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林业“十三五”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起牢固绿色屏障

29.02.2016  13:00

    “十三五”期间,新疆将继续实施九大林业工程,每年营造林200万亩以上,到2020年新增造林10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6%,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30%,森林蓄积量达到4.08亿立方米。2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厅长艾则孜·克尤木在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上表示。

据艾则孜·克尤木厅长介绍,林业九大工程包括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国土绿化工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森林经营工程。

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工程 积极争取将新增1亿亩符合国家天然林保护标准的林地纳入天保工程补助范围,使我区天保补助面积扩展到1.59亿亩,国家级公益林面积稳定在1.14亿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到2020年,争取新一轮退耕地还林建设任务500万亩以上,总投资80亿元以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方面要重点推进伊犁、巴州、昌吉、喀什等“四个百万亩”防护林工程和30个万亩工程林业造林项目建设,营造三北防护林1000万亩,争取完成退化防护林修复工程建设任务400万亩;防沙治沙工程将重点实施南疆防沙治沙行动计划、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争取启动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到2020年,力争完成234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任务。

国土绿化工程 大力开展平原农区防护林、城市(城镇)防护林、工业园区防护林、村庄绿化美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绿化美化家园,创造宜居环境,稳定绿洲生态,力争完成造林150万亩,力争新增2—3个森林城市。

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计划新建各种类型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处,完成5个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工作。筹建新疆野生动植物研究中心和监测中心,开展新疆鸟类环志中心及环志网络和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建设,建立新疆濒危野生动物基因库。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申报国家湿地公园22个。到2020年,湿地面积稳定在5922万亩以上。启动8个重要湿地综合治理项目,构建湿地资源监测网络。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加强林区道路、安全饮水、供电、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种苗、造林、营林、巡护、通讯、监测等现代化机械装备水平

森林经营工程 到2020年,完成森林抚育1350万亩、混交林培育150万亩。

艾则孜·克尤木厅长表示,为保证“十三五”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新疆林业建设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新疆总目标,按照“一带两环三屏四区”的发展布局,推进“工程林业”、“林业大资源”和“特色林果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实施林业“九大工程”,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绿色屏障,打造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绿色产业。

  “一带”为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防护带,“两环”为环准噶尔盆地生态治理、环塔里木盆地生态治理,“三屏”为天山生态屏障、阿尔泰山生态屏障、昆仑山生态屏障,“四区”为南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区、塔里木河流域湿地恢复区、北疆重要湿地恢复区、北疆特色林产业发展区。

          (新疆林业宣传信息中心  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