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族画家斯尔哈孜的草原梦

22.05.2015  15:02

    斯尔哈孜·巴依朱玛所画的骆驼题材油画。他喜欢骆驼,也擅长画骆驼,能够从中深刻体悟到骆驼坚韧不拔的性格与荣辱不惊的担当精神。 迪娜 摄

    斯尔哈孜·巴依朱玛的作品能够将哈萨克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与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赋予其斑斓的色彩与内涵,使每一幅作品都表现出异样的风情。 迪娜 摄

    斯尔哈孜·巴依朱玛出生在天山天池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步入画坛后,他以骆驼般坚定的意志专注油画创作,其作品多以写实为主,尤其擅长画大漠骆驼。 受访者提供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2日电(迪娜)第一次见到哈萨克族油画家斯尔哈孜·巴依朱玛,便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他的头发已经花白,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开始谈论他的作品时,深邃的眼睛便闪烁着炯炯的光芒。

    斯尔哈孜出生于新疆阜康市天池脚下一个牧民家庭。1975年考入新疆艺术学校油画专业班,先后从师于哈孜·艾买提、杨鸣山、列阳、刘开基、刘开业和克里木·纳斯尔丁等知名画家。斯尔哈孜的作品多以写实为主,尤其擅长画大漠骆驼。他将哈萨克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与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赋予其斑斓的色彩与内涵,使每一幅作品都表现出异样的风情。

    我很幸运:不知素描,却进艺校

    斯尔哈孜告诉记者,他的家乡在天池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每天能看到最美的日出,最蓝的天空,冬天有雪白刚毅的山峰,夏天有郁郁葱葱的松林……这些美景深深地刻画在他的脑海里。他还说“母亲手很巧,总能用最美的色彩秀出五彩斑斓的哈萨克花毡。可能因为这些原因,我迷上了画画。”可是,一个曾经连一句汉话也听不懂,也不会说,在大山里成起来长的哈萨克族少年,究竟是如何得到机会到专业院校深造的呢?原来个中有一段精彩纷呈的故事。

    斯尔哈孜回忆,1975年的深秋季节,还在沉睡的斯尔哈孜被母亲从睡梦中唤醒,其实那个时候天还是黑的。他匆匆吃过妈妈专门为他炸的油饼,喝了滚烫的奶茶后,便踏上了前去参加艺术学校考试的山路。

    他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县文教科的科长通知前去考试的,他在黑暗中心惊胆战地走了9公里,终于到了公社。然后乘坐大卡车去了县城,一句汉语也听不懂的斯尔哈孜在老师面前怯生生地站着,直到科长前来翻译——他必须与其他学生一起参加素描考试,他匆匆点过头后,便回头看了看其他学生所画的素描,这才心里有了底。

    “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素描,直到我看了周围学生画的画才明白。列阳老师给了我纸和笔,并在墙角的一把木椅上放了一个茶缸一把暖水瓶,然后他就站在椅子旁边。我一会儿就画完了,看到其他人还在画,我坐在那里想了想,干脆把列阳老师也画了上去。收卷子的时候,列阳老师看着我的画惊呆了,跟科长说了几句我听不懂的话。下午出榜的时候,我在榜上找了好几遍才发现我的名字,原来名字写在榜的最边上。”斯尔哈孜眯着眼睛回忆到。

    1976年,初到学校里学习的斯尔哈孜就有着不凡的表现。入校后不久,全班同学去呼图壁写生了一个月,斯尔哈孜创作了自己平生里的第一幅作品——水粉画《为革命放牧》。斯尔哈孜清楚地记得老师杨鸣山点评他的作品:造型扎实,色彩丰富,能够真实地反映写生对象。这样的评价对于斯尔哈孜来说成为了莫大的鼓舞。

    我很坚定:以骆驼的脚步,追逐梦想

    毕业后的斯尔哈孜并没有成为专职画家,而是在县文化馆当美术编辑,在机关当宣传干部,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他坚持用业余时间作画。在此期间,他的作品不仅多次刊载在各类杂志上,《生命的旋律》、《遥远的故乡》、《母亲》、《阿肯弹唱》、《回家》等十几幅油画作品还先后在全国和自治区的各类油画作品展上获奖。

    1999年,斯尔哈孜毅然决定放弃从政之路,再次走进了新疆艺术学院大门进修油画专业,他要坚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艺术梦想。

    2001年6月,斯尔哈孜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两座城市里举办了个人画展,不仅受到哈萨克斯坦总统的赞扬,还受到了当地政府官员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在斯尔哈孜的家里和工作室,记者看到了很多骆驼油画,一峰峰骆驼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斯尔哈孜告诉记者,骆驼是沙漠之舟,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有着藐视一切的高贵精神。“我喜欢骆驼,也喜欢画骆驼,我画每一幅骆驼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比如这幅画,沙漠的尽头盖起了高楼大厦,天空不再湛蓝,一峰孤独的骆驼站在沙漠边缘,无所适从,显得格外凄凉和迷茫。这幅油画告诫我们: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要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斯尔哈孜说,“我的家乡阜康市三宫乡有许多骆驼,而且我家在过去每年都是靠骆驼来游牧搬迁的。每年的春季,家里也总会有驼羔出生。这种时候,母驼与驼羔一呼一应总在相互呼唤,听起来很悦耳。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我深深体悟到骆驼坚韧不拔的性格与荣辱不惊的担当精神,所以非常喜欢画骆驼,如果有可能,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一峰骆驼。有时,在绘画中,我会恍恍惚惚地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峰骆驼。

    我很幸运:妻是作家,子是画家

    斯尔哈孜婚姻充满传奇色彩,为他牵线的恰恰是油画。斯尔哈孜的夫人哈依夏·塔巴热克告诉记者:刚开始我们俩人并不认识。1982年春天,昌吉州举办了一次美展,其中有一副油画是斯尔哈孜画的。这幅油画画的是天池湖边的一对恋人,那是盛夏季节,湛蓝的湖水,苍翠的松林,遍地鲜花,还有一位面带羞涩的哈萨克姑娘和一位怀着激情的哈萨克小伙子,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令人心动,这时我才知道我所在的自治州上有一个哈萨克族画家。后来在一位同学的介绍下我们相识、恋爱并结婚。

    哈依夏·塔巴热克是新疆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从事哈萨克民族文学作品汉译工作,曾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篇小说奖、文学翻译奖,2003年获得新疆首届天山文艺奖文学翻译奖与荣誉奖。并独立汉译了30多部哈萨克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集、文学评论集、哈萨克民族民间长诗集、哈萨克民族民间阿依特斯(对唱)集;合作汉译并审校了30部哈萨克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以及哈萨克文化学术论文集。

    这个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家庭影响了后代,斯尔哈孜对绘画的热爱感染了长子,尽管斯尔哈孜不停劝说画画很苦,不希望长子继承父业,但每当他拿起画笔时,长子吴尔侃·斯尔哈孜总在他的身边转悠,或者煞有介事地坐在他的旁边,在白纸上随意涂鸦。起初只是一些线条,后来慢慢就有了形状——植物、动物和人物,而且画得有模有样。如今,吴尔侃·斯尔哈孜已经是哈萨克斯坦小有名气的青年风景油画家。

    他们的次子今年将从哈萨克斯坦亚赛维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外交专业毕业,受到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喜好写作,思维敏捷,做事利落,激情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