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新疆多所高校调查大学新生行李箱里装了啥?
新疆日报网讯 随着新学期来临,新疆各个高校大一新生也陆续走进校园。新生行李里装了些什么呢? 近日,记者走访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首府多所高校,进行了采访调查。
■姓名:陈灵涛
(新疆农业大学,来自阿勒泰地区)
9月9日10时15分,记者来到了新疆农业大学,陈灵涛今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在新疆农业大学的校园中,记者得知他要在这里预科学习一年。
陈灵涛此次入学除了一部手机,再没带其他数码产品,而他的“心头肉”却是放在行李箱里的书,“《罪恶心理学》《政治论》《羊脂球》,还有一本小说,都是我专门带来的,终于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东西了。”陈灵涛说。
不少本科新生,选择了专业类的工具书带入校园提前温习。
今秋,在各大学开学之际,记者走访了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多所首府高校,记者发现,众多新生中高端数码产品并不多见,采访的近80位学生中,仅有三人携带笔记本电脑前来报到,而英语类工具书却是众多学子随身携带的必备品,更有不少人表示,第一学期一定要考过英语公共四级。
■姓名:唐剑飞
(新疆师范大学,来自安徽)
9月11日,记者在新疆师范大学新生报到处见到了唐剑飞,首次来新疆,面对眼前崭新的一切,他很是激动,“最怕就是想家,因为远,不可能常与父母相见了。”
在整理行李箱时,唐剑飞最先想到的就是带张与父母的合影,“尽管现在科技发达,但想家时把照片拿出来看看,也是种感情的寄托吧。”唐剑飞说。
这张全家三人合影拍摄于三年前,当时的唐剑飞才15岁。
面对时光飞逝,一旁的父亲也不禁感叹:“没想到一转眼都上大学了,真的成熟了不少,希望他在大学生活中能好好磨练自己,家人永远都是他的依靠。”
在收拾行李箱时,唐剑飞意外发现,上高中后,一家人的合影真的没几张。
■姓名:开旭
(新疆师范大学,来自伊犁)
“行李箱真的不大,每一个角落都塞得满满当当,可这块表我一定会给它留一个位置。” 开旭说。
即将在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涯,而开旭口中那块记忆深刻的手表,是高中时代纯真友谊的留念。
开旭来自伊犁地区,在启程前,意外收到好友的礼物,一块他梦寐以求的手表。
“那时还没上高三,和好友聊天时,无意中说出了自己心愿,谁知他一直记在心里,在火车站他把手表送给我时,那个感动,没法用言语表达。”开旭说。
然而令开旭遗憾的是好友并没有如愿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而选择了复读,他也回赠了好友礼物,希望来年在高校相会。
□继续阅读
上世纪90年代:家的味道是酱菜
1995 年,现为乌市第八小学副校长的杜阿霞第一次离家,来到了乌鲁木齐师范大学,谈起入学时的回忆,杜阿霞心里美美的。
“家在南山矿区,交通并不方便,尽管也属于乌鲁木齐,但一年也只能回两次家,每次出门,妈妈亲手做的酱菜和油炸鱼是一定要带两瓶的。”杜阿霞说。
在外求学的那段时间,杜阿霞告诉记者,那时物资还是相对匮乏,电话也还没有普及,只能靠写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思念,而能吃上妈妈的菜,是每一位在外求学人梦寐以求的事。
9月9日12时30分,记者在新疆财经大学碰见了前来给儿子送皮带的苑野,她说:“1998年我来到新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读书,父母因远在伊犁,最担心的就是我吃不饱,一袋油炸鱼汇集了父母所有的爱。”
上世纪80 年代:粮票几乎人人必备
而在80年代,手表和粮票却是那一代人特殊的记忆。
1987年就读于新疆大学的马咏梅,为了省钱坐了一夜运粮车,从伊犁来到乌鲁木齐,在那个年代,粮票几乎人人必备。
“粮票可以换东西啊,我们当时有同学拿粮票换床单,反正缺什么都能兑换,对当时而言它相当于人民币了。”马咏梅说。
数十年过去了,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外事处副处长的马咏梅对记者说:“当时最自豪的是能拥有一块手表,手表就是那时的奢侈品了,是有文化的象征呐!”
谈及为何对手表印象深刻,马咏梅道出实情:“那是我上大学的礼物,相当珍贵,可回忆一下,当时所有的同学基本上都有手表。”(记者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