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滴灌海水稻在喀什成功试种

26.07.2022  20:01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李行报道:20日,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万亩海水田刚刚结束半个月一次的滴灌浇水。

  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喀海水稻基地负责人李强儒蹲在地头查看稻苗长势,看着绿油油长势喜人的稻苗,他欣喜地说:“经过最近1个月的观察,滴灌栽培的海水稻在高温天气中生长状况良好,说明旱作滴灌栽培模式种植海水稻已经成功,有望大面积推广。

  帕哈太克里乡是喀什地区远近闻名的“水稻之乡”,一直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但受制于盐碱地和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亩产量一直不高。2018年,在深圳市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努力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科研人员将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海水稻带到了该乡。海水稻有吸收盐分改良土壤的作用,盐碱地在种植海水稻3年以后,盐分会降到3‰左右,成为沃土可植的高产田

  当年海水稻在帕哈太克里乡试种成功,亩产从传统水稻的200公斤左右提高到了450公斤,自此在这里“安家落户”,面积也不断扩大。从去年以来,海水稻在该乡种植面积超过了1万亩,将大片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

  众所周知,海水稻是种在水田里的。“帕哈太克里乡水资源丰富,用传统方式种植海水稻并不缺水,但整个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优化水资源配置与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帕哈太克里乡党委书记李笃民说。按照自治区党委“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该乡坚持节水优先,在海水稻成功大面积推广基础上,开始尝试节水种植,以期进一步加大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力度,千方百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

  今年,中农海稻公司开始采用旱作滴灌栽培模式种植海水稻。“我们选了120亩海水稻采用旱作滴灌栽培模式进行试种。旱作滴灌栽培模式同传统种植水稻模式不同在于,水稻生长期间不需要水田,仅需安装滴灌设施,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水即可。”李强儒介绍,传统种植模式一亩海水稻一季需用水900立方米,采用滴灌模式可节约400立方米,可减少近一半用水。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