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地喜迎教师节

10.09.2014  14:41
劲吹清廉风倡导谢师恩  

        天山网讯(记者杨建军 张雪红 韩智蓉 殷守凯报道)2014年9月10日,中国教师节,教师节走过30年,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新疆各地喜迎教师节,劲吹清廉风倡导谢师恩。

        博湖县第三小学开展感恩教师主题教育活动 庆祝教师节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敬师长,报效祖国的情怀。9月9日,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博湖县第三小学开展了“为老师送祝福”为主题的感恩教师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体会师生情的内涵。

        一份贺卡献师恩。同学们自制贺卡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对老师的祝福写下来,教师节送给老师的同时,大声读出来,给老师一个微笑,让师生情融在美好的记忆里。

        一张相片记师恩。教师节同学们主动给教师送去问候,大家和老师合影,把师生相处的美好记忆用影像记录下来,让同学们珍惜和老师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报达老师。

        一封家信谢师恩。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饱含着老师的深切关爱和无私付出。通过写一封感恩老师的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用自己的行动回报老师。六一班马彦宏写到:“老师我们家很贫苦,有四个孩子上学,你像妈妈一样关心我成长,给了我无数的爱,今天是教师节请让我教您一声妈妈!是您让我懂得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的含义”

        一首歌曲唱师恩。学校校园广播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童年》等感恩歌曲。让孩子们在歌曲中回味老师的伟大。让全体学生参与歌唱教师活动,体会浓浓的师生情。

        各班召开以“我为老师唱之歌”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唱一首献给教师的歌,诵读一首弘扬教师精神的诗,向教师送一句祝福语,让尊师爱生传统代代相传。

        扎实的感恩教师教育活动,为教师节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祝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乌鲁木齐市46万中小学生迎来教师节 劲吹“清廉风”倡导谢师恩

        9月9日,乌鲁木齐市46万名中小学生开学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迎来了新生,也迎来第三十个教师节,而2014年劲吹的“清廉风”,让老师、家长、学生都感到轻松、舒畅、温馨。

        教师发声 不要给我们送礼了

        9月5日是乌鲁木齐市第79小学学生报到的第一天,在新生家长会上,该校一年级(5)班班主任肖川的发言令全校师生为之动容。她讲道:请家长不要给老师送礼,千万不要给老师送钱送购物卡……肖川为这次家长会做了精心的准备,她希望带的新班级有良好的风气,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养成不送礼的好习惯。从肖川第一次站上讲台到2014年已经18年了,她刚送走了一个毕业班又迎来了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每一年教师节她都会收到各种来自学生的小礼物,一朵花、一张小卡片、一个手工制作的小物件……在她眼里所有的礼物都很珍贵,但其中有一样很特别,那是1999年教师节,班上的学生给她送了一本手绘的日历,她一直珍藏着。她认为,教师节家长发个短信,学生送个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都是表达情谊的方式,但如果家长送礼、教师收礼便是玷污了“教师”这一称呼。她说:“老师对孩子会一视同仁,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不会因为家长送了礼物就对他的孩子另眼相看,特殊照顾,只会反感送礼行为,更会影响孩子树立好的品德。

        家长坦言 不送礼心里更坦然

        记者采访了乌鲁木齐市近10位家长,一部分家长表示:怕别人给老师送了礼自己不送老师会对自己的孩子不好,有些家长在这种心态下担忧、纠结,可2014年的“清廉风”消除了家长们的担忧、纠结。

        陈文家住乌鲁木齐市北京北路,她儿子2014年上小学二年级,自从儿子上学后,她一直很纠结,要不要给班主任送礼,当听到有家长要给班主任送礼后,她更是有了送礼的冲动。当然,从内心来说她不赞成给老师送礼,2014年教师节,她和一些家长交流后,决定再不给老师送礼了,这样心里更坦然。

        家住鲤鱼山路的窦梅女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她之前想过要给老师送礼,但听到关于老师禁止收礼的新闻后,她打消了这一想法。

        家住乌鲁木齐市幸福路的王梅女士,儿子2014年去成都上大学,在儿子上小学、中学和高中的12年里,她也曾为要不要给老师送礼而苦恼过。

        她说:“我不愿意给老师送礼,但儿子从小特别调皮,常在学校惹事,我总想送点什么让老师能对孩子宽容点,可内心又觉得这样做不对,一直很矛盾。儿子上初中时我瞒着家人悄悄给老师送了一点东西,开家长会时明显感觉老师和我亲近了,儿子上高中后,我说到给老师送礼的事,儿子坚决反对,我就再没有送过了。

        她认为,家长总有不送礼孩子就会吃亏的心态,形成了一种坏风气,现在教育部门严禁老师收礼,老师要自律,家长也要纠正错误的心态。

        学生感叹 父母送礼会让我难堪

        2014年刚上初一的月月家住乌鲁木齐市天津路,教师节她为老师准备了自己做的小礼物。在给老师送礼这件事上,她和父母有过争执,她坚决反对父母给老师送礼,她觉得如果父母给老师送礼会让她觉得很难堪,如果她和老师的关系需要靠父母送礼来拉近,是父母不信任老师,也是对她的怀疑,会让她感到自卑。

        月月说:“上学是我们的事,父母给老师送礼,师生关系就变味了,我和同学、老师之间送小礼物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达,而父母送礼、送钱性质就不同了。

        月月告诉记者,她和身边的同学都反对父母给老师送礼,她认为用心学习,尊重老师才是对老师无私付出的最好回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小学校女教师比较多,在一些女性节日和教师节时,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现象比较多,有的是全班同学一起给老师买个小礼物,有的是一个组或者学生个人送小礼物,学生们都表示反对家长悄悄给老师送礼物,感觉这种做法是对老师和自己的不尊重。

        记者感言

        尊师重教是最好的礼物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因为把爱奉献给学生而被喻作“春蚕”,有很多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歌颂教师。设立教师节是从国家、社会层面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而尊重也是教师最好的礼物。

        每到教师节,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感谢和关爱的日子,但近年来,家长在教师节送礼的歪风越刮越烈,部分教师在礼物、金钱面前忘记了师德。教师节送礼收礼之风破坏着我国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家长给老师送礼、老师收礼和行贿受贿性质一样,严重违背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法规,影响了教书育人以德为先的优良传统,为下一代做了极坏的例子。

        中国有句老话叫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有的老师收了家长的礼,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有的还对学生区别对待,一些家长便有了不给老师送礼孩子会吃亏的心态。其实在社会上,送礼让老师很为难,一些家长也并不情愿,却被一种无形的暗流裹挟着加入了送礼、收礼的行列。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每逢节假日,从中央到地方均三令五申狠刹歪风,密集出台禁令,已经成为震慑腐败的“高压线”,老百姓拍手称快,“清廉过节”正成为当下中国新常态。9月初,自治区教育厅在2014年秋季开学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以教师节为契机,着力推进师德建设,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和“八不准”要求,积极倡导文明的尊师重教理念。

        在全国反腐倡廉、各行各业整治不正之风的大环境下,教师节更应正本清源,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正直的榜样,老师要坚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

        新疆博湖县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

        近日,笔者从新疆巴州博湖县教科局获悉,该局出台了《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监督、举报,以整治教育不正之风,严格约束教师从教行为,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据该县教科局纪检书记常江云介绍:“有些学校存在着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群众对此反映强烈。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教师身上,但严重损害人民教师形象,危害不可小视,必须坚决纠正。

        该局负责纪检工作的同志说:“严禁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是教育系统深入解决‘四风’问题重要举措之一,我们将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相结合,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规定》中明确,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严禁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

        据了解,该县教科局要求学校要迅速将《规定》要求传达到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并加大师德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此外主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争取社会的支持,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倡导学生及家长通过文明健康的方式向教师表达感恩、感谢之情,引领社会新风尚。

        该县教科局纪检部门将针对《规定》禁止的行为开展监督检查,抓住重要节假日和时间段,特别是教师节及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重要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坚决查处顶风违纪的行为,对典型案件及时通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