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舞台艺术创作的新突破
新疆日报讯(记者李菡 实习生邵梦琬报道)9月2日至5日,音乐剧《阿拉木汗传说》在新疆人民剧场连续上演两场,这部带有创新意义的剧目,让新疆的观众看到了新疆舞台艺术创作的新突破。该剧的编导雷国华从事戏剧事业近40年,曾获得中国话剧文化最高奖“金狮奖”导演奖。雷国华结合《阿拉木汗传说》的编导过程,对新疆舞台艺术创作提出了个人观点与建议。
记者:为何用音乐剧的形式表现“阿拉木汗”这个新疆民间故事题材?
雷国华:应该说,我是听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歌曲长大的。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了解新疆是从这里的歌舞艺术开始。但现在也有人认为,新疆的歌舞虽然很美,却走不出固有的歌舞格式,甚至几十年来变化都不大。
该剧选择音乐剧的形式,主要考虑几个方面:一是音乐剧更趋向娱乐大众,并且是目前国际戏剧最时尚的符号;二是相对于歌舞剧,音乐剧的故事编排突出更强的戏剧性与文学性,音乐感也更加完整;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疆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文化深远又有厚度,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繁复多样,可以突出强调文化的厚重感。
记者:目前,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状况如何?《阿拉木汗传说》是否能够推向全国?
雷国华: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各大剧院、演艺公司等对音乐剧的引进、改编、创作已经层出不穷。但是中国原创的音乐剧还是较少,而剧本的题材单一,以表现都市白领的内容居多。
可以说,《阿拉木汗传说》的创作完成,实现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我一直希望中国能够有趋向史诗般效果的原创音乐剧,有经典的故事情节,交响化的音乐表现,给人以浓郁而“庞大”的视听感受。从我接手该剧至今近3年的时间,经过了16稿的修改,才最终将该剧呈现在舞台上。这样的打磨过程,在我已创排的一百多部剧中都是不常见的。
其实,这个剧所诠释的“爱”与“寻梦”的主题,是一个世界永恒的话题。而通过剧情所描述的男女爱情、两个家庭的争斗、人与动物的感情等构成了典型的戏剧框架。这部剧既有文学性、音乐性,又有强烈的地域性,使得剧目增添了传奇感。所以我会力荐把这个剧带到上海国际艺术节去演出,甚至去参加一些在欧洲国家举办的国际性戏剧艺术节,我有信心,它会博得全国乃至世界观众的欢迎。
记者:您多次提到《阿拉木汗传说》的创作体现了“文化融合”之美,您为什么特别注重在舞台艺术创作中进行文化融合?
雷国华:《阿拉木汗传说》中的主题歌《世界太大,世界太小》贯穿剧目始终。其实这首歌除了表达了男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情感,也传递了文化融合之美的寓意。“世界太大,大到如今才寻找到你;世界太小,小到整个世界都是你……”这首歌适合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每个人。这个主题也是全人类的主题,也就是要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文明融合在一起。
在这部剧的创作中,除了让新疆的民族歌舞与流行音乐元素与现代舞相融,舞美也呈现了科技的力量。我认为,现代文化的推动可以带给舞台艺术创作很多神奇的变化,文化的融合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带给人精神上的改变。
舞台艺术创作不能只是表面化展示文化,一定要有一个主题来展示我们民族凝聚的力量。我希望这次上海与新疆两地共同合作打造的这部剧,能让新疆博大的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