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育厅住村工作组:发挥优势提升农村办学能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住库西吐尔村工作组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教育教师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发挥行业优势和作用,采取“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狠抓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学校办学活力和实力。
改善学校育人环境。一是针对学校未通自来水、机井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工作组协调订制并安装了6台价值4.8万元的排氟排碱净水器和饮水机,解决了师生饮水和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二是工作组申请自治区教育厅拨付农村薄弱校改造项目资金360万元,用于该校建设300米的风雨操场、教师周转房。三是发动民汉村民多次到校园开展义务植树劳动,累计在校园及周边植树1.4万棵,彻底清除废旧校舍和数年积累的垃圾,让学校的环境变美了,育人条件改善了,各族群众送孩子入学的积极性更高了。
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教育教师工作会议精神,以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新疆特色“四好”教师为标准,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和讨论,打牢教师群体思想基础。二是制定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和作用,重点提升教师的汉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力,逐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三是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分期分批组织教师骨干参加“国培”、“区培”项目培训,同时组织教师到对口帮扶学校进行学习培训,实行跟班教学实践,加强教学互动交流,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水平。
着力提升办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公布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体美等课程,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协调库车3中、7小、10小建立对口帮扶机制,每周至少安排3批6名教师送教到班、送培到校,通过“输血”促“造血”的方式,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植入学校办学过程中。三是分两批协调6名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到学校参加实习支教,有效解决师资短缺和结构性矛盾,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气象、新活力、新知识。
营造良好教育氛围。一是工作组成立了双语文化夜校,免费发放教材和学习用品,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吸引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二是针对少部分孩子离开校园过早进入社会的实际,安排住村干部与学校老师一一到家中做工作,把9名15岁左右的失学孩子重新拉回了校园接受教育,协调安排14名18岁左右的无业青年到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一技之长。三是安排住村干部对村里6名民汉备考学生进行了考前集中辅导,帮助他们减压和指导志愿填报,有5名学生顺利考取本科和专科院校。四是组织暑期返乡大中专学生和内高班、内初班优秀学生代表开展专题宣讲,用身边的典型激励基层各族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