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疆 最是那麦浪翻滚的诱惑

22.07.2015  13:33

  

江布拉克麦田美景

 

    大片麦田,依山而生。静默时,黄绿、翠绿、浅绿,像是被精心裁剪过的绿毯;风吹过,麦浪滚滚、?O?O?@?@,似麦子与麦子在轻轻低语。这一片美景,人置身其中,犹如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静候秋天到来――刚刚过去的小长假,江布拉克,人头攒动,亦因如此。
          每年的6、7、8月份,是人们造访这片美丽大地最好的时节。江布拉克中,被户外人走出来的这块麦田,短短几年便成为新疆一景,每年大麦成熟或将熟季节,都人满为患。在这里,大麦丰收与否已不重要,因为来看麦田的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早已远远超出粮食的收益。
          江布拉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能让人花购买40多公斤大麦的费用看一眼麦田?
          生命之泉道出那片山川大地的本质
          江布拉克,位于新疆奇台县南67公里处的江布拉克山区,景区面积990平方公里。江布拉克最初也是籍籍无名,因为户外群体的追捧而名声大噪。
          江布拉克一词为哈萨克语,译为圣泉或生命之泉。而生命之泉这个名字,一语中的,毫不矫揉造作地道出了那片山川大地的本质。
          我第一次接触这一片生命之泉实际上也在2007年,但却不是先到的江布拉克,而是紧邻江布拉克的另一个泉:一碗泉。
          一碗泉,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农场,这里和江布拉克相连,一样的麦田,一样的壮美。当我们的车行驶进山间的道路时,顿时就被那些连绵起伏的麦田所震撼。金色的麦浪随着山势徐徐铺开,似乎无边无际,随风翻滚,直达云间。远处的雪峰巍峨矗立,云杉密布,显现着阳刚雄浑的气质,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天山的怀抱。这样的一个组合搭配给人以一种辽阔的热情,舒展而不狂放、浓烈而不张扬。
          叫一碗泉这个名字的地方似乎有好几个,在关于新疆的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碗泉,是在哈密附近,那里自古就是一个驿站。而江布拉克旁的这个一碗泉如今正在努力地将名字改为一万泉,但我总觉得一万泉这个名字有些古怪,不符合汉语的命名习惯。在汉语里,如果想表达一个地方有一万或一千眼泉的话,名字应该是万泉、千泉什么的,比如万泉河、千泉湖之类,极少在万千之前再加数词。
          从一碗泉或者一万泉爬到山顶,往西,接壤的就是江布拉克了。
          由于海拔的关系,这里的麦田并不会同时成熟,而是有一个时间差。海拔低的地带已收割,最高处海拔的麦田却还没泛黄,这样从低往高,看到的是一个渐变的色彩。
          开阔麦田才是江布拉克真正的灵魂
          除了波澜起伏的麦浪,江布拉克还有怪坡、汉疏勒城遗址、花海子等景点名目。怪坡,很多地方都有,只不过这里据说被吉尼斯认定为距离最长;汉疏勒城遗址,据考证为汉代耿恭坚守的疏勒城所在地,但现在已基本了无痕迹;花海子,是因为山坡上每年春夏的山花。对于我来说,江布拉克仅仅有麦田就已足够,那些开阔舒展的麦田才是江布拉克的真正灵魂。
          走入麦田之间,立刻会有一种被麦浪淹没的感觉。那些一片片的大麦依据山势而生,像是一个个色块,铺盖着起伏的土地,又仿如是倾泻的瀑布从山坡间流淌。每一步,都有着不同的构图,不同的画面。
          陪阿勒泰朋友上江布拉克的那一年,我第一次感受了夜色下的江布拉克。
          那晚我们喝酒唱歌,颇为尽兴,我却突然有了一种想看麦田的冲动,于是独自坐在了一面坡上。那一夜的月色朦胧,刚开始时只能听到黑夜中鸣蛩的吟唱,而渐渐地,麦田隐约开始显现,隐隐看见麦浪在对面的坡谷上随着晚风轻轻摇动,轻缓婀娜,整个世界被静谧的麦香轻柔地铺满,在蒙蒙月光下恬静而悠远。
          江布拉克在清代事实上也是个驿站,但是个腰站。所谓腰站,是两个驿站之间的中间站,以便休息打尖或者换乘坐骑。也称腰顿――在腰部(中间)的位置略作停顿。现在,在江布拉克的村庄就叫腰站子村。
        这里是清代的一条交通要道,无论是顺着天山由此向东至哈密、向西至迪化(乌鲁木齐)、伊犁,还是从这里翻过天山到高昌(吐鲁番)乃至南疆,都要从这里经过,打打尖,换换马。清代新疆的最后一任巡抚袁大化上任的途中,经过这,并在他的《抚新记程》里记了一笔。
          在《抚新记程》里,从袁大化的记述来看,他对于腰站子,感触颇深的是壮美的山川:“院墙空无人居,四面皆荒地,左边间有村庄,田禾一望青葱。雪山出云,蓬蓬如张盖,须臾渐满山头,如游鱼、如奔马、如山势之重叠,上白下青,奇峰逼肖。山腰多松树,青绿如带,顶上积雪不消,山下草绿如茵褥铺地。水流出山,筑坝凿渠,分灌原野,土人赖之。
          袁大化没有想到,就是这个“田禾一望青葱”、“水流出山,筑坝凿渠,分灌原野”的地方,今天已是沃野连绵、麦浪如海,和他所赞叹的壮美天山有了这样一个绝妙而美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