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打响“文化牌”强力推进“去极端化”
如何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给出的回答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打响“文化牌”,对冲宗教极端思想。
4月13日,记者从木垒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在“去极端化”上主动进攻,并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决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不断纵深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建立文化引领长效机制
做好“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关键要做好顶层设计。木垒县先后出台《木垒县基层文化带头人管理办法》、《木垒县基层业余文艺社团管理办法》,调动基层文化工作者参与“去极端化”工作的热情,进一步规范对县内基层文化带头人和民间文艺社团的管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建立文化引领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开创“去极端化”工作的新局面。2014年年底,为鼓励基层文化带头人、基层民间文艺社团在“去极端化”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木垒县财政拿出54.9万元对全县68名基层文化带头人、68名补助性岗位人员、21个基层民间文艺社团、16位草根宣讲员进行奖励。“‘去极端化’是当前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因地制宜、主动谋划,打响‘文化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相互配合、高效运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木垒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建民说。
借地域文化促观念转变
地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和草原丝绸之路交会处的木垒县,很好地融合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如何用好地域文化元素,以此来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木垒县委可谓花足了心思,动足了脑筋。近年来,木垒县通过五大举措,用好地域文化元素,引领各族人民过世俗化、现代化生活。这五大举措是:以产业推动带动观念转变、用文化优势展示文化自信、以文化活动占领主阵地、用文化精品实现精神惠民、以促就业助力新农村建设。木垒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玺说,文化是促进各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纽带,用好各民族文化元素,旨在形成文化“磁力场”,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树立进步、开放、包容、文明、科学的理念,摒弃封闭、落后、保守、愚昧的思想,提高各族群众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木垒县将发展哈萨克族刺绣文化产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举措之一,建成总面积为2.66万平方米的哈萨克族刺绣文化产业园,解决了6000多名哈萨克族妇女的就业难题。此外,该县每年还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草根宣讲员大赛等活动,推出长篇小说《木垒河》等系列文化精品,让主流声音接地气、扬正气,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正能量占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
挖掘文化亮点 弘扬正能量
从耄耋老人到校园学生,从机关干部到乡村居民,木垒县的很多人都知道县委在倡导“和”文化。
这个倡导并不是一个口号。记者了解到,木垒县已经建成了“和”好街、守静园、“和”字碑,同时塑造了孔子雕像、老子雕像、努尔古丽雕像,以家庭和睦、民族和好、天人和合、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为主的“和”文化,已逐步深入到各族群众心中。
挖掘“和”文化只是木垒县做活文化工作的一个缩影。这两年,木垒县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也不遗余力,讲究方式方法。
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民俗节庆、婚庆、祭祀活动等有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此,木垒县建成了民俗展厅(馆),民俗观光带……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文化,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包容不同文化,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文化理念。
木垒县有不少原生态、原创性的民族文化产物,县委、县政府对此进行了深度挖掘。通过申遗、保护、传承等方式,让少数民族文化的亮点呈现于各族群众面前,从而引领群众认识到:新疆是多民族多元文化荟萃的地方,各民族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共同发展。
“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原则,我们通过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挖掘梳理,有效遏制了宗教极端思想通过文化领域的渗透。”木垒县委外宣办主任杨滋惠告诉记者。
短评 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
挖掘文化亮点、搜集文化元素、建立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机制,在对冲宗教极端思想工作中,木垒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千方百计润物无声地借助文化的春风化雨作用,引领各族群众过世俗化、现代化生活,这些有益的做法和探索,既体现了新疆党委的“五把钥匙”理念,也间接证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文化的问题应该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
文化是维系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强大精神纽带,是反分裂、反渗透的有力武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各个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现在一体多元的文化特色。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新疆社会在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尤其是宗教极端势力企图通过人为制造民族差异,改变民族文化的本来面目,破坏新疆一体多元的文化特色,阻隔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木垒县深刻分析这些文化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通过为群众提供各种公共文化产品,让群众在享受文化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其所传递的价值理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在精神上向世俗化、现代化靠近。这种用积极向上的优秀文化感染人、教育人的方式,其实运用的正是现代文化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塑造功能,通过这个功能,让各族群众认清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性,并自觉远离。
前不久,新疆召开学习运用“五把钥匙”研讨会,提出“五把钥匙”是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有效工具。在运用“五把钥匙”深入推动“去极端化”工作方面,木垒县做出了很好的探索与示范。
木垒县的“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已经深入到城镇社区和农牧区乡村,图为近日该县东城镇东城村举办的“去极端化”文艺演出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