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品质品牌叩开市场——新疆参展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观察
11月5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湖南长沙落下帷幕,新疆展团5天时间累计签约1.23亿元,现场销售额115.86万元,线上销售352单、5.2万元。新疆特色农产品以“绿色、营养、美味、健康”的品牌形象,受到全国各地采购商及当地市民追捧。
本届农交会新疆9大类100余种农产品参展,均为无公害、绿色、有机、QS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展现了新疆农产品的独特品质优势,为新疆农产品更好打入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设立扶贫展区聚焦精准扶贫
本届农交会新疆展团设立了农业扶贫展区,促进贫困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
新疆扶贫展区围绕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县特色资源,集中展示了和田玫瑰、策勒红枣、皮山石榴、叶城核桃、莎车巴旦木等12类91种产品。
在展会期间举办的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大型公益活动中,来自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的代表带着当地优质农产品,与湖南红星农贸批发市场、每日一淘、家乐福等10多家采购商进行了面对面对接,以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莎车县副县长张林贵拿起一袋巴旦木笑着说,“这是巴旦木。它长年受昆仑山冰川雪水滋养,果实富含维生素及18种微量元素,是果中珍品。”
张林贵介绍,巴旦木在莎车县种植面积现已超过90万亩,如今巴旦木产业形成了集果、乳、蜜、油、酒等高附加值产品于一体的“甜蜜产业链”,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在11月2日举行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莎车县现场完成巴旦木销售38万吨。
和田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张玉宝对策勒红枣进行了推介。在几天的洽谈中,喀什地区达成意向签约金额228万元,和田地区达成意向签约金额400万元。
丰富产品内涵打响新疆品牌
地理标志是世界公认的知识产权。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与保护,旨在挖掘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人文历史资源,保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品质。
“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产不出好的农产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调研员薛志红说,地理标志不仅是优质产品的象征,更带有国家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有了好的品质,自然就会在价格上得到体现,而这一切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
2011年,“奇台面粉”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今年全区实施小麦收储制度改革,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定价、多元主体收购、生产者补贴、优质优价、优质优补、应急托市收购”的小麦收储新机制。奇台县持续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天山面粉、华麦新粮等企业,积极开展荞麦粉、拉条子粉、面包粉等专用面粉的研发工作,打响“奇台面粉”品牌,加大区外市场开拓力度。此次交易会,奇台面粉意向签约金额690万元。
“这里展出的面粉卖吗?”农交会期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走进展厅询问。老人说,她这次是专门来买奇台面粉的。“家里人都喜欢奇台面粉的口味,面粉筋道、口齿留香,大家都夸新疆面粉‘亚克西’。”老太太赞不绝口。
“我们的销售渠道已覆盖黑吉辽、陕甘宁等区域,正积极开拓南方市场。我们开发出了打馕专用粉、水饺专用粉、面包专用粉及牛肉面专用粉等,可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新疆华麦新粮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凯说。
加大推介力度务求畅销全国
农交会期间,江西省新余市采购商金小云一进会场就直奔新疆展区,同几家企业负责人洽谈合作事宜。她的4家绿色食品店主要从事高端农产品销售,此次是为了和田大枣而来。“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还是新疆农产品品质好。我销售的新疆农产品有核桃和红枣,在当地很受欢迎,下一步我打算把巴旦木、杏干等也引进来,丰富我们的产品销售体系。”金小云说。
新疆特色农产品想走得更远,还需要推介。近年来,随着网上销售的发展,消费者对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称赞不再是简单的个头大、味道好,糖度、果径、果重等成了人们认识新疆特色农产品的新概念。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有了品牌参考,还有了品质标签。
本届交易会新疆展区推出“新疆农产品网上交易会平台”,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可进入网上商品销售平台,实现线上下单和一站式采购;同时,微信公众号也成为又一销售渠道,助推新疆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通过网上交易购买新疆的名优产品,我们买得省心,吃得放心。”西安市民李永仓一边添加销售商的微信公众号一边说。
“新疆的黑加仑、沙棘也很有市场潜力,正逐渐被内地消费者接受和认可,这次我们和多家超市、卖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我们有信心让更多新疆特色农产品走出新疆,畅销全国。”新疆戈壁果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立明说。
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相关负责人李清泽认为,新疆地域辽阔,有着发展名优特新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强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培育特色品牌等措施,新疆特色农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