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专项整治非法开荒成效显著

03.09.2014  14:37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把“整治非法开荒”作为教育实践活动15项专项整治的攻坚重点,下狠手、出重拳、步步为营、持续用劲,以立行立改实际成效赢得民心。

——超前谋划周密部署。州、县市两级及时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整治工作会及现场会,对非法开荒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县市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击非法开荒工作机制。

——明确土地处理办法。专题研究制定了《关于处理非法开荒的意见》,明确了非法开荒分门别类的处理办法,为处理非法开荒问题提供了依据,加快了土地问题清查进度。

——全面开展土地清查。组织国土资源部门对全州农用地进行大清查,切实摸清各类农用地详细面积,全州共清查出非法开荒面积44.27万亩。

——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动用7架无人飞机进行航巡,对重点区域每季度巡查一次,非重点区域半年巡查一次,形成1∶2000的航空影像图及电子数据,通过对比图像,及时发现非法开荒线索。同时,组织国土监察执法人员加大动态巡查联合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处置非法开荒问题。

——动真碰硬从严查处。拆除房屋面积3.6万平方米,填埋机井62眼,扣押大型机械104台,拆除电线12万米,查处非法开荒案件299件,刑事判决18人。

——部门联动源头管控。实行划片分区负责制度,将林地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到岗;水利部门严格取水许可制度,规定新打机电井及新增水源由县市初审、巴州水利局统一审批,并与电力部门建立业务长效联动机制,设立申请架电的前置条件,同时,在全州范围组织安装机电井IC智能水表1800套。坚持以水定地,对用水指标明显不足的县市,强制实行土地休耕、退耕面积40万亩;畜牧草原部门对超过25亩的毁草案件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2013年至今共调查处理毁草案件15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