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小账本体现民生大文章

25.09.2014  17:48
  

  菜价涨跌不一,蛋价波动较大……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数据紧密相关,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这些数据是如何“出炉”的?9月19日记者跟随采价员、记账户体验了数据采集和纪录的全过程。

   104个采价员“”出新疆CPI

  9月15日11时,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街的乌鲁木齐市鑫源农贸市场,国家统计局乌鲁木齐调查队采价员卢雅琴像往常一样开始了采价工作。

  在蔬菜销售区,卢雅琴一见摊主杨萍芬就打起了招呼,“这几天生意怎么样?”“还可以”,看摊位上的顾客买完菜已离开,卢雅琴赶紧抓住空挡跟杨萍芬问起了价格,“芹菜多少?韭菜和菜花价格那?”一问一答中,卢雅琴很快将20多种蔬菜的价格记在了随身带的小本上。“菠菜、油白菜、豆角价格都涨了,是吧?”“就是,主要是从五家渠和库尔勒进的叶子菜普遍涨了些,后面气温低了,价格可能还会涨。”两人一问一答道。

  杨萍芬在该市场卖菜已有20年时间,每次都会配合采价员的工作,说起原因,她说:“大家认识的时间都长了,早都已经是朋友了,问价格这都是小事情,能帮上忙的我们就帮了。

  对于价格有变动及没有采到价的蔬菜,卢雅琴接着到其他的摊位上进行了了解,掌握情况后,她从包里掏出手持电子采价器开始记录采到的价格,这是一部装有CPI电子采价系统的智能手机,系统中标注有商品种类、前一次商品价格等,卢雅琴对应菜名将价格一一录入,对于部分出现明显上涨或下降的商品,她则在价格表下方的备注栏填写了原因。

  作为CPI调查中的核心工作,采价工作涉及食品、烟酒、衣着等CPI涵盖的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目前,调查工作分布在全疆20个市县,涉及1100个代表规格品,百货商场、超市、专卖店、农贸市场等各类采价点共计2171个地点。新疆104名采价员在规定采价的日子都会风雨无阻,每月累计“”出近5万笔原始数据。

   8000个小账本反映居民收支

  上半年,新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00元,增长12.1%,这些数据来源于为新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服务的8000多个家庭记账户的辛勤劳动。

  玛纳斯县乐土驿镇梁家庄村的张雪英是个农民,老公李学礼主要跑运输,这家人在2012年12月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抽样框被抽选为记账户。“刚开始,我和丈夫都不太愿意记账,把家里的收支情况都抖搂出去,感觉特没‘安全感’,但是了解到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都要有依据,而记账户记的这个账就是依据时,我觉得这个工作还是挺有意义的。”张雪英说。

  “记账这事坚持下来需要耐心和细心,买两公斤菜要记,买个打火机也要记,连人情来往的随份子钱都要记,可以说哪怕1分钱的开销和收入都得记上,还要记清楚单位、数量、金额。”张雪英说。

  翻开张雪英家的现金和实物收支日记账本,记者看到,9月15日的支出账记录为:洗碗巾4个,2元;卫生球2个,2元;发酵粉7元;筷子一板,21元,收入账为零。

  “养成习惯就好了,有一次图省事,一笔账我直接写了个买农资2000元,辅助调查员一看我记的是‘疙瘩账’,就问我具体买的是什么,化肥、农药、薄膜每项花了多少,后来我出门都会带纸笔记下来,把每笔账都细化分类。”张雪英说。

  2013年年底,张雪英收到了县调查队的一份礼物,这是用张雪英家一年记下的收支账制作的一张反馈统计表,全家的收支花费一一详列。“一看表真是吓一跳,原来一年下来我们家光在吃穿还有儿子大学的消费支出就花了8.3万元,请客随礼花了1.8万元,这账真是没白记,家庭收支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我对于今后的家庭理财也更有底了。”张雪英说。

   多项措施确保数据客观真实

  为了确保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统计部门通过多项措施予以保证。其中对于CPI数据采价点的选择就有相应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总队长余晓明说“:我们会选择在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市场、商场等,然后在其中再选择规格品相对齐全,价格相对稳定的老店,采价网点确定后,再由采价员现场将一笔笔价格数据现场报送到国家统计局和自治区统计局数据处理中心,由于采价器同时具有GPS定位功能,这也意味着采价员必须到现场才能进行录入,防止作弊。”

  数据传输到统计部门后,新疆调查总队每个月都要对20个调查市县上报的月度数据资料进行纵向、横向和多角度的对比审核,最后再将数据导入到CPI程序中,计算出CPI。

  为了避免因采价地点、时间不同造成的商品价格的差异,采价员搜集价格严格按照“定人、定时、定点”的原则进行,即一定时期内的采价由固定采价员来完成,同时采价的日期和间隔以及地点都要固定,这样一来价格更具可比性。目前,新疆除了鲜活食品价格每月采6次外,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大部分工业产品每月调查2次至3次价格;水、电等政府定价项目,每月调查核实一次价格。

  对于一体化住户调查的记账户工作,新疆采用的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这种方法可使住户调查样本与人口普查资料在城乡人口结构、性别、人口规模、年龄构成、从业行业分类等方面实现完全一致,样本更具代表性,调查方法也更加科学。

  余晓明说“:为了保证收支数据的无误,除了每月底各级辅助调查员和专职调查员会对记账户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录入外,每个季度末,国家和自治区统计人员还要在8000个调查户中随机抽选近千个调查户直接进行电话回访,以效验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专家解读:公众感受为何与CPI统计数据有错位

  “为什么CPI数据与我的感受不同?”“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什么比我高?”。9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副总队长王贵荣针对公众与统计数据对比所产生的错位进行了解读。

  “统计数据被误解、误读,很大部分源自公众没能正确理解统计指标涵义、具体口径范围及数据来源、调查方法等。作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涵盖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衣着、交通通信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1000多种商品与服务价格。”王贵荣说。也就是说,CPI并不是反映市场上单一一种或几种商品价格变化情况的,如白菜多少钱一公斤或者电脑多少钱一台,而是反映以蔬菜、牛羊肉等为代表的食品,以电视机、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等众多商品及服务价格的。

  “作为一个平均的综合指标,CPI是众多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动程度的反映,不同的人群对物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消费结构群体对物价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高收入群体在吃的方面消费倾向较低,其一个月的收入中可能只有较少一部分用于食品,而低收入者消费水平较低、消费面窄,收入主要用于吃、穿等方面,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低,因此食品的涨幅对其感受会更深。”王贵荣说:“但当一些商品比如电器等价格下降较大时,由于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常消费这些商品,所以对这类商品价格的下降则不敏感。

  每当新疆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布时,一些公众会感觉自己工资“被平均”“被增长”。王贵荣表示,公布的调查收入水平同样属于一个平均数的概念,掩盖了居民家庭收入的差异性。

  “主要是因为可支配收入不仅仅是工资收入,还包括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净收入,诸如炒股、租房挣来的钱,存款的利息等。”王贵荣进一步解释,绝大多数人往往把收入简单地理解为每月从单位得到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各种补贴等,没有把单位代扣代缴的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水电气暖等各种杂费计算进来。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