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2200万亩 产值突破450亿元 今年将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成以上
笔者从2月6日召开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去年底,新疆特色林果种植面积突破2200万亩,总产量650万吨,产值450多亿元。
凭借天山南北特有的光热条件,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西域大果园”。 短短几年,“色彩斑斓”的林果基地在新疆大地快速扩张,每年以百万亩速度递增,全疆林果种植面积从不足300万亩猛增至2200多万亩。目前,在天山南北已形成两大特色“果园”,环绕南部塔里木盆地大面积种植红枣、核桃、杏、香梨和苹果等,在北部的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等地,广种葡萄,红枣,枸杞,小浆果。
据新疆林业厅厅长艾则孜·克尤木介绍,2014年新疆农民年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1400元,林果业人均增收180元,占农民增收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林果业发展较早的地州、县市,林果业收入已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5%以上。
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边缘的巴楚县号称百万亩棉花,曾是新疆最大产棉县之一,但如今全县再很难找到几片面积能超过一百亩的棉田了。2006年,巴楚县开始大规模发展林果业,主要种植核桃和红枣,去年全县果园面积已经达到81万亩,已经超过当地的棉田面积,林果人均收入2449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新疆林果的主栽品种也发生了变化,广种葡萄,红枣,枸杞,小浆果。由过去的“老三样”(葡萄、香梨、哈密瓜)发展成市场需求更大的“新三样”(红枣、核桃、杏)。如今,新疆的红枣、杏种植面积已居全国首位,核桃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三位,林果业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全疆从事特色林果业的农民达到530万,林果业加工贮藏保鲜企业380家,实现农民就地就业7.5万人。
素有红枣之乡美誉的若羌县紧紧抓住小小的红枣产业,不但摆脱了贫困,还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实现了农牧民群众的整体富裕。去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00元,连续六年蝉联西部十二省区市首位,其中红枣带来的收益超过了一半以上,实现了由无人知晓的“仨瓜俩枣”到“枣中王子”的完美转身,并再次获得了中国红枣之乡的荣誉称号,在广东、山东、上海、北京获得了金牌荣誉称号。红枣树真正成为了农民的“摇钱树”,红枣园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截止目前,全疆已建立林果标准化示范基地23个,总面积达到230万亩,生态健康果园示范推广面积1.6万亩,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800家,西域果园等10种林果产品被国家林业局首推为“中国森林食品”。2015年新疆将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业再上新台阶,加快特色林果业产业化进程,力争达到高效优质林果基地1000万亩,优质果品产量700万吨,林果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新疆林业厅宣传信息中心李娜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