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化产业一路走来满眼春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李金霞 谢凡摄影报道)五月的深圳,细雨如丝、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新疆参展团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炫目绽放,1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210余件文化产品、30余个文化产业项目在“新疆形象展”中写下了精彩篇章。
在本届文博会上,主题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力量”的新疆形象展,结合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等元素,从人文艺术的角度,解读新疆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
小小展台,就是新疆166.49万平方公里和数千年文化的浓缩。走进新疆展馆,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现代民族风:精美的旅游产品、玉器、喀纳斯绣、民族手工艺品、行为艺术,身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的演员,以及反映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影视短片、图片,无不让观众身临其境。超高的人气带来了巨大商机,大量独具特色的产品被争相抢购。
看到这幅场景,我们感慨万分。2006年,在全国的文化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新疆参展团走进了深圳文博会,那个时候还不清楚文化产业是什么,还在探索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疆,带去了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话剧《马市巷子的老院子》、电影《木卡姆恋歌》以及30集电视连续剧《西迁》等新疆民族特色的影视、新闻出版和演艺方面的文化产品,希望通过深圳文博会这个平台,寻求国内外商务演出或合作拍摄的伙伴。
初来乍到的新疆参展团,虽然给了国内外展商很好的第一印象,但在这个高水准的竞技舞台上,新疆清晰地看到了与其他省份的差距。
“那个时候,别的省份签约项目大都来自当地的文化企业,而新疆的文化企业还没有一家是走进过深圳文博会的。经过一年的摸索,第二次,我区带去了和田玉和演艺方面的两家企业。此后,新疆的文化企业就以每年一个崭新面貌、崭新的精气神,参与这场文化创意产品展览和交易的盛会。”自治区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艾尼江·克依木说。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之后,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春风的吹拂下,新疆的文化产业快马加鞭,乘势而上。2012年3月,包括新疆卡尔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达雅风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5家文化企业,正式挂牌成为我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个月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问世,新疆的企业在进驻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过程中有据可依。
仿佛是先前积攒的能量,都要在这一年得到释放。很快,在自治区文化厅的牵头下,新疆文化创意产业联谊会大会在新疆成立。紧接着,文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公布了2012年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名单,新疆有包括新疆卡尔罗媒体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河度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企业获得认定审核,这无疑给了新疆文化产业巨大的鼓励。
我区的文化产业有了自己的“好牌”,但潜心发展的新疆在当年的深圳文博会上,还是不以交易额论英雄,而是从学习如何参展,转变到了如何办展。
“几年的取经修行,已经让我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了稳定的基础。我区一批文化企业成长了起来,它们成为领导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我区的文化园区建设进入到了创意研发和产业规模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人才的培养和产品的交易成为那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在那个时期,我区的文化产业亟需一个实习场地,来把先前看到的、学到的、自己想到的东西,落到实处。”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徐锐军说。
时机成熟!2013年,以“创意·启迪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成功与观众见面,新疆终于从客场转为了主场,迎接四方客商纷至沓来的脚步。以展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果、搭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为核心的首届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引得50余家新疆本地优秀文化企业和137家国内外知名文创企业,走入这场文化产品琳琅满目、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文体活动创意十足的盛会。
一手办展、一手经营,为把地方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伊犁州和喀什地区两个地域特色比较浓厚的地州,以参展团主要成员的身份参加了那一年的深圳文博会。“那个时候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文化产业格局已初见雏形,我区的文化企业是发展起来了,但它们并不能代表我区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要想让我区的文化资源创造出更多经济价值,造福广大群众,需要我区文化资源丰富的其他地州也都加入到深圳文博会当中来。”徐锐军说,就是在那一年,我区首次尝试以伊犁州、喀什地区为主体参加深圳文博会,沙粒画、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地毯、玉器、薰衣草产品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让参展的客商眼前一亮,在展馆举行的签约仪式上,我区签下了19亿元的订单。
本届深圳文博会上,以阿勒泰地区和克拉玛依市为参展主体的新疆参展团,亮特色、寻商机,寻找发展本地文化的新路径。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文体局党组书记王文霞说:“我们在传统的哈萨克族刺绣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苏绣的一些现代时尚的因素,所以我们的喀纳斯绣色彩更加鲜艳,做工也更加精细,而且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珍藏价值,我们此次走进深圳文博会,就是希望给我们的喀纳斯绣找一条在内地的销售渠道。”
克拉玛依市今年在深圳文博会上力推宝石文化,将金丝玉带上展会寻找商机。“克拉玛依的金丝玉既有玉的特性,还有宝石的特征,我们此次带它走进深圳文博会,就是想通过与广东、北京等地的金丝玉协会进一步交流,让克拉玛依的金丝玉走出新疆。”克拉玛依市金丝玉协会副秘书长祝山说,目前,克拉玛依市金丝玉从业人员达7000人,建成4处金丝玉综合交易市场,年销售额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