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见闻:共享保护成果

16.06.2015  18:06

    6月13日上午,新疆库尔勒市文化馆门前的广场一片欢腾,罗布淖尔狮子舞、刀郎舞、秧歌、麦西热甫……百余名穿戴着传统民族服饰的新疆各民族民间艺人纷纷起舞,同展技艺。自治区“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暨第三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在这里正式启动。

    “第十个文化遗产日暨第三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由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为期5天,以“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为主题,集中宣传展示我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面貌、新成就,期间将开展新疆文化遗产保护十年成就展;新疆“三史”流动展;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展等精彩纷呈的活动。

    自2013年起,自治区文化厅开始在全疆各地轮流举办“文化遗产日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继续采取以点带面的模式,以库尔勒市为主会场,全疆14个地州市同时举办,让全疆各族群众都能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6月13日,市民在新疆剪纸艺术传承人林贵福的展位前学习剪纸技艺。

    新疆日报讯(记者于雷摄影报道)

    用文物述说新疆历史

    新疆“三史”流动展,位于库尔勒市文化馆门前的广场上,展览以“新疆地方史、民族史、宗教史发展演变的珍贵印迹”等为主题,用鲜活的图片向广大群众阐明新疆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宗教多元性、多民族聚居的历史事实,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流动展吸引了不少观众。展板上用文物诉说新疆历史,加上现场解说员的动情讲解,使人们对新疆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更为清晰。“这个展览让我了解了古代新疆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形态,这是我以前所不了解的。从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疆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多民族聚居的历史事实。这个展览很有意义,我收获很大,这些也是我们每一个新疆人都应该了解的知识。”库尔勒市民穆尼拉·麦麦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