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综述
“我在您的怀抱里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在您的怀抱绽放青春的光彩,不管面对任何诱惑,我都永不放弃我的祖国!永远爱着我的祖国!”2015年3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赛尔克甫村农民吾甫尔·哈山在现场深情地演唱了一曲《永不放弃我的祖国》。
吾甫尔·哈山曾是一名乡村草根歌手,音乐是他的梦想。但后来,因受宗教极端思想蛊惑,他一度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不正常的生活使他陷入了众叛亲离的惨状。如今,在党和政府教育与帮助下,他又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重新踏上了追逐音乐梦想的道路。吾甫尔·哈山说,他要用亲身经历和歌声现身说法,揭露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让大家共同抵制!
吾甫尔·哈山的“迷途知返”是我区“去极端化”工作成效显著的缩影。2014年以来,面对宗教极端势力的种种挑衅,自治区党委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从“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到大力开展“一反两讲”宣传教育,再到运用好“五把钥匙”,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提出后,各地各单位迅速行动,积极探索出了许多适合当地的、管用的“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方法。
多管齐下有声有色
按照自治区党委“一个引领、多管齐下”的战略部署,去年以来,我区“去极端化”工作不断推出新举措,总结新经验。自治区先后在阿克苏、喀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吐鲁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昌吉回族自治州9个地州市分别组织召开了“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推进会。通过推进会,推出了像“拜城经验”一样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效果好的“去极端化”工作典型,起到了很好的交流、示范、带动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联动,树立整体工作思维,找准突破口,形成了宣传教育大格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阿克苏地区坚持大宣传工作理念,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我们的宣讲,群众在哪里我们就宣讲到哪里”的要求,推进“七讲模式”,最终达到“人人讲人人说”;喀什地区通过建立网信四大平台,与传统的宣传方式形成有效互补;伊犁州、吐鲁番地区充分利用农家大院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将群众庭院作为意识形态反分裂、反渗透的主阵地;博州、巴州等地把握“微时代”的传播规律,或在县市乡镇建立富有特色的公众微信平台,或举办农民微电影节,拓展了“去极端化”工作的新阵地;乌鲁木齐在全区率先颁布实施了《乌鲁木齐市公共场所禁止穿戴蒙面罩袍的规定》,成为了全疆、全国、乃至世界适应时代新变化,依法抵制宗教极端的典型。
自治区交通系统利用发车前5分钟进行宣传教育;自治区团委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重点引导80后、90后群体追求现代文化、远离宗教极端;自治区妇联,发动各族各界妇女,以家庭文明推进社会和谐,引导各族妇女自觉撑起维护社会稳定的半边天。
草根化接地气
在自治区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中,一些草根化、接地气文化活动,不仅形成了与宗教极端思想的有效对冲,凝聚了全疆各族人民共同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决心,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文明、进步、时尚、活力的新疆形象。
2014年8月,全区开展了“去极端化”农民小品大赛,小品均由群众自编自演,素材均来自农民自己的生活。大赛优秀作品在各地巡演5000余场,并在新疆电视台进行展播,制成了光盘发放各地。喀什地区莎车县艾力西湖镇的农民阿依夏木古丽·伊迪热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创演了小品《走向现代文明的农村妇女》在大赛中获奖,她说:“宗教极端思想是一剂毒药,我家深受其害,我要用自己的痛苦经历呼吁大家,远离宗教极端思想,不要让悲剧重演。”
在自治区举行的“去极端化”农民画大赛中,全区2000余名农民画作者参与创作了14000余幅作品,并在南疆4地州巡展。本次大赛中,群众的参与热情颇为高涨,喀什地区巴楚县琼阔夏克乡农民热合曼·买买提一人就创作了100余幅作品在当地农民群众中传为美谈。
无论是“农民画”还是“农民小品”大赛,都是用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和乡里乡亲进行无障碍的心灵互动。这两项大赛凝聚了基层农村“去极端化”的群众力量,让各族人民群众充分认清了极端化的危害。现在,在全疆各地,基层群众创演“去极端化”主题小品已成常态,以“去极端化”为主题的农民画创作吸引了更多农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