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在我区成功举办新疆棉花玉米病虫识别与监控技术培训班

31.08.2016  22:10

为切实做好新疆棉花、玉米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提高防控水平,促进棉花、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8月23日-27日,全国农技中心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联合开展了新疆棉花、玉米病虫调查和田间技术指导,并成功举办了病虫识别与监控技术培训班。这是继2011年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病虫害监控技术培训班、2014年新疆棉花病虫害监测和防控实用技术培训班、2015年新疆棉花病虫调查和技术指导培训活动后,第四次专门为新疆基层植保技术人员举办的一期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实用性高的技术培训。

这次棉花、玉米病虫识别与监控技术培训班采取专家在田间实地培训和室内授课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家指导组一行实地调查了库尔勒市、和静县和奇台县棉花、玉米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观摩指导了新型测报工具试验,并在田间现场给自治区和兵团植保体系的基层人员讲解了病虫症状识别和防治技术等实用知识,随后在奇台县集中进行了病虫识别和监控技术培训。培训班开班仪式由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姜玉英副处长主持,自治区植保站李晶书记在开班仪式上致欢迎辞,向与会专家、学员介绍了新疆农业发展形势和植保工作情况,特别是新疆棉花、玉米产业发展和病虫害监控现状,并预祝培训班取得成功。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王振营研究员介绍了植保所建所历史、科研团队、学科领域和科研成果,同时指出新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为害与内地既有差别又存在联系,新疆病虫害一直是植保所关注的重点,并表示今后会继续组织开展区域性和专题性的技术培训,进一步加强植保科研、教学、推广部门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基层测报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在新疆农作物病虫害监控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为新疆棉花、玉米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培训班分棉花病虫害专题、玉米病虫害专题和测报技术专题讲座,重点传授了病虫害识别、病虫害测报和防治技术、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虫害性诱监测和物联网监测技术、数字化系统应用与填报等内容,并现场解答了学员疑问,培训兼顾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本次培训的老师均为国内棉花、玉米病虫害知名专家,在各自研究领域造诣深厚,通过他们田间实地讲解和专题培训,使学员较为全面和深层次的学习了当前棉花、玉米病虫害识别和监测防控技术,专家培训内容深入浅出、贴合实际,切实提升了学员监控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新疆病虫监测防控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

新疆棉花玉米病虫识别与监控技术培训活动得到了巴州、库尔勒市、和静县、奇台县等相关地(州)、县(市)农技部门积极支持响应,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测报人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技术人员,有关植保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及企业代表共计1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和技术指导。本次培训是全国农技中心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新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技术水平,受到了当地农业部门、基层技术人员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