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2014”行动最后时刻 和田一外逃犯自愿回国投案
12月15日16时50分,58岁的奴某从地窝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通道走出,脸上的泪水还未抹去,就与前来接机的儿子、女儿紧紧搂在一起。
昨日,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58岁的奴某(左)在家人陪伴下向警方投案自首。(记者寇凝 摄)
奴某,和田市人,外逃沙特阿拉伯7年,12月15日经和田市公安局经侦大队三个月的劝解,在“猎狐2014”行动最后时刻,自愿回国投案。
据和田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姬钟亮介绍,2007年6月至8月间,奴某以办理前往沙特阿拉伯朝觐的护照为名,骗取了和田市12名受害者247600元之后消失。
2007年10月10日,和田市警方走访了解到奴某已潜逃国外,将其列入网上追逃。
自2014年7月公安部开展“猎狐2014”行动以来,和田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通过奴某的家人做其思想工作,劝返三个月后,奴某最终愿意回国投案。
15日中午,记者在国际机场见到奴某。当飞机落地,她走出机场通道的那一刻,泪水就一直在流。在国际通道出口,脸上有些憔悴的她,远远看见儿子女儿后就开始落泪,顾不上拿手中的行李,快步走过去拥抱亲人,并失声痛哭。
在工作人员的安慰下,奴某的情绪开始平复。
据奴某介绍,在沙特阿拉伯外逃的七年,生活、工作并不顺利。2007年10月到达沙特阿拉伯后,她身上携带的钱很快就花完了,在外没有亲戚、朋友,只能靠做小买卖为生。她从浙江批发服装、首饰珠宝售卖,但赚钱并不容易,赚到的钱,每赚10元钱,其中8元钱要给身份担保人。
在外逃的期间,奴某时刻都在想家,但不敢回国,为省钱也不敢多跟家人联系,只能一个月给家人打一次电话。
沙特的生活饮食习惯跟中国相差很大,蔬菜、食物也贵,在国内10元的蔬菜,在那里能卖到40多元,为了省钱,奴某每天都是自己做饭。
奴某说,这7年,最遗憾的就是没有见父亲、母亲及弟弟去世前最后一面,心中一直很愧疚。
在外逃期间,奴某也想过回国,但护照2010年7月就过期了,因为没有身份,在外生活也就更加困难。
在得知中国开展“猎狐2014”行动以来,在儿女与公安民警的劝解下,她最终放弃顾虑选择回国。15日凌晨1时,奴某从沙特阿拉伯吉达机场登机,在飞行15个小时后最终回国。
“如果再让我选择,我不会选择外逃出国。”奴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