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铁“满月”发送旅客16.7万余人
人民网乌鲁木齐12月16日电(记者 胡仁巴 通讯员 张永恒)自11月16日兰新高铁乌(乌鲁木齐)哈(哈密)段开行截至到12月15日,已安全运送旅客16.7万人,平均每日发送旅客达到5600人次,几乎趟趟满员。这一边疆的新生事物,迅速成为新疆人民出行首选的“幸福车”。
“高铁开通后,到吐鲁番游玩的游客大大增多,和去年同期相比,客流量增长了3到5成。”吐鲁番地区旅游局局长陈书国介绍说。高铁开通后,吐鲁番地区随之展开百日百元高铁体验游,游客拿着动车票就能参与吐鲁番冬季旅游,花费百元可以游览吐鲁番16个景点,相比以往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费用。
作为新疆的重要旅游城市,吐鲁番今年批准的新丝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两处名列其中。高铁开通前,游客到吐鲁番旅游,大部分都是从乌鲁木齐乘汽车行程180公里,至少需要2.5小时;坐火车需要2个小时,坐长途客车需要近3个小时,往返时间成本高。高铁开通后,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缩短至1个小时内,高铁车站离吐鲁番主要景区都在10公里左右。吐鲁番地区旅游局提出“速来慢游”旅游理念,让游客来得快留得住,使高铁真正成为疆内旅游的大动脉。
高铁的开通,不仅仅带动了新疆的旅游业发展,更为常年奔波两地的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高铁开通后太方便了,我老婆喜欢吃酸辣粉,给她带一份回去还是热的。”吐哈油田员工胡大玮一脸幸福的说。吐哈油田工作区域横跨吐鲁番、哈密,员工往返鄯善、哈密两地近400公里,主要依赖油田通勤车,平均每周运输1600多人次。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员工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快捷,原来4个小时的通行时间缩短到1个半小时。很多油田的工人坐了动车后都表示,“要把车票收藏好,见证新疆的发展。”
此外,高铁的开通还让沿途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民众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近日,记者在鄯善县七克台奇石市场日上看到,南来北往赏石、淘石的客商络绎不绝,巴扎市场一片红红火火的热闹场面。鄯善县七克台镇南湖村村民马龙说:“由于高铁开通了,来这边转的人也特别多,刚才你看,乌鲁木齐来了个同行批发了一些项链,卖了8000多块钱。”
鄯善县七克台镇南湖村是全疆乃至全国闻名的彩玉奇石村。高铁开通加上政府对彩玉奇石市场的推动,让更多的奇石爱好者走进七克台。
乌鲁木齐游客向奎说:“早上我们在乌鲁木齐吃完早餐,到中午就到这里淘尽我们喜欢的各种奇石,各种戈壁玉是我们的最爱,高铁真是方便了大家。”
在彩玉奇石业的带动下,村里也由单纯的农业村变成了特色产业村,由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目前,全村近300户的村民80%都从事彩玉奇石经营,其他的农民也都从事和彩玉奇石相关的行业。同时,高铁的开通意味着兰新高铁沿线各个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文化流以及信息流的加速流通,从而促进沿线鄯善县七克台镇奇石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