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湾县:帮助农民算细账盯住市场调结构

12.05.2015  12:39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张蓓报道)新疆沙湾县作为北疆的棉花种植大县,将调减29万亩棉花种植面积。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影响到农民增收。沙湾县从优化种植结构、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社以及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今年我没种棉花,种了小麦和西甜瓜。”沙湾县安集海镇和平新村村民王金柱给记者算了他的一本账:“我种一亩地的西甜瓜,毛利能有4000元,成本不到2000元,比种棉花划算多了,一亩地棉花纯利才几百元。”像王金柱这样主动减少棉花种植,转向种植更高经济效益作物的农民在沙湾县不在少数。沙湾县老沙湾镇老沙湾村的马国栋可是种棉花的“老把式”了,从人工采摘到机械采收,曾经的棉花种植让马国栋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如今,在市场的导向下,马国栋也准备“转行”了,这不,他把目光瞄向了一种被称为“软黄金”的黑枸杞,“黑枸杞不但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市场行情非常好,很适应我们老沙湾的气候和土壤。”他说。

  4月下旬,沙湾县农业局局长宋鸿飞向记者介绍了“减棉”却要增收的要领:“不种棉花种什么,我们首先要心里有底,要让农民心里有底。我们这儿的自然条件适合种什么、市场怎么样,一亩地效益多少,我们都明明白白地给农民算细账、做分析。这样一来,农民就会自己做出选择。”当然,在做完分析后的引导种植方面,当地的农业技术员还会针对农民种植的不同经济作物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力争种下去的经济作物能带来高产出高收益。

  宋鸿飞介绍说,沙湾县通过土地托管、土地置换,基本上完成了大面积的农田整合,这就为农业生产实现大型机械化打下了基础。而农民加入了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后,种地收获都由大型机械来完成,由于合作社土地面积大,不论化肥还是机耕费都能以较低的价格拿下来,这又是降低成本的一个渠道。

  合作社不光在种的方面有优势,在卖的过程中,也因为农产品量大、质量有保证而不愁销路。王金柱就很有信心地说:“我们村里的西甜瓜合作社就快成立了,西甜瓜本来价格就好,市场上销售的也好,到时候以合作社的名义卖到周边大市场上,更不愁销售了。”

  去年阿里巴巴产业带在沙湾落户,打开了一条农副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同时安集海镇市场物流园区、柳毛湾镇农副产品创业园区的建设让沙湾农民更能放心种。“阿里巴巴新疆沙湾产业带上线运营3个月,注册的新疆企业已经达到240家。”阿里巴巴沙湾产业带、沙湾天山通尊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宇说:“阿里巴巴新疆沙湾产业带有利于缩短新疆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产品可以卖出更好的价格。”

  在沙湾县农田整合和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农业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纷纷成立,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把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向二产或三产来增加收入。

  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的张颂成,在当地成立了第一个养殖合作社,规模化养殖高产奶牛。如今,他又带动村民,用土地、农机、奶牛、现金等不同形式入股,把合作社做成了种养加工一体化专业合作社,股本超过2000万元。

  沙湾县柳毛湾镇沙门子新村村民卢占福去年以自己承包的土地入股了农业合作社,“我不用操太多心,把地交给合作社去种植管理,年终分红就行,我自己还能出去打工挣钱。”他说,去年一年,光靠在外打工收入就挣了一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