擅长木工、绘画和雕刻,主要进行庙宇龙形斗拱的雕刻、四周壁画的绘制和戏台上的木雕、绘画等,另外还雕刻社火仪仗队用的“一条龙”。
白水县雷牙村雕刻高手高升良在上个世纪80年代雕刻的24件皇帝执事(社火仪仗队用)形态逼真,至今仍保存在雷牙村。《白水县志》曾有记述。
在王志涛和高升良之间还有不少雕刻巧匠,如“三大王”(王林清、王永祥、王福海)、邓芝力、刘志俊、刘茹学、马翰文等。邓芝力曾带领徒弟刘志俊等复修仓颉庙,主要负责雕刻庙内的龙形斗拱等;刘志俊和其子刘茹学及其婿马翰文等也以木雕闻名于白水,白水小华山、飞泉寺、元鹤山、仓颉庙,山西五台县,西安钟楼,北京故宫等处曾留下他们的雕刻作品。
出身木雕世家的马金财是九龙木雕雕刻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师从马素铭和高升良,从14岁开始学习木雕,他成立了“九龙木雕公益传承中心”,培养雕刻人才,曾先后受到国家奖励。
马金财青年时期即跟随师傅高升良一起复修仓颉庙,并负责庙内仓颉塑像的彩绘。他主要继承了陕西关中的传统木雕技艺,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以悬雕、多层雕、镂空雕、圆雕等技法见长,纹饰题材以龙凤为主,融入古代经典木雕之精华,以原生态工艺雕刻的精致和木作技法而达到美的极致。马金财还精研唐文化,主要雕刻龙凤制品,如九龙桌、九凤桌、九龙盘、九凤盘、五龙八仙桌、九龙屏风、龙头拐杖等。
马晓斌作为九龙木雕的第九代传人,他制作的“乾隆御枕——掰杈”由一整块木材全手工镂刻而成,采用传统无钉衔连的榫卯结构。他和父亲合作雕刻的“九龙腾飞,喜迎奥运”大型屏风深受业内专家的好评。
工艺
细雕须精心 工期耗时长
在传统九龙木雕制作过程中,选择原料木材十分重要,一般会采集白水当地的核桃木、杜梨木、椴木、桑木、榆木、柏木、紫槐、枣木、楸木等,或进口的红木、紫檀、黄花梨、铁力木、乌木、鸡翅木等。将选择好的原料木材放置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用作圆雕的原木两端要用油布缠起来,防止开裂。
出料前,可根据需要直接将小料做成坯子,大料进行黏合后也可做成坯子。雕刻者根据打好的腹稿对坯子进行雕刻,分别为打粗坯、雕实坯、细雕等。
“细雕必须精心,做到‘刀口清、不留刀痕、不留毛茬’,需心平气静、刀利手稳。”马晓斌说,制作多层镂空雕刻时,是雕一层、打一层、磨一层,一般需七到八遍。
将雕刻成型的半成品进行组装,要求无钉衔连、拆装自如。随后进行螺钿、平脱金银、金银绘、贴金、彩绘等修饰工作,最后髹漆(过滤生漆—涂抹生漆—阴干—打磨—阴干—打磨—阴干),一般阴干和打磨的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十余遍后才可成为木雕成品。
马晓斌介绍,小件精雕需要一个月,打磨上蜡至成品的过程需要20天左右,做一个大型的屏风之类的,每天花费8个小时,也得三四年。
现状
学习周期长 后继乏人
“木雕技术要求高,雕刻过程很辛苦也很累,学习技艺的周期时间长,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愿意学。”在马晓斌看来,雕工手艺跟走钢丝一样,从两三米高走过去的人多,但如果从几十米高走过去,人就会少之又少。他说,要想雕得好,就得学会和艺术对话,雕刻的前提是要爱好、也要耐得住寂寞,因为雕刻一个普通的作品,一进工作室就得几十天。
马晓斌一直秉承制作雕刻艺术品而不是雕刻产品的理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制作每一个高端完美的作品时,都保持嫁女儿的心态,那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据了解,目前白水县九龙木雕雕刻技艺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象,保护经费也严重缺乏,使该项目无法得到合理的保护。传统九龙木雕技艺的传承面临严峻的形势。华商报记者 宋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