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兵地各族群众中争做合格党员
翻阅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孙金龙到各师的“ 调研日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每次都要出现的内容,体现出兵团党委对学习教育的高度重视。在兵团,检验学习教育成效,很重要的就是要看在服务兵地各族群众上做得如何。
服务兵地各族群众、造福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团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兵团人存在价值的重要体现。早在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之际,毛泽东同志就指示:“你们到新疆去的任务,是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这已成为兵团人的光荣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求兵团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服务兵地各族群众的自觉性,牢记“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在补齐发展短板上久久为功,在帮扶困难群众上执着有为,在促进公平正义上孜孜不倦,在服务兵地各族群众中争做合格党员,这才是对兵团精神的有力传承,才是新时期党员干部应该具有的鲜明底色。
在服务兵地各族群众中争做合格党员,要求兵团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与服务兵地各族群众结合起来。树立党的群众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群众幸福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把事情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增强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努力提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始终带着对各族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对个人名利想得透、看得淡,对群众利益想得多、看得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多做雪中送炭的暖心事,多下啃硬骨头的苦功夫,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如果说党员干部是服务兵地各族群众的先锋,那么党组织就是服务兵地各族群众的堡垒。因此,兵团各级党组织要从发挥兵团调节社会结构、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作用出发,推进服务兵地各族群众工作,在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覆盖面、切实解决各族群众现实困难上下功夫,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发挥好兵团大熔炉作用。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能力,积极为各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更好地服务稳定、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把“四讲四有”要求细化实化到服务兵地各族群众的实践中,大力选树可见可学可做的身边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向先进先辈看齐,真心实意为各族群众谋利益。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的信念,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把陕甘宁边区建成“全国最进步的地方”。今天,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切实担当起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重任,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