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籍专家逮住“朝阳传奇龙”化石
此次发现的“朝阳传奇龙”化石。(图由徐星提供)
1.2亿年前,幼年的甲龙沐浴着阳光,正觅食喜爱的被子植物,突然一声巨响打破了这美好的时光。火山怒吼、大地震颤,岩浆喷发而出,火山灰遮天蔽日……这只小甲龙最终被泥土掩埋,时间将它保存为一块化石。
近日,保留了亿万年生命痕迹的幼年甲龙化石,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所带领的课题组发现,这个新发现的化石被命名为“朝阳传奇龙”。
45岁的徐星是地道的新疆人,他出生在伊犁新源县,是国内著名的恐龙研究专家。目前徐星已发现和命名恐龙新属种达50余种,是世界上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最多的学者之一,有关恐龙演化方面研究引发了这一领域革命性的变化,并因为研究的权威性而获得“中科院杰出青年”称号。
9月1日,徐星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朝阳传奇龙”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大型甲龙,是新的属种。
“朝阳传奇龙”体长4.5米,但是从骨骼愈合程度来看仍处于幼年阶段。它或以蕨类、苏铁类和被子植物为食,并受到同时代大型兽脚类恐龙的威胁,如身长8到9米的中国暴龙,会飞的小盗龙。
徐星表示,“朝阳传奇龙”是在辽宁发现的大型甲龙新属种,它是早白垩世晚期一大型甲龙化石。根据此前的考古发现,在侏罗纪时期的甲龙个体2-3米长,“朝阳传奇龙”的发现证明了甲龙体型在早白垩世晚期已经演变的很大。同时,也为了解那个时代生态系统转化提供了了解的窗口。
据悉,此次参与“朝阳传奇龙”发现的徐星课题组包括5人,这次发现也是徐星课题组有关“辽宁热河群”恐龙化石研究的一个新成果。
阅读延伸:有完整的头骨和头后骨骼
“朝阳传奇龙”生活的时代,距今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是绝大多数陆地被海水淹没的中生代。辽西热河群是中国著名的中生代陆相地层,其包括义县组和九佛堂组两个地层,共跨越约1800万年。这个时期,地壳运动加剧,火山喷发频繁。大量生物因此窒息或中毒死亡,沉入湖底,与外界隔绝,为化石的保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徐星说,“朝阳传奇龙”化石由多块拼接而成,其化石有十几公分厚,约几平米。有完整的头骨和头后骨骼,能明显看出头、尾以及肋骨。
“朝阳传奇龙”被发现于凌源市白石嘴村九佛堂组,目前保存于辽宁朝阳济赞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在辽宁发现的第四件甲龙标本。
徐星介绍,之所以起“朝阳传奇龙”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在朝阳地区发现。
名词解释
甲龙类是一类全身披有盾甲的植食型恐龙,生活时代从早侏罗世一直到晚白垩世,演化上主要有两个分支,即甲龙科和结节龙科。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甲龙科具有尾锤,而结节龙科没有尾锤,尾锤被认为是一种甲龙最有效的防御武器。这次发现的朝阳传奇龙就是原始的甲龙科,保存有较好的尾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