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挪出穷窝脱真贫

26.12.2017  00:36

    住在生活设施齐全的新楼房里,43岁的肉孜古丽·亚克甫仍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住进了楼房,风吹不进,雨淋不到,有了现代化厨房,晚上做梦都笑出声呢!”肉孜古丽高兴地说。

    肉孜古丽是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古再村村民。2017年8月,她和来自全县10个乡镇的813户269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道,搬迁到了巴楚镇城南农贸市场南侧的集中安置点——幸福社区,开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聚焦脱贫谋划富民产业建设

    “现在一天80元收入,一个月下来能挣2000多元。丈夫在附近的工地打工,一天有100多元收入。”谈到搬迁后的情况,在附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上班的肉孜古丽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很满足。

    肉孜古丽上班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巴楚县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产业,规划中将建3座玻璃温室大棚和100座日光温室大棚。集“光伏扶贫+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计划利用安置房、蔬菜大棚、牛羊棚圈等建设光伏扶贫项目,棚下用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和引进龙头企业,让搬迁户在园区务工并按股分红,使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总投资39130.13万元的幸福社区,设有生活区、生产区,工程2016年启动,现已落实各类资金27471万元。

    “能搬迁是前提,能稳住是基础,能致富才是目的。”巴楚县委书记何强说,“为避免搬迁户‘住着新房子、过着苦日子’,巴楚县坚持规划聚焦脱贫、选点聚焦脱贫、安置方式聚焦脱贫、建设过程中谋划脱贫,在推进项目建设、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同步谋划富民产业建设。

    “脱掉泥鞋换拖鞋,拆掉土炕住楼房。”如今,在巴楚县像肉孜古丽一样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越来越多。

    巴楚县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方针,对生存条件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强化输出前、就业中、就业后全程服务,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人”的目标。

    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在扶贫搬迁的生活安置区附近,新建、完善产业园区,向搬迁后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巴楚县发改委主任安兵表示,必须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幸福社区是巴楚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质量安全监管,竣工验收后直接分配到户。

    12月10日,记者来到幸福社区附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尽管已经进入寒冬,但步入生产区温室大棚,却像走进春天。诱人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正经工人之手进入超市。

    在“分布式光伏+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里,来自宁夏翡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紧张地施工中。

    “利用安置房屋顶、蔬菜大棚棚顶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实行‘屋顶分布式+农光互补式’运作。巴楚县易地扶贫搬迁光伏农业精准扶贫一期项目计划投资28100万元。”巴楚县中川绿能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涛说。

    据测算,一期项目25年总发电量约为10.575亿千瓦时,平均年发电量约为4230万千瓦时,依据当地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0.75元/千瓦时计算,每年可获得3172.5万元的发电收益。

    幸福社区813户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以屋顶、温室大棚棚顶入股光伏项目,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分红3000元,可持续获益20年。20年内企业还每年为每户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户赠送1000度电。

    “搬迁户到企业打工,如果掌握了相关技术,月保底工资2000元以上。”王海涛说。

    巴楚县还结合工业园区发展,提前启动劳动技能培训,在搬迁点附近新建卫星工厂,帮助搬迁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政府还通过招聘保安、协警、绿化队、环卫等公益性岗位,安排他们就业。

    随着巴楚县“光伏扶贫+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模式建设推进,“造血式扶贫”的理念在当地开花结果。

    如今,幸福小区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1046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其中稳定就业219人。

    居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美

    “不仅住进了新楼房,还找到了工作。”说起扶贫搬迁,29岁的阿娜尔古丽·阿布力米提满脸幸福。

阿娜尔古丽一家4口是今年8月初从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古再村搬来的。搬迁以前,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种地。

    搬了新家,阿娜尔古丽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丈夫阿布力克木·赛买提在巴楚火车站附近的托运部上班,大儿子在家门口的巴楚县第三小学上学,小儿子在社区幼儿园上学。

    “爸爸妈妈没有给我们楼房,党和政府却给我们送来了。”阿娜尔古丽说,“这么好的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孩子,你说的对,我们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好好过日子。”从莎车县赶来看望女儿一家的阿娜尔古丽的妈妈接过话茬说。

    “楼房是按照户均人口3人—4人的要求建的,68平方米,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社区主任古丽加玛丽·吐尔逊说。

    “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贫困人口脱贫发展的信心重建工程。”何强说,要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将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紧密结合,助力搬迁户生产生活方式转型,“避免人住进新房了,心还在山沟沟里。

    这样的“良苦用心”,在幸福园社区处处可见。水、电、暖、路、气、广播电视、文化广场、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夜市等配套设施都已投入使用,居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美。

    再过几年,搬迁到幸福社区8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望全部“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