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公告

24.02.2016  21:5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

公 告

 

2015年第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六条和国家林业局《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2015年12月26日,自治区林业厅组织召开了第五届新疆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林木品种审定会议。现将会议审定通过的新温724等29个林木品种、认定通过的中油4号等20个林木品种作为林木良种予以公告(详见林木良种目录)。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这些品种在林业生产中可以作为林木良种使用,并在本公告规定的适宜种植范围内推广。

同时将认定到期不再作为良种推广使用的新梨8号等9个林木品种予以公布。

特此公告。

 

附件:林木良种目录

   

2015年12月29日

附件:                                 

林木良种目录

 

审定通过的林木品种

新温724:

树种:核桃                学名: Juglans regia ‘XinWen 724’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JR-001-2015

品种特性: 坚果长圆形,果基圆略凸、顶尖平或稍凹;坚果三径平均3.77cm,单果重15.17g,果仁重9.32g,出仁率61.45%;壳面较光滑,色浅,缝合线平或稍凸,结合较紧密,壳厚1.24mm,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果仁饱满充实,色浅(浅黄),味香;嫁接后第5年(砧木7年)冠影每平方米产果仁336.32g。坚果品质优,含油率67.2%,不饱和脂肪酸58.95%,适宜油用加工。结果母枝平均发枝3.45个,结果枝率94.29%。混合芽大而饱满,馒头形,有些与雄花芽叠生;混合芽:雄花芽为1:1.14。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结果。雌花序可着生1~5个果,单果枝率18.18%,双果枝43.94%,三果枝率34.85%,多果枝率3.03%,果枝平均座果2.24个。正常年份花期为4月中旬至下旬,雌先型,雌花先开5~10d,具二次花,花量较小。9月上旬坚果成熟,11月上旬落叶。树势中庸,树冠较开张,当年生枝条呈深绿色,较粗壮,当年新枝平均生长长度48cm,早期丰产性强且稳定,较耐干旱,抗寒、抗病、抗逆性强,坚果品质优;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短果枝率20.0%,中果枝率75.0%,长果枝率5.0%;具二次生长枝;复叶由3~9片小叶组成,具畸形单叶。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模式株行距以3m×4~5m 为宜。施肥量一般按每平方米冠幅N肥50~60g,P、K肥各25~30g,有机肥(农家肥)5kg。有机肥于秋季落叶前后作基肥埋入。追肥每年进行4次,第一次于开花萌芽期,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50%;第二次于6月上中旬,仍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P、K肥的比例要略上升),占全年追肥量的25%;第三次于7月上中旬,N、P、K 肥之比基本相同,占全年施肥量的15%;第四次于采收后,以P、K肥为主,N肥为辅,占全年追肥量的10%。修剪时要注意利用枝上芽复壮延长枝,主侧枝上多留枝叶;外围枝如密挤、交叉重叠互相影响,应当疏除和适时回缩。结果枝组及时更新复壮,控制旺枝生长,按树冠外中内顺序培养小、中、大枝组。对过密、重叠、交叉、病虫、干枯、细弱枝条及时疏除。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南疆核桃适生区。

新温915:

树种:核桃              学名: Juglans regia ‘XinWen 915’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JR-002-2015

品种特性: 坚果近桃圆形,果基平圆、顶尖稍凸;坚果三径平均3.52cm,单果重10.6g,果仁重6.42g,出仁率60.53%;壳面光滑,色浅,缝合线平,结合紧密,壳厚0.89mm,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整仁,果仁饱满充实,色浅(浅黄),香甜,无苦涩感;嫁接后第5年(砧木7年)冠影每平方米产果仁281.06g。坚果品质优,风味香甜,含油率65.9%,不饱和脂肪酸61.29%,蛋白质15.5%,氨基酸14.96%,适宜鲜食或生食。结果母枝平均发枝4.85个,结果枝率91.75%。混合芽大而饱满,馒头形,部分与雄花芽叠生;混合芽:雄花芽为1:2。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结果。雌花序可着生1~3个果,单果枝率75.28%,双果枝率23.6%,三果枝率1.12%,果枝平均座果1.26个。正常年份花期为4月中旬至下旬,雄先型,雄花先开5~10d,具二次花,花量较小。8月下旬坚果成熟,11月上旬落叶。树势中庸,树冠较开张,当年新枝平均生长长度40cm,早期丰产性强且稳定,较耐干旱,抗寒、抗病、抗逆性强,坚果品质优;当年生枝条呈深绿色,较粗壮;中、短果枝结果为主,短枝率45.0%,中果枝率50.0%,长果枝率5.0%;具二次生长枝;复叶由3~9片小叶组成,具畸形单叶。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模式株行距以3m×4~5m为宜。施肥量一般按每平方米冠幅N肥50~60g,P、K肥各25~30g,有机肥(农家肥)5kg。有机肥于秋季落叶前后作基肥埋入。追肥每年进行4次,第一次于开花萌芽期,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50%;第二次于6月上中旬,仍以N肥为主,配合P、K肥(P、K肥比例要略上升),占全年追肥量的25%;第三次于7月上中旬,N、P、K肥之比基本相同,占全年施肥量的15%;第四次于采收后,以 P、K肥为主,N肥为辅,占全年追肥量的10%。修剪时要注意利用枝上芽复壮延长枝,主侧枝上多留枝叶;外围枝如密挤、交叉重叠互相影响,应当疏除和适时回缩。结果枝组及时更新复壮,控制旺枝生长,按树冠外中内顺序培养小、中、大枝组。对过密、重叠、交叉、病虫、干枯、细弱枝条及时疏除。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南疆核桃适生区。

新温917:

树种:核桃              学名: Juglans regia ‘XinWen 917’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JR-003-2015

品种特性: 树势中庸,树冠较开张,当年新枝平均生长长度42cm,早期丰产性强且稳定,较耐干旱,抗寒、抗病、抗逆性强,坚果品质优,当年生枝条呈深绿色,较粗壮;以短、中果枝结果为主,短枝率75.0%,中果枝率20.0%,长果枝率5.0%;具二次生长枝;复叶由3~9片小叶组成,具畸形单叶。坚果卵圆形,果基圆略凸、顶尖稍凸;坚果三径平均3.51cm,单果重13.22g,果仁重7.76g,出仁率58.71%;壳面较光滑,色浅,缝合线平或稍凸,结合紧密,壳厚0.93mm,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仁,果仁饱满充实,色浅(浅黄),味香甜,无苦涩感;嫁接后第5年(砧木7年)冠影每平方米产果仁286.81g。坚果品质优,风味香甜,含油率68.8%,不饱和脂肪酸59.97%,蛋白质17.4%,氨基酸12.44%,适宜生食。果型偏小。结果母枝平均发枝4.5个,结果枝率92.22%。混合芽大而饱满,馒头形,个别与雄花芽叠生;混合芽:雄花芽为1:2.31。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结果。雌花序可着生1~5个果,单果枝率50.6%,双果枝率42.17%,三果及以上枝率7.23%,果枝平均座果1.61个。正常年份花期为4月中~下旬,雌先型,雌花先开5~10d,具二次花,花量较大。9月上旬坚果成熟,11月上旬落叶。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模式株行距以3m×4~5m为宜。施肥量一般按每平方米冠幅N肥50~60g,P、K肥各25~30g,有机肥(农家肥)5kg。有机肥于秋季落叶前后作基肥埋入。追肥每年进行4次,第一次于开花萌芽期,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50%;第二次于6月上中旬,仍以N肥为主,配合P、K肥(P、K肥比例要略上升),占全年追肥量的25%;第三次于7月上中旬,N、P、K肥之比基本相同,占全年施肥量的15%;第四次于采收后,以P、K肥为主,N肥为辅,占全年追肥量的10%。修剪时要注意利用枝上芽复壮延长枝,主侧枝上多留枝叶;外围枝如密挤、交叉重叠互相影响,应当疏除和适时回缩。结果枝组的及时更新复壮,控制旺枝生长,按树冠外中内顺序培养小、中、大枝组。对过密、重叠、交叉、病虫、干枯、细弱枝条及时疏除。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南疆核桃适生区。

霞多丽:

树种:葡萄                学名: Vitis vinifera ‘Chardonnay’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C-VV-004-2015

品种特性: 欧亚种,属早熟型酿酒葡萄品种,果穗小,平均重225.0g,圆柱圆锥形,有副穗。果粒着生较紧密,平均粒重2.1~2.5g,圆形,绿黄色,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19.0%。出汁率在15%左右,含糖量19%左右,含酸量约0.7%。生长期约150d,需要积温3100℃左右,成熟过程中糖的浓度增加较快,酸度降低较慢。9月上旬果实成熟,树势中等,萌芽率约60%,果枝率约75%,每果枝约1.9穗,适应性强,抗病及抗寒能力均较强,早期丰产性较好,喜肥水,管理不好结果部位容易上移。根系抗寒能力弱,一般在-5℃以下时发生冻害。

栽培技术要点: 葡萄定植地开沟—施基肥—葡萄定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夏剪)—冬剪—埋土。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焉耆县葡萄适宜种植区。

梅鹿辄:

树种:葡萄                学名: Vitis vinifera ‘Merlot’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C-VV-005-2015

品种特性: 该品种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为中晚熟酿酒葡萄品种。生育期145d左右,需有效积温3200℃以上。结实能力中等,产量中等。果穗中等大小,呈圆锥形,平均穗重240.0g。果粒圆形,中等大小,着生紧密,百粒重180.0g左右。紫黑色,果粉厚,果皮中厚,果肉多汁,味酸甜,有浓郁青草味,并带有欧洲草莓独特香味。果实出汁率70%,果汁颜色宝石红色,澄清透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19%,含酸量0.6%~0.7%。本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或较强,9月中下旬成熟,为中晚熟品种。结果枝率70%,结果系数1.9,产量较高,适应性强,抗病性较强。宜篱架栽培,中梢修剪和水平形绑蔓。欧亚种葡萄根系抗寒能力弱,一般在-5℃以下时发生冻害。

栽培技术要点: 葡萄定植地开沟—施基肥—葡萄定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夏剪)—冬剪—埋土。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焉耆县、和硕县葡萄适宜种植区。

西拉:

树种:葡萄                学名: Vitis vinifera ‘Syrad’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C-VV-006-2015

品种特性: 属欧亚种,果穗中等大,圆柱形,稳重280.0g左右。果粒着生紧密,粒中等大小,圆形,蓝黑色,百粒重210.0g左右,果皮下色素层厚,味酸甜。可溶性固形物含16.9%~18.5%,含酸量0.65%~0.75%,出汁率 75%。植株生长势中等,芽眼萌发率高。每个结果枝平均有花序1.4个,产量中等偏高,适应性较强,宜立架、小棚架栽培,中、短梢修剪。9月中旬成熟。生长期135d左右,需有效积温 3100℃。葡萄根系抗寒能力弱,一般在-5℃时发生冻害。

栽培技术要点: 葡萄定植地开沟—施基肥—葡萄定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夏剪)—冬剪—埋土。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焉耆县葡萄适宜种植区。

理查德早生:

树种:欧洲李                学名: Prunus domestica ‘Lichadezaoshe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PDL-007-2015

品种特性: 树势强,萌芽率为72%,成枝率为14%。3年生开始结果,7~10年生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树单株产量为40.0kg。以短果树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41.7g,最大53.0g;果顶凹,缝合线浅,片肉不对称。果皮底色绿,着蓝紫色,皮厚;果粉灰白色。果肉绿色,质硬脆,纤维多,味酸甜,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4.5%,总糖6.95%,总酸0.84%。离核,核长椭圆形。果实可食率为96.5%,品质中等。在常温下,果实可贮放10d左右。果实极耐贮运。果实于8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约110d。树体营养生长期为230d。

栽培技术要点: 夏季修剪以开张枝条角度为主,冬季修剪短截、缓放相结合。注意疏花疏果,疏果标准为叶果比为25~30:1,按枝果比计算每4~5个短果枝留1个果,按留果距离计算留果间距为12~16cm留1个果。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和硕县所辖区域基本农田,房前屋后,庭院以及适宜山杏、毛桃生长的区域。

黑宝石李:

树种:欧洲李                学名: Prunus salicina ‘Heibaoshi’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V-PSH-008-2015

品种特性: 树势强,树姿直立。萌芽率为82.7%,成枝率为22.4%。自然结实率为85.2%,自花结实率为0.8%。2年生树开始结果,4~5年生树进入盛果期,3年生树平均株产量为6.6kg。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72.2g,最大单果重127.0g;疏果后平均单果重可达140.0g;纵径4.94cm,横径5.79cm,侧径6.21cm。果顶圆,缝合线明显,片肉对称;梗洼宽、浅;果面紫黑色,无果点,果粉少。果肉乳白色,肉质细硬而脆,果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1.5%,总糖9.4%,总酸0.83%,维生素C5.62mg/100g。品质上等。离核,核小,椭圆形。果实可食率为98.1%。在常温下,果实可存放20~30d,在0~5℃条件下,能贮藏3个月。属于罕见的耐贮运品种。8月下旬到9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135d。11月中下旬落叶,树体营养生长期约220d。

栽培技术要点: 夏季修剪以开张枝条角度为主,冬季修剪短截、缓放相结合。注意疏花疏果,疏果标准为叶果比为25~30:1,按枝果比计算每4~5个短果枝留1个果,按留果距离计算留果间距为12~16cm 留1个果。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和硕县所辖区域基本农田、房前屋后、庭院以及适宜山杏、毛桃生长的区域。

雷司令:

树种:葡萄                学名: Vitis vinifera ‘Riesling’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C-VV-009-2015

品种特性: 欧亚种,原产德国,是德国酿制高级葡萄酒的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重190.0g,最大重400.0g,果粒近圆形,着生紧密,黄绿色,果肉柔软,汁多味酸甜,含糖量18.9%~20%,含可滴定酸为0.88%,出汁率为67%,用其酿制的酒,酒精含量11°以上,挥发酸为0.031%,浅金黄色微带绿色,澄清透明,果香悦人,柔和爽口,回味绵延,9月下旬成熟。是世界著名的酿酒品种,酒质优,可制作冰葡萄酒。产量高,抗病力弱,应加强病害防治,控制负载量。适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宜篱架栽培,以短稍修剪为主。果皮薄,易感病。

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地开沟、施基肥葡萄定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夏剪)、冬剪、埋土。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和硕县葡萄适宜种植区。

新梨9号(‘82-12-103’):

树种:白梨                学名: Pyrus bretschneideri ‘Xinli 9’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V-PBX-010-2015

品种特性: 树冠自然圆锥形,树姿较开张,树势强健,萌芽力强,成枝力中,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占49.1%。在自然状态下极易成花,座果率高,花序座果率为67.9%以上,平均每个花序座果2.6个,抗寒性强,贮藏性强,可贮藏至翌年5~6月。该品种产量高,前期平均产量是库尔勒香梨的3~5倍,表现出早果、丰产、优质的优良性状。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结果较早,丰产性极强,且连年丰产,对肥水要求较高,适宜栽植于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栽植行株距4~5m×3~4m。树形宜采用“3+1”树形(改进疏散分层形),修剪上要适当加大层间距(1.5m),冬剪时合理留枝、留花,盛果期树注意结果枝及时更新复壮,抬高枝条角度,以保证每年有健壮的结果枝,并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树势衰弱。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库尔勒市、焉耆县及周边香梨适生区。

78-8 杨:

树种:杨树              学名: Populus deltoides ×nigra ‘78-8’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C-PDN-011-2015

品种特性: 易无性繁殖,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干形直,树冠小,侧枝细;生长快、材积量大。适宜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大径材工业原料林和农田防护林。栽植密度3×5m,树龄为11a的加小×俄9#(CK)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5m、23.8cm和0.44m3;78-8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8.1m、30cm和0.77m3;较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2.4%、26.1%和75%。

栽培技术要点: 植苗造林,优先选择二年生Ⅱ级以上苗木,造林前全面整地,开沟定植,定植穴大小50×50×50㎝,造林密度用材林一般采用3×4m,3×5m,4×4m,防护林一般采用2×2m,2×3m,1.5×2m。苗木定植完毕后,要及时灌好第一水(定根水),第一水是关键,第二水和第三水应在15日内完成,确保苗木成活率,以后视土壤墒情和间作情况每10~15天浇水一次。造林当年锄草6~8次,保证植树沟内及苗木周围无杂草,行间可采用农用小四轮拖拉机耙地除草,确保行间无大草。在树体管理上,造林当年对苗高1.6m以下的萌芽,在刚萌发时即抹除,如已形成木质化,则用修枝剪紧贴主干剪除。造林后第一年间作西瓜,灌水8~10次,第二年间作黄豆,灌水6~8次,第三年进入常规管理,灌水3~5次。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犁州直县市(昭苏县除外)。

78-133 杨:

树种:杨树              学名: Populus deltoides ×nigra ‘78-133’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C-PDN-012-2015

品种特性: 易无性繁殖,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干形直,树冠小,侧枝细;生长快、材积量大。适宜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大径材工业原料林和农田防护林。栽植密度3×5m,树龄为11a的加小×俄9#(CK)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5m、23.8cm和0.44m3;78-133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31m、31.5cm和0.93m3;较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4%、32.4%和111.4%。

栽培技术要点: 植苗造林,优先选择二年生Ⅱ级以上苗木,造林前全面整地,开沟定植,定植穴大小50×50×50㎝,造林密度用材林一般采用3×4m,3×5m,4×4m,防护林一般采用2×2m,2×3m,1.5×2m。苗木定植完毕后,要及时灌好第一水(定根水),第一水是关键,第二水和第三水应在15日内完成,确保苗木成活率,以后视土壤墒情和间作情况每10~15天浇水一次。造林当年锄草6~8次,保证植树沟内及苗木周围无杂草,行间可采用农用小四轮拖拉机耙地除草,确保行间无大草。在树体管理上,造林当年对苗高1.6m以下的萌芽,在刚萌发时即抹除,如已形成木质化,则用修枝剪紧贴主干剪除。造林后第一年间作西瓜,灌水8~10次,第二年间作黄豆,灌水6~8次,第三年进入常规管理,灌水3-5次。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犁州直县市(昭苏县除外)。

54 杨:

树种:杨树                学名: Populus deltoides ×nigra ‘54’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C-PDN-013-2015

品种特性: 树皮灰褐至暗灰色,纵裂,小枝橄榄绿,无毛。芽长圆锥形,无毛,多黏质,幼树棱线明显;干形直,冠幅窄,生长快;易无性繁殖,穗条扦插成活率达98%以上。栽植密度3×5m,树龄为11a的加小×俄9#(CK)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5m、23.8cm和0.44m3;54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6m、30.5cm和0.74m3;较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28.2%和68.2%。

栽培技术要点: 植苗造林,优先选择二年生Ⅱ级以上苗木,造林前全面整地,开沟定植,定植穴大小50×50×50㎝,造林密度用材林一般采用3×4m,3×5m,4×4m,防护林一般采用2×2m,2×3m,1.5×2m。苗木定植完毕后,要及时灌好第一水(定根水),第一水是关键,第二水和第三水应在15日内完成,确保苗木成活率,以后视土壤墒情和间作情况每10~15天浇水一次。造林当年锄草6~8次,保证植树沟内及苗木周围无杂草,行间可采用农用小四轮拖拉机耙地除草,确保行间无大草。在树体管理上,造林当年对苗高1.6m以下的萌芽,在刚萌发时即抹除,如已形成木质化,则用修枝剪紧贴主干剪除。造林后第一年间作西瓜,灌水8~10次,第二年间作黄豆,灌水6~8次,第三年进入常规管理,灌水3~5次。。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犁州直县市(昭苏县除外)。

101 杨:

树种:杨树                学名: Populus × ‘Yinxin 101’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C-PY-014-2015

品种特性: 树皮灰绿色,光滑,干形直,树冠小,侧枝细;生长快、材积量大;雄株,无飞絮。适宜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大径材工业原料林、农田防护林和城市绿化。栽植密度3×5m,树龄为11a的加小×俄9#(CK)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5m、23.8cm和0.44m3;101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6.5m、29cm和0.68m3;较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6%、21.8%和54.4%。

栽培技术要点: 植苗造林,优先选择二年生Ⅱ级以上苗木,造林前全面整地,开沟定植,定植穴大小50×50×50㎝,造林密度用材林一般采用3×4m,3×5m,4×4m,防护林一般采用2×2m,2×3m,1.5×2m。苗木定植完毕后,要及时灌好第一水(定根水),第一水是关键,第二水和第三水应在15日内完成,确保苗木成活率,以后视土壤墒情和间作情况每10~15天浇水一次。造林当年锄草6~8次,保证植树沟内及苗木周围无杂草,行间可采用农用小四轮拖拉机耙地除草,确保行间无大草。在树体管理上,造林当年对苗高1.6m以下的萌芽,在刚萌发时即抹除,如已形成木质化,则用修枝剪紧贴主干剪除。造林后第一年间作西瓜,灌水8~10次,第二年间作黄豆,灌水6~8次,第三年进入常规管理,灌水3~5次。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犁州直县市(昭苏县除外)。

中林杨:

树种:杨树                学名: Populus deltoides ×nigra ‘Zhonglin’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C-PDN-015-2015

品种特性: 易无性繁殖,树皮灰褐色,平滑,有皮孔;干形直,树冠小,侧枝细;生长快、材积量大。适宜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大径材工业原料林和农田防护林。栽植密度3×5m,树龄为11a的加小×俄9#(CK)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5m、23.8cm和0.44m3;中林杨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27m、31.3cm和0.81m3;较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8%、31.5%和84%。

栽培技术要点: 植苗造林,优先选择二年生Ⅱ级以上苗木,造林前全面整地,开沟定植,定植穴大小50×50×50㎝,造林密度用材林一般采用3×4m,3×5m,4×4m,防护林一般采用2×2m,2×3m,1.5×2m。苗木定植完毕后,要及时灌好第一水(定根水),第一水是关键,第二水和第三水应在15日内完成,确保苗木成活率,以后视土壤墒情和间作情况每10-15天浇水一次。造林当年锄草6~8次,保证植树沟内及苗木周围无杂草,行间可采用农用小四轮拖拉机耙地除草,确保行间无大草。在树体管理上,造林当年对苗高1.6米以下的萌芽,在刚萌发时即抹除,如已形成木质化,则用修枝剪紧贴主干剪除。造林后第一年间作西瓜,灌水8~10次,第二年间作黄豆,灌水6~8次,第三年进入常规管理,灌水3~5次。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犁州直县市(昭苏县除外)。

大红杏:

树种:杏                学名: Prunus armeniaca ‘Daho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PAD-016-2015

品种特性: 果实圆形或椭圆形,纵径6.8cm,横径6.3cm,最大果重210.0g,平均果重160.0g,果面背阴面呈黄色、阳面呈红色,果肉橙黄色,厚1.8cm,纤维多,味酸甜,品质优良。离核,甜仁,核仁大较扁。该品种树势较强,表皮褐色或红褐色,表皮气孔较大,新梢生长旺盛,在特克斯区域4月中下旬为花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成熟期。抗干旱、抗寒、抗病、适应性比较强。缺点是酸性强,不耐贮藏。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有一定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地块,选用1~2级苗木,分级栽植;栽植前,将苗木浸水12h;并进行根系消毒,再进行栽植。栽植方法:按规划确定株行距,株行距采用4m×5m,挖栽植穴。做到“深穴浅栽”。苗木栽植后立即浇 1 次透水。当水下渗后覆1层细干土,间隔10~15d再灌一水。栽植后及时定干,一般定干高度在80~100cm,剪口涂保护剂。修剪时采用紧凑式短枝修剪技术。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特克斯县行政区域,年均温度5℃以上,年降雨量400mm以上,≥10℃积温达2900℃左右,海拔在900至1300米范围内。

阿波尔特:

树种:苹果                学名: Malus pumila ‘Aboerte’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V-MP-017-2015

品种特性: 抗干旱、寒冷、高温。树冠呈圆头形或乱头形,多年生枝黄褐色,果实扁圆形,果个大,色泽美观,单果重平均360.0g,最大单果重700.0g。酸味较重,具有香味,含糖量12.2%,含酸量0.95%,品质中等。树势强健,树姿开张,树冠大,新梢生长旺,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易管理,易形成花芽,产量高而稳定。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有一定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地块,选用1~2级苗木,分级栽植。栽植前,将苗木浸水12h;并进行根系消毒,再进行栽植。按规划确定株行距,株行距采用4m×5m,挖栽植穴。做到“深穴浅栽”。苗木栽植后立即浇1次透水。当水下渗后覆1层细干土,间隔10~15d再灌一水。栽植后及时定干,一般定干高度在80~100cm,剪口涂保护剂。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特克斯县行政区域,年均温度5℃以上,年降雨量400mm以上,≥10℃积温达2900℃左右,海拔在900至1200米范围内。

首红:

树种:苹果                学名: Malus pumila ‘Shouhong’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V-MP-018-2015

品种特性: 果实中等大,果形端正,果实高桩,五棱凸出,圆锥形,平均单果重185.0g,最大果重260.0g,果形指数为0.8。树势中庸,树冠紧凑,萌芽率高,成枝力强,结果早,在特克斯县10月采摘,平均亩产3500kg,5年进入盛果期。整形修剪采用自由纺锤形为主。果实上色早,成熟时全面浓紫红色,色泽艳丽。果肉乳白色,质脆汁多,风味香甜,品质上等。果实9月20日前后成熟。该树株型紧凑,树冠小,短果枝结果,是典型的短枝型品种。易丰产、易管理,适宜密植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有一定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地块,选用1~2级苗木,分级栽植;栽植前,将苗木浸水12h;并进行根系消毒,再进行栽植。按规划确定株行距,株行距采用4m×5m,挖栽植穴。做到“深穴浅栽”。苗木栽植后立即浇1次透水。当水下渗后覆1层细干土,间隔10~15d再灌一水。栽植后及时定干,一般定干高度在80~100cm,剪口涂保护剂。修剪时采用紧凑式短枝修剪技术。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特克斯县行政区域,年均温度5℃以上,年降雨量400mm以上,≥10℃积温达2900℃左右,海拔在900至1200米范围内。

寒富:

树种: 苹果              学名: Malus pumila ‘Hanfu’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 新S-SV-MP-019-2015

品种特性: 树势较强,树姿较直立,树皮光滑,成熟枝条深红色,萌芽率和成枝率较强,节间短,叶片大而厚,为短枝型苹果品种。寒富苹果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台副梢连续结果能力强,易形成腋花芽。早果丰产性强,花序坐果率达83%。3月下旬萌动,4月初开始展叶,花期为4月中下旬,8月下旬果实开始着色,10月中旬果实成熟,比富士早成熟20~25天。果肉淡黄色,甜酸味浓,有香气,酥脆多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可达14.4%,果实耐贮存,在冷藏库贮藏期可达8个月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开定植沟,按长、宽、深60cm×60cm×60cm挖好定植穴,乔化栽培采用株行距2×5m,矮化密植栽培株行距为(1.5~2)×4m,深坑浅植,栽后及时灌水、定干,定干高度0.8~1.2m。根据栽培方式采用不同的修剪树形,根据栽培方式采用不同的树形,乔化栽培采用自由纺锤形整形修剪,矮化密植栽培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冬季树干涂白、封冻前灌水,增强树体抗寒性。花后30~45天,补2次钙,采收前15天补2次钙肥。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宁县、察布查尔县、新源县、霍城县等伊犁河谷逆温带及乌鲁木齐县逆温带。

伊梅1号(梅李女皇、女神):

树种:欧洲李          学名: Prunus domestica ‘Yimei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PDY-020-2015

品种特性: 乔木,树势强,树枝半开张,枝条萌发力、成枝力均高;新梢叶背面有茸毛,叶片卵圆形,叶厚,叶缘为锐锯齿状。以中短果枝为主,成花容易,坐果率高。在伊犁河谷4月初萌芽,4月中旬开花,果实8月下旬成熟,11月初开始落叶。果实单果重90~120g;果实成熟时为深蓝黑色,有较厚果粉,果实为卵圆或椭圆形。果肉硬,核大。果肉乳黄色,味甜,可溶性固形物20%以上。栽植后第4~5年进入盛果期亩产达2000~300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采用株距2m,行距4~5m建园。新梅1号、伊梅1号等西梅互为授粉树种,采用行间和株间配置方式,按6︰1比例配置。树形采用开心形和纺锤形。重视秋施基肥,果实膨大期及时追肥。为保证果实均匀,在生理落果后疏除过密果、小果和劣果,以提高果品质量。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犁河谷沿山逆温带。

红勋1号:

树种:海棠果              学名: Malus prunifolia  ‘Hongxun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MP-021-2015

品种特性: 幼树腋花芽结实能力强,早实性明显,丰产性突出;果大,单果均重28.8g,最大单果重33.3g;果实含酸量高,总酸为17.32g/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5%,维生素C含量为5.66mg/100g,维生素B含量为0.032mg/kg,果实出汁率为78.35%,加工性能好;果实去皮硬度为13.3kg/cm 2 。抗逆性强,能耐-32.5℃低温,也适宜南疆干旱炎热气候,抗病虫害。

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模式株行距以2~3×4~5m为宜。2、用黄海棠、八棱海棠做砧木时苗期生长很快,为让嫁接伤口很好愈合及防止风折,要摘心、适宜控肥、控水减缓苗木生长速度。3、树形以自由纺锤形、矮冠疏层形为主。4、授粉:自花结实率极高。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塔城地区,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奇台县、呼图壁县,阿克苏地区等冬季极端低温-32.5℃以上苹果适生产区。

西域红叶李:

树种:李                学名: Prunus cerasifera ‘Pissardii’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C-PC-022-2015

品种特性: 该品种属中熟品种,果实成熟期北疆8月26日左右,南疆在7月底;先花后叶、落花后果实即为红色,至成熟变为亮红色;果实近圆形,纵径3.6cm,横径3.65cm,果形指数0.98;单果均重28.2g,最大单果重34.4g;核小,平均单核重1.35g;成熟时,果皮光洁亮红色、外观好,果肉鲜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肉质细、汁液多,味酸甜适口,品质上等。贮运性与一般李子相近,自然环境下货架期7~10天。抗逆性强,能耐-36℃低温,也适宜南疆干旱炎热气候,抗病虫害。

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模式:株行距以2m×4m或3m×4m为宜;2、栽植时间: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芽萌动前和萌动时(南疆在3月下旬~4月上旬、北疆在4月上旬~中旬)进行,秋季栽植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南北疆都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进行。3、整形修剪:2~3年生幼树,对骨干延长枝、营养枝要短截1/3,促进树冠迅速扩大;成型结果树修剪掌握是除了延长枝一般不短截,多疏枝少短截,疏强疏弱留中庸枝,疏枝做到三去一、四去一、五去二、六去三。4、花果管理:疏花在蕾期进行,疏花时要留50%左右的余地。花前复剪回缩过弱的串花枝、疏除或破除过量花芽。疏果在盛花后4周左右进行。中长果枝5cm~8cm留1果,花束状果枝及短果枝留1~2果,无叶片花束状果枝不留果。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吉木萨尔县、呼图壁县、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伊犁州等冬季极端低温-36℃以上苹果适栽区域。

霍城大枣:

树种:枣                学名: Ziziphus jujuba ‘Huochengdazao’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ZJ-023-2015

品种特性: 树体高大,树势强,枝条粗壮,树姿半开张,萌蘖力强。叶片长卵形,深绿色,叶长4~6cm,宽2~3cm,先端渐尖叶基圆形。果实短圆柱形,纵经2.86cm, 横径2.64cm。枣果均匀,果肉质脆、味甜。适应性强,可在-30℃左右的绝对低温下安全越冬。早实性强、见效快、果较大、果肉质脆、味甜。果实黄酮含量、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及还原糖含量高。鲜枣单果重12.0~18.0g,干枣黄酮46.2mg/100g,总糖 63.4g/100g,还原糖54.3g/100g,总酸0.97g/100g,纤维素3.30%g/100g,果胶0.72%,粗脂肪0.9g/100g,蛋白质4.03g/100g,钙12.9mg/100g,磷78.9mg/100g,铁2.08mg/100g,锌0.64mg/100g,还原型抗坏血酸62.0mg/100g,维生素B20.071mg/100g。在春季由于芽萌动较晚,有效规避了春季寒害对幼嫩枝条和花体的损害,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和适应性。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模式株行距以2~3m×3~4m为宜。施肥量一般为每亩施入尿素35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有机肥(农家肥)500kg以上,有机肥于秋季落叶前后作基肥埋入。追肥每年进行3次,第一次于开花萌芽期,氮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50%、磷钾肥全部施入;第二次于六月中下旬,氮肥施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30%;第三次于7月中下旬,氮肥施用量全年施肥量的20%。枣树修剪要做到“随树作形、随枝修脚”,以夏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做到枣园内通风透光。6月中旬-8月中旬,每隔5~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连续4~5次,以提高枣树坐果率。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犁河谷及其相似的枣适生区。

沼泽小叶桦:

树种:沼泽小叶桦                学名: Betula microphylla var. paludosa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V-BM-024-2015

品种特性: 喜光,抗寒、喜湿润,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较快,材质较坚硬,结构均匀,抗腐性较差;可用作沿海防护林和湿地及城市绿化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株行距一般为1.5m×2m、2m×4m,每亩栽植株数分别为222株、83株,或3株、5株丛状种植;沼泽地或湿地种植以春季3年生容器苗为主;种植地要保持湿润,无杂草。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北疆沼泽盐碱地,湿润或潮湿地带。

欧洲黑杨:

树种:黑杨                学名: Populus nigra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SC-PN-025-2015

品种特性: 喜光,生命周期较长,生长速度快,侧枝开张树干高大通直,枝叶茂盛,树冠阔椭圆形。适应性广,抗寒性强。在我国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河谷区的海拔300~600m的地段的河滩、河阶地森林土上,常同银白杨、银灰杨、额河杨及白柳混合分布。苗木造林初期(1~3年)需水次数多,需肥量较大,纯林如管理不当易爆发蓝叶甲和锈病。

栽培技术要点: ①播种育苗:前期宜在早晚小水漫灌进行,一般3~4d灌一次,如果水内有大量沉沙,灌后要及时用喷壶或喷雾器冲洗幼苗,40d后可加大灌水量,减少灌溉次数,一般5~7d灌水一次。②扦插育苗:灌水要遵循量多次少,每次要灌透灌足,宜在早晚进行。圃地发现有积水要立即排除。在出现3~5片真叶后,喷洒浓度为0.5%的尿素和0.5%二铵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促进幼苗生长。苗木高度生长到20~30cm时,灌水后2~3d应及时进行松土和除草。③有害生物防治:a.白杨透翅蛾:选择无病虫害的优良种条,发现透翅蛾发生的苗木或种条应立即烧毁;b.杨蓝叶甲:在夏季连续高温时多发生,在爆发时可用20%的敌杀死1000倍液喷雾;c.鼠兔害:啃食苗木表皮为主,多在冬季发生。应在秋季清除圃地杂草进行预防;d.黄锈病:夏季高温高湿时易发生,造成叶片枯黄死亡并脱落。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可在7月底8月初高温高湿时期用20%三唑酮1000倍液3~5d进行一次喷洒预防。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杨造林区域。

复叶槭:

树种:复叶槭                学名: Acer negundo L .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ETS-ZJ-026-2015

品种特性: 羽状复叶,长10-25厘米,有3-7(稀9)枚小叶;小叶纸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8-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一形或阔楔形,边缘常有3-5个粗锯齿,稀全缘,中小叶的小叶柄长3-4厘米,侧生小叶的小叶柄长3-5毫米,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除脉腋有丛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主脉和5-7对侧脉均在下面显著;叶柄长5-7厘米,嫩时有稀疏的短柔毛。雄花的花序聚伞状,雌花的花序总状,均由无叶的小枝旁边生出,常下垂,花梗长约1.5-3厘米,花小,黄绿色,开于叶前,雌雄异株,无花瓣及花盘,雄蕊4-6,花丝很长,子房无毛。小坚果凸起,近于长圆形或长圆卵形,无毛;翅宽8-10毫米,稍向内弯,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角。花期4-5月,果期9月。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1天后要始终保持床面湿润,浇水应少量多次,8 月份不旱不浇,浇则浇透,及时间苗,密度要控制在每平方米 60 ~ 80 株,其高度可达到 120 ~ 160cm,苗木根系发达,干性好,更适宜用来培育大规格苗木。秋季进行整地施肥后,作 80cm 宽的大垄,当春季土壤解 冻深度约 20cm 时,对 1 ~ 2 年生苗木进行定植,株距80~100cm。定植3~4 年后,苗木胸径达4~5cm、高达4~5m 时即可出圃栽植。在大苗培育过程中,每年都要进行中耕除草,适当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剪除树高 1/2 以下的侧枝。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全疆。

紫丁香:

树种:紫丁香                学名: Syringa oblata Lindl.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ETS-ZJ-027-2015

品种特性: 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树皮灰褐色或灰色。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高1.5~4m,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

栽培技术要点: 喜阳光,忌积水,耐寒,耐旱,稍耐荫,一般不需多浇水。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切忌栽于低洼阴湿处。修剪一般在春季萌动前进行,主要剪除细弱枝、过密枝、枯枝及病枝,保留好更新枝。紫丁香对肥料要求不高,切忌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徒长,从而影响花芽形成,使开花减少。但在花后应株施磷、钾肥不超过75g、氮肥25g。若施用厩肥或堆肥,需充分腐熟并与土壤均匀混拌,株施 500g左右。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1次腐熟的堆肥,可补足土壤中的养分。栽后灌足水,以后每隔10d浇1次水,连续浇3~5次。每次浇水后都要松土保墒,以利提高土温,促进新根迅速长出。以后每年春季,芽萌动、开花前后需各浇 1次透水,浇后立即中耕保墒。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全疆。

圆冠榆:

树种:圆冠榆                学名: Ulmus densa Litv.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新S-ETS-ZJ-028-2015

品种特性: 落叶乔木,枝条直伸至斜展,树冠密,近圆形;幼枝多少被毛,当年生枝无毛,淡褐黄色或红褐色,二或三年生枝常被蜡粉;冬芽卵圆形,芽鳞背面多少被毛,尤以内部芽鳞显著。叶卵形,长4~9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多少偏斜,一边楔形,一边耳状,叶面幼时有硬毛,后有凸起或平的毛迹,多少粗糙或平滑,叶背幼时被密毛,后被疏毛或近无毛,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钝的重锯齿或兼有单锯齿,侧脉每边11~19条,叶柄长5~11mm,上面被毛。花在前一年生枝上排成簇状聚伞花花序。翅果长圆状倒卵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16mm,宽8~14mm,除顶端缺口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核部分位于翅果中上部,上端接近缺口,宿存花被无毛,4浅裂,果梗较花被为短,长约1毫米,无毛。花果期4~5月。

栽培技术要点: 播种后10d左右即可出苗,小苗长到2~3片真叶时开始间苗,苗高5~6cm时定苗,每亩留苗 4.5~5万株。间苗时及时补给土壤水分。幼苗期加强中耕除草,及时拔去床上杂草,确保苗木生长。6~8月上旬可追施复合肥10kg,每半月1次,追施2次。8月中旬以后不可再施氨态氮肥,并要控制土壤水分,以利苗木木质化。幼苗出土后的一个月内易发生立枯病,幼苗期可喷洒600倍多菌灵或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 3~4次,白愉幼苗易受蚜虫危害,虫害初发期可喷洒3000倍吡虫啉防治。第二年4月初,按株行距0.2×0.5m在苗畦中栽植,苗畦5×6m。第3年及以后几年株行距按0.8×1.2m栽植,当苗木胸径达到2×2.5cm时即可进行下一步的嫁接。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全疆。

 

通过认定的林木品种

新温609:

树种:核桃              学名: Juglans regia ‘XinWen 609’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JR-001-2015

品种特性: 坚果近桃圆形,果基圆、顶尖稍凸;坚果三径平均3.93cm,单果重14.1g,果仁重8.0g,出仁率56.74%,含油率64.8%;壳面光滑,色浅,缝合线平或稍凸,结合紧密,壳厚1.13mm,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仁,果仁饱满充实,色浅(浅黄),味淡香,无苦涩感;嫁接后第五年(砧木7年)冠影平方米产果仁294.01g。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模式株行距以3×4~5m为宜。施肥量一般按每平方米冠幅N肥50~60g,P、K肥各25~30g,有机肥(农家肥)5kg。有机肥于秋季落叶前后作基肥埋入。追肥每年进行4次,第一次于开花萌芽期,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50%;第二次于六月上中旬,仍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P、K肥的比例要略上升),占全年追肥量的25%;第三次于7月上中旬,N、P、K肥之比基本相同,占全年施肥量的15%;第四次于采收后,以P、K肥肥为主,N肥为辅,占全年追肥量的10%。修剪时要注意利用枝上芽复壮延长枝,主侧枝上多留枝叶;外围枝如密挤、交叉重叠互相影响,应当疏除和适时回缩。结果枝组的及时更新复壮,控制旺枝生长,按树冠外中内顺序培养小、中、大枝组。对过密、重叠、交叉、病虫、干枯、细弱枝条及时疏除。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及类似条件的核桃适生区。

新温908:

树种:核桃              学名: Juglans regia ‘XinWen 908’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 新R-SV-JR-002-2015

品种特性: 坚果近桃圆形,果基圆、顶尖稍凸;坚果三径平均3.63cm,单果重13.76g,果仁重8.48g,出仁率61.66%,含油率60.6%;壳面光滑,色浅,缝合线平或稍凸,结合紧密,壳厚1.02mm,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易取仁,果仁饱满充实,色浅(浅黄),味香,无苦涩感;嫁接后第五年(砧木7年)冠影平方米产果仁252.05g。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模式株行距以3×4~5m为宜。施肥量一般按每平方米冠幅N肥50~60g,P、K肥各25~30g,有机肥(农家肥)5kg。有机肥于秋季落叶前后作基肥埋入。追肥每年进行4次,第一次于开花萌芽期,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50%;第二次于六月上中旬,仍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P、K肥的比例要略上升),占全年追肥量的25%;第三次于7月上中旬,N、P、K肥之比基本相同,占全年施肥量的15%;第四次于采收后,以P、K肥肥为主,N肥为辅,占全年追肥量的10%。修剪时要注意利用枝上芽复壮延长枝,主侧枝上多留枝叶;外围枝如密挤、交叉重叠互相影响,应当疏除和适时回缩。结果枝组的及时更新复壮,控制旺枝生长,按树冠外中内顺序培养小、中、大枝组。对过密、重叠、交叉、病虫、干枯、细弱枝条及时疏除。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及类似条件的核桃适生区。

羌灰1号:

树种:枣                学名: Ziziphus jujuba ‘Qianghui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 新R-SV-ZJ-003-2015

品种特性: 该品种树姿开张,树势强,干皮灰色,皮面粗糙,成条块状纵裂。新枣头红褐色,叶片长卵形,深绿色,平均叶长5.7cm,叶宽2.8cm。枣吊平均长度18.9cm,最长30.6cm。在若羌试验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中旬始花,6月上旬盛花,10月中旬完熟(挂干),果实生长期120d左右。果实呈长圆柱形,果个较大,平均35.7g,肉质疏松,制干后味香甜。核长纺锤形,核纹较浅,与果肉易分离。

栽培技术要点: 1、建园要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的地块,具备浇灌条件,配备防护林。2、实生酸枣苗地径应在0.5cm以上,归圃苗(扁核酸最佳)应在定植后第二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嫁接为宜。3、定植密度:可直接定植为株行距2m×4m。4、树形以小冠疏层形为主,树高应控制在2.5m左右,冠幅2.5m~3m。5、修剪应充分利用树体空间,以通风透光为原则,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6、施肥应以有机肥(鸡粪、猪粪,羊粪)为主,化肥为辅,灌水把握在表层干旱、底层湿润时进行。7、主要虫害为红蜘蛛、枣壁虱、梨园蚧、大蛷蚧、枣瘿蚊、枣粉虱,应依据虫情测报采取人工、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若羌县及与若羌县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

羌灰2号:

树种:枣                学名: Ziziphus jujuba ‘Qianghui 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ZJ-004-2015

品种特性: 该品种树姿开张,树势强,干皮灰色,皮面粗糙,成条块状纵裂。新枣头红褐色,皮孔与灰枣相比稍大。叶片长卵形,绿色,平均叶长5.4cm,叶宽2.6cm。枣吊平均长度18.9cm,最长32.3cm,花量较大。其物候期在若羌试验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中旬始花,6月上旬盛花,6月初开始坐果,10月中旬完熟(挂干),果实生长期120d左右。果实近圆形,果个较大,果实均匀,肉质稍密,制干后味香甜,有弹性,受压易复原,耐储运。核正纺锤形,核纹较浅,与果肉易分离。

栽培技术要点: 1、建园要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的地块,具备浇灌条件,配备防护林。2、定植密度:一般定植株行距为1.5~2m×4m。3、树形以重点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为主,不强求一定的树形,一般培养小冠疏层形,树高应控制在2.5m左右,冠幅2.5m~3m。4、修剪按照“因树修剪、因枝定剪、夏剪为主、冬剪为辅、冬夏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合理的空间,最大限度延长结果年限。5、施肥应以有机肥(鸡粪,猪粪、羊粪)为主,化肥为辅,灌水要根据墒情适时灌溉。6、适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治草害。7、主要虫害为红蜘蛛、枣壁虱、梨园蚧、大蛷蚧、枣瘿蚊、枣粉虱,应依据虫情测报采取人工、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8、越冬前及时浇越冬水,预防冻害。另外,枣树幼龄期要注意防治野兔危害。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若羌县及与若羌县生态相似区。

羌灰3号:

树种:枣                学名: Ziziphus jujuba ‘Qianghui 3’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ZJ-005-2015

品种特性: 该品种树势强,干皮灰色,皮面粗糙,成条块状纵裂。新枣头红褐色。叶片长卵形,绿色,平均叶长5.2cm,叶宽2.3cm。枣吊平均长度17.8cm,最长25.2cm。在若羌试验区4月上旬萌芽,5月上旬始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盛花,10月中旬完熟(挂干),果实生长期120d左右。果实短圆柱形,均匀,肉质致密,制干后味香甜,有弹性,受压易复原,耐储运。核正纺锤形,核纹较浅,与果肉易分离,平均核重0.42g。

栽培技术要点: 1、苗木栽植:苗木的选择可直播建园,也可栽植扁核酸苗,栽植时间4月上旬~4月底,栽植密度株行距为1.5~2m×4m;2、枣园土肥水管理:枣园要注意深翻,中耕除草,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全年可分三次施入,一般为4月上旬前、7月上旬、7月下旬;浇水要根据枣园墒情适时灌溉。3、整形修剪:树体整形要按照“因地而宜、因树整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的原则,重点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不强求树形。修剪要按照“因树修剪、因枝定剪、夏剪为主、冬剪为辅”的原则,最大限度延长结果年限。4、保花保果:利用枣头摘心、枣园放蜂、环剥等措施即可实现丰产。5、病虫害防治:枣树主要虫害为红蜘蛛、枣壁虱、梨园蚧、大蛷蚧、枣瘿蚊、枣粉虱,应依据虫情测报采取人工、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在防治上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6、枣树越冬:幼龄枣树要注意防治冻害,土壤封冻前浇越冬水,同时,要注意防治野兔危害。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若羌县及与若羌县生态相似地区。

GM-256 苹果矮化砧

树种:苹果                学名: GM-256( Malus  domestica Borkh )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MDR-006-2015

品种特性: 属于半矮化中间砧;早花、早果,连续结果能力强;抗寒性强;野苹果+GM256+寒富表现正常;适合矮化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 按照苹果三优一体矮化密植栽培要点:株行距(1.5~2)×4m,亩植84~110株,合理配置授粉树种。3月底~4月初定植,施少量底肥,开沟带状栽培,浇透定根水,扶苗,定干。采取纺锤形树形整形修剪,设立栽培支架,注重病虫害防治管理。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新源县、巩留县、61团等地河谷逆温带。

SH1 苹果矮化砧

树种:苹果              学名:SH1( Malus  domestica Borkh )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MDR-007-2015

品种特性: 1、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强的耐旱、抗抽条和抗倒伏能力。树体半矮化,控冠能力强。2、嫁接品种易成花,一般定植当年即可成花。 3、砧穗亲和好。野苹果(海棠)+SH1+长富2号表现正常。

栽培技术要点: 结合苹果“三优一体”栽培技术:设计株距1~2m、行距3.5~4m;授粉树配置比例1︰5~6;定干高度1米左右,高纺锤形树形。采用冬、夏剪结合周年修剪方法,冬季修剪以整形、调整树体结构为主,夏季修剪主要刻芽、扭梢、摘心及拉枝等措施;必须合理调节树体花果负载量,及时疏花、疏果,重视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察布查尔县、霍城县、新源县、巩留县、61团等地河谷逆温带。

y-1 苹果矮化砧

树种:苹果                学名:Y-1( Malus baccata(L.)Borkh )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MDR-008-2015

品种特性: 矮化效应明显,属于矮化中间砧;早花、早果,连续结果能力强;抗旱能力强;抗寒性强;果实品质优良;野苹果+Y-1+红富士表现正常;适合省力化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 结合“三优一体”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设计株行距(1.5~2)×3.5~4m,亩植84~110株,合理配置授粉树种。3月底~4月初定植,施少量底肥,开沟带状栽培 ,浇透定根水,扶苗,定干。采取纺锤形树形修剪,设立栽培支架,加强土肥水管理,冬季树干涂白、封冻前灌水、综合防治病虫鼠害。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察布查尔县、霍城县、新源县、巩留县等地河谷逆温带。

中油4号:

树种:油桃                学名: Amygdalus persica var. nectarina   ‘Zhongyou 4’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ETS-AP-009-2015

品种特性: 乔木,树体生长势中等偏旺,树冠开张,枝条萌发力、成枝力均高。中果枝节间长平均1.66cm。叶片长披针形,浓绿色,侧脉12~17对,叶片长14.0~16.5cm,宽3.1~4.3cm,叶柄长0.8~1.3cm,具腺体1~3个,多为2个,腺体为肾形,少数为圆形。花芽起始节位2-4节;单、复花芽比为2.7:1。花为铃型,花粉多,极丰产。果实椭圆形至近圆形,果顶圆,两半部较对称,缝合线浅而明显,梗洼中深。果实大小均匀。果皮光滑无毛,底色淡黄,果面全面着色鲜红色或紫红色,有光泽,艳丽美观。果皮中厚,不易剥离。果肉为黄色,硬溶质,肉质脆细紧密,粗纤维较少,汁液中多,风味甜,品质优良。果核长椭圆形,半离核。4月初开始萌芽,4月中旬为盛花期,花期集中;果实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75天左右,11月初开始落叶。

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苗木粗壮,根系发达,苗高1.2m以上,嫁接口粗度0.6~1.0cm,侧根4条以上的健壮苗。人工或机械打坑,60cm×60cm×60cm。露地栽植采用2×4m、1.5×3.5m。设施栽培采用(1~1.5)×2m的株行距栽植。采用开心形、主干形为主。中油4号坐果率高,进入盛果期后严格疏果,合理负载,短果枝留1果,中果枝留2~3个果,长果枝不超过5个果,亩产控制在2000kg左右。加强肥水管理,在每年9月份施基肥(有机肥3000kg/亩)的基础上,谢花后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硬核期以后,每10 d叶面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采果以后再追施1次磷钾肥。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霍城县、61团、伊宁县、巩留县阳坡逆温带及伊宁市巴彦岱镇(采取防寒措施如埋土、覆盖稻草等),并适合设施栽培。

瑞蟠4号:

树种:桃              学名: Amygdalus   persica   var.   compressa ‘Ruipan 4’

类别:引种驯化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ETS-AP-010-2015

品种特性: 瑞蟠4号在伊犁河谷4月初萌芽,4月中旬开花,4月下旬展叶,5月中下旬抽梢,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136天,11月上旬落叶,生育期约210天。花芽形成较好,复花芽多,花芽起始节低,为1~2节,各类果枝均能结果,但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徒长性果枝结果良好。早果,丰产性强,4年生树产量可达2000kg/亩,盛果期树产量达2500kg/亩。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一年生枝条暗红色,斜生叶披针形,叶面平展或擞皱,叶基楔形,叶尖渐尖,叶色绿或深绿;叶缘为钝锯齿形;花为蔷薇形,花瓣浅粉色,花粉多,雌蕊与雄蕊等高或略低于雄蕊。平均单果重230g,最大单果重350g,纵径4.83cm,横径8.98cm,侧径9.00cm;果实扁平,圆整,果顶凹入,缝合线中深;果皮底色淡绿,完熟对黄白色,可剥离果面茸毛较多,1/2以上着暗红色细点或晕,果肉泼绿至黄白色,硬溶质,果汁多,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平均为15%,粘核。果实与果柄结台紧密,采收时梗洼处不破皮,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

栽培技术要点: 人工或机械打坑,60cm×60cm×60cm。栽植密度采用(2-3)×4m、1.5×3.5m。采用开心形、主干形为主。春季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坐果,合理留果,疏果时不留朝天果。果实膨大期宜适当灌水。果实采收前1个月保证灌水充足并适当增施速效氮肥和钾肥,以利果实增大和品质提高,树势弱时会造成果实裂顶增多,应加强肥水管理和夏季修剪,维持健壮树势。套袋,增加果实着色。冬季树干涂白,在伊宁市需采取防寒措施如埋土、覆盖稻草等进行栽培。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霍城县、61团、伊宁县阳坡逆温带及伊宁市巴彦岱镇(采取防寒措施如埋土、覆盖稻草等)。

红花大果蔷薇1号:

树种:藏边蔷薇              学名: Rose vwebbian ‘Hong hua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RW-011-2015

品种特性: 1、花型特大,玫瑰红色,花色鲜艳,花量繁多,单枝顶梢簇生多达7朵,香味清雅,开花早,花期长达3个月。2、果大,果实卵圆形,7月下旬由黄变为红色,8~10月成熟,果实下垂,光亮,落叶后果实不落,直至冻黑;富含维生素,可鲜食、易于加工。3、叶片富于变色,每年春夏季为绿色、10月中下旬变为红色。4、抗逆性极强:抗寒、抗旱、耐盐碱、耐瘠薄,集观花、观果、观叶、果品加工于一身,是困难立地造林、生态环境建设很好的生态经济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模式:株行距以1×2~3m为宜,“”字型栽培。2、修剪:冬季修剪病虫枝、干枯枝、徒长枝、过密枝或弯曲枝,使植株通风透光;剪除3年生以上老枝条,促进开花、座果。夏季进行造型修剪,主要修剪嫩梢枝,使植株成景,具有立体造型。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昌吉市、吉木萨尔县、呼图壁县、阿克苏地区、乌鲁木齐市等地。

红花大果蔷薇2号:

树种:藏边蔷薇                    学名: Rose vwebbian ‘Hong hua 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RW-012-2015

品种特性: 1、花型特大,花色为粉红色,花色鲜艳,花量繁多,单枝顶梢簇生多达7朵,香味清雅,开花早,花期长达3个月。2、果大,长椭圆形,7月下旬变为红色,8~10月成熟,果实下垂,光亮,落叶后果实不落,直至冻黑;富含维生素,可鲜食,易于加工。3、叶片富于变色,每年春夏季为绿色、10月中下旬为红色。4、抗逆性强:抗寒、抗旱、耐盐碱、耐贫瘠、无病虫害。集观花、观果、观叶、果品加工于一身,是困难立地造林、生态环境建设很好的生态经济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模式:株行距以1m×2~3m为宜,“”字型栽培。2、修剪:冬季修剪病虫枝、干枯枝、徒长枝、过密枝或弯曲枝,使植株通风透光;剪除3年生以上老枝条,促进开花、座果。夏季进行造型修剪,主要修剪嫩梢枝,使植株成景,具有立体造型。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昌吉市、吉木萨尔县、呼图壁县、阿克苏地区、乌鲁木齐市等地。

XH-07

树种:梨                学名: Pyrus bretschneideri ‘XH-07'

类别:优良无性系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C-PBX-013-2015

品种特性: 成熟期比新疆主栽的梨品种库尔勒香梨早近一个月,与其母本新梨7号相近,比父本雪花梨早近一个月。成熟期为八月中下旬,属中熟品种。连续三年测定,平均单果重为254.2g,最大果为309g。果形端正,近圆形,基本为脱萼果,阳面有红晕。八月下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7%,可滴定酸0.059%,石细胞含量0.26%,Vc含量在0.0022%。果肉酥脆,汁多味甜。

栽培技术要点: XH-07在南疆梨区的栽培技术与库尔勒香梨基本相似。嫁接后要加强土壤管理,及时灌溉施肥,在挂果前以农家肥施用为主,每次灌水后要及时旋地、除草,并保持土壤良好墒情。6月中旬以后要注重蚜虫和梨木虱对新嫁接苗叶片的危害,可选用吡虫啉和毒死蜱等农药进行喷药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库尔勒香梨主产区及相近气候梨适生区。

油丹1号:

树种:紫斑牡丹                学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var.   papaveracea ‘Youdan 1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PSP-014-2015

品种特性: 属寒冷、干燥生态型植物,抗逆性强,耐低温干旱气候,平均株高85cm,冠幅128cm,5年生分枝19个左右,花白色单瓣,平均果荚量21个,结籽量大,出油率高,生长势强,4月底至5月中旬开花,8~9月果实成熟,果实黑褐色。

栽培技术要点: 以壤土、沙壤土、沙土、黄土等排水性好的土壤为好,粘土及盐碱土、砂石土不适合种植,pH值适应范围6.2~8.3。全面整地,亩施有机肥5~10t,株行距1.0~1.5m或2.0~2.5m,每亩180~300株。采用穴植,穴50×50cm。苗木选择3年生播种苗或2年生嫁接苗,春秋均可种植。全年浇水8~10次,平均15d一次。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昌吉州。

油丹2号:

树种:紫斑牡丹                  学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var.   papaveracea ‘Youdan 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PSP-015-2015

品种特性: 油丹7号属寒冷、干燥生态型植物,抗逆性强,适合低温和干旱气候。平均株高105cm左右,冠幅132cm,分枝18个;花粉色单瓣,平均果荚量31个,结籽量大,出油率高,生长势强。4月底至5月中旬开花,8~9月果实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以壤土、沙壤土、沙土、黄土等排水性好的土壤为好,粘土及盐碱土、砂石土不适合种植,对pH值适应范围6.2~8.3。全面整地,亩施有机肥5~10t,株行距1.0×1.5m或2.0×2.5m,每亩180~300株。采用穴植,穴50×50cm。苗木选择3年生播种苗或2年生嫁接苗,春秋均可种植。全年浇水8~10次,平均15d一次。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昌吉州。

油丹3号:

树种:紫斑牡丹                  学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var.   papaveracea ‘Youdan 3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PSP-016-2015

品种特性: 油丹16号属寒冷、干燥生态型植物,抗逆性强,适合低温和干旱气候。株高80cm左右,冠幅110cm,分枝16个;花紫色重瓣,果荚量33个,结籽量大,出油率高,生长势强。4月底~5月开花,8~9月果实成熟。

栽培技术要点: 以壤土、沙壤土、沙土、黄土等排水性好的土壤为好,粘土及盐碱土、砂石土不适合种植,对pH值适应范围6.2~8.3。全面整地,亩施有机肥5~10t,株行距1.0~1.5m或2.0~2.5m,每亩180~300株。采用穴植,穴50×50cm。苗木选择3年生播种苗或2年生嫁接苗,春秋均可种植。全年浇水8~10次,平均15d一次。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昌吉州。

灰实2号

树种:枣                学名: Ziziphus jujuba ‘Huishi 2’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ZJ-017-2015

品种特性: 果实成近圆柱形;果实纵径3.48cm、横径2.06cm、果形指数约1.69,单果重9.10g,果核重0.41g,可食率95.6%;果皮稍厚,不易裂果。果实近圆柱形,果顶广圆,顶点微凹。成熟后果皮橙红色,果面较平整。嫁接后当年坐果,30年生枣树单株产量30kg左右。树体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至6月初始花,10月中旬成熟采收,11月上旬落叶。树势中庸,树冠相对紧凑,多年生枝呈灰白色,枣刺明显退化,长度约3.31mm、枣拐节间相对较长、枣拐角度较小约40°,叶片较大(约19cm 2 )、较厚(百叶厚2.38cm),枣果个头较大、分布均匀,9年生树平均单株产量7.04kg。

栽培技术要点: 栽植模式株行距以1~2m×2~3m为宜。施肥量一般为每亩施入尿素35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有机肥(农家肥)500kg以上,有机肥于秋季落叶前后作基肥埋入。追肥每年进行3次,第一次于开花萌芽期,氮肥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50%、磷钾肥全部施入;第二次于六月中下旬,氮肥施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30%;第三次于7月中下旬,氮肥施用量全年施肥量的20%。枣树修剪要做到“随树作形、随枝修脚”,以夏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做到枣园内通风透光。6月中旬~8月中旬,每隔5~7天喷施一次叶面肥,连续4~5次,以提高枣树坐果率。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阿克苏地区及其枣适生区。

玛瑟兰:

树种:葡萄                学名: Vitis vinifera ‘Marselan’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 新R-SV-VV-018-2015

品种特性: 果粒小,平均单粒重1.6g,圆形或短椭圆形,果皮紫黑色,果粉多,果皮厚;果穗150.0g左右,果穗中等紧密;含糖量可达23~24%,含酸量0.74~0.90%。属中晚熟酿酒品种,丰产,适应性强。

栽培技术要点: 葡萄定植地开沟—施基肥—葡萄定植—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夏剪)—冬剪—埋土。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焉耆县以及与焉耆县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

大法兰西:

树种:欧洲李                学名: Prunus domestica ‘Greatfrance’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 新R-SV-PDF-019-2015

品种特性: 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45.0g,果皮深紫红色,被果粉;果肉乳黄色,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离核,核小,可食率98.5%,耐储运,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50kg。

栽培技术要点: 1、定植的健壮山杏或毛桃实生苗,第二年春秋两季嫁接。2、建园栽植密度2m×3m或2m×4m(112株/亩);3、适宜树形为细长纺锤形或自然开心形。4、定植后50~60cm定干,第一年冬季选3~4条生长健壮,方向适宜,夹角较大的枝条作主枝,剪留 60~70cm,以后每年冬季主枝延长头剪留60cm左右。每个主枝上留侧枝2~3个,3~4年完成整形任务。5、修剪以缓放为主,疏缩结合,尽量少短截。幼树期对斜生枝一律缓放不剪,对直立枝有空间的压平后甩放,无空间的疏除。生长季节随时抹除剪口下的萌蘖,疏除竞争枝,徒长枝,结合拉枝、撑枝,促进中下部抽生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进入盛果期后,及时疏除过密、过旺及交叉、重叠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结果枝组疏弱留壮,去老留新,适时回缩,保证连年丰产稳产。应严格疏果,一般年份坐果率很高。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和硕县以及与和硕县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

小法兰西:

树种:欧洲李                学名: Prunus domestica ‘ Smallfrance’

类别:优良品种        通过类别:认定          编号:新R-SV-PDF-020-2015

品种特性: 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25g;果肉硬,核小、乳黄色,酸甜可口,品质极好;果实可溶性固形物20%以上,果实可食率98.5%,耐贮运,可制干。盛果期单株产量4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山杏或毛桃作砧木育苗,建园栽植密度2m×3m或2m×4m;2、适宜树形为细长纺锤形或自然开心形;3、定植后50~60cm定干,第一年冬季选3~4条生长健壮,方向适宜,夹角较大的枝条作主枝,剪留 60~70cm,以后每年冬季主枝延长头剪留60cm左右。每个主枝上留侧枝2~3个,3~4年完成整形任务;4、修剪以缓放为主,疏缩结合,尽量少短截。幼树期对斜生枝一律缓放不剪,对直立枝有空间的压平后甩放,无空间的疏除。生长季节随时抹除剪口下的萌蘖,疏除竞争枝,徒长枝,结合拉枝、撑枝,促进中下部抽生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进入盛果期后,及时疏除过密、过旺及交叉、重叠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结果枝组疏弱留壮,去老留新,有计划地进行回缩,保证连年丰产稳产。应严格疏果,一般年份坐果率很高。

适宜种植范围: 新疆和硕县以及与和硕县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区。

 

认定到期不再作为良种推广使用的品种

 

烟73                   原良种编号: 新R-SC-VV-015-2010

蛇龙珠                原良种编号: 新R-SC-VV-014-2010

新梨8号             原良种编号: 新R-SV-PB-024-2010

哈密大枣1号     原良种编号: 新R-SV-ZJ-027-2010

新康R08-1         原良种编号: 新R-SV-RS-009-2010

林场银×新杨    原良种编号: 新R-SC-PAA-032-2010

中林23杨          原良种编号: 新R-SC-PDN-034-2010

库山早                原良种编号: 新R-SV-PA-022-2010

叶河红                原良种编号: 新R-SV-PA-02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