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高地

02.09.2014  19:13

        政策,无疑是新疆新时期发展的最大促力。起点,就是2010年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正是此次会议指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由此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一系列政策大门被纷纷打开。

        2014年5月底举行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步伐,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五行中的基石是土,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政策沟通也是“五通”的基石。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一年来,新疆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新疆正在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政策高地。

        而今,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国内外客商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源自一个共同的目标——“开放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产业利好

        新疆最大的投资吸引力,就是在具体的产业机会上。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把新疆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借助国家政策扶持,新疆着力打造“五个中心”和“三基地一通道”,构建产业集群,惠及沿线各族百姓。

        2012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支持新疆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揽子支持新疆发展的重大支持政策,钢铁、电解铝、水泥、多晶硅、石油化工、煤炭、煤化工、火电、可再生能源、汽车、装备、轻工纺织12个在内地过多集中建设的产业,将在新疆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可以新建项目。

        这对新疆产业发展工作,从规划引导、重大项目安排、资金配置等多方面,都加大了支持和倾斜力度。以煤炭来说,政策的利好,使得华电、华能、保利、中电投、国投、中煤能源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

        今年7月,借助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利好,新疆提出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重大部署,十年内投入200亿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政策利好下,吸引很多国内纺织服装大鳄纷纷来疆投资。

        税收利好

        税收,作为最大的招商引资优惠手段,是另一大经济发展杠杆,这在新疆也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2010年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提出,对新疆困难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这尤其有利于新疆当地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新疆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助于增加就业。

        同时,在金融政策上,对于新疆公司,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皆可以享有绿色通道,国内各大金融机构对于新疆也都列有单独额度。

        新疆用好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和差别化产业政策,适时采取托管、股份制合作等共建模式,加快在国家级园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殊政策

        为了尽快形成经济中心城市,引领地区发展,打造对外开放窗口,2011年9月,国务院下发33号文件,明确喀什、霍尔果期在新疆乃至全国对外开放中的重要窗口地位,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给予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企业所得税五年免征优惠,实行财政贴息、免征关税、设立产业基金、给予用地计划指标倾斜和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等10项特殊政策措施。

        在今年4月底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在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试行特别机制和特殊政策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推动两个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建设,落实免税购物政策,支持设立免税店,实行免税购物游补贴”,以及“无限期保税存放或展示”和“允许外国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员凭本人护照及其他有效证件,大陆人员(包括本地居民)持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直接并免费进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合作中心及海关监管区等政策。

        与此同时,新疆依托亚欧大陆桥,建设面向中亚、西亚的现代化口岸,进出口中转集散地和大通道作用已经日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