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简称新疆创新试验区),是新疆与科技部、深圳市、中国科学院四方合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记者从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送审稿)》已完成,并在“三地五区”先行先试,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据了解,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首创了“四方合作”模式,集成优势资源促进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创新。在2016年,新疆与科技部、深圳市、中科院四方联合召开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工作推进会,通过了试验区总体规划纲要,签署了试验区建设合作备忘录,并建立了四方协调合作机制。这一跨区域、跨部门的四方合作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成为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强大保障。
记者了解到,2016年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专家咨询论证会上,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等11名院士专家的充分肯定。根据专家论证会和征求四方的意见建议,经过修改完善,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送审稿)》形成,近期将提交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审议。
该方案明确了新疆创新试验区的战略地位是“两示范、两中心”,到2020年,将试验区初步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引领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过“点”的突破,孵化聚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力,示范带动新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力争成为支撑新疆未来发展方向的高地,以及推动新疆形成核心竞争力和长远竞争力的高地。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旺盛介绍,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形成“三地五区”“一区多园”差异化协作创新格局。初步确立了以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国家经济开发区,昌吉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石河子国家高新区为载体的空间布局规划,充分发挥五个园区在产业聚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政策保障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按照“产业互连、功能互补、政策互通、平台共享”的规划原则,合理部署五区重点产业及创新驱动差异化发展方向。
高旺盛介绍,新疆创新试验区着力推进八项创新改革试验,重点实施“八大专项行动”。一是开拓产业升级新空间,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二是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专项行动”。三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行动”。四是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五是建设“人才特区”,实施“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行动”。六是建设科技金融平台,实施“科技创新金融体系建设专项行动”。七是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实施“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行动”。八是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实施“创新型政府全面改革专项行动”,共47项重点建设任务。重点是产业、人才和金融三大关键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要优先发展具有新疆特色优势并面向中亚西亚市场的信息产业、安防产业、先进制造业、绿色现代农业、健康产业、物流商贸产业及旅游产业。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存量与增量并重,着力实施丝路人才专项计划、建立柔性人才机制、创新人才特殊支持政策、放宽丝路沿线国家人才引进等改革试验。在科技金融方面,着力试点建立“科技基金、科技信贷、科技保险、中介服务、信息平台”为一体的科技创新金融体系。
新疆创新试验区将积极争取国家授权先行先试政策与支持措施,包括企业培育政策、科技金融政策、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人才支持政策、创新基地与国际合作建设政策等五个方面,同时新疆拟推出培育企业、人才支持、科技金融、创新基地建设等先行先试的改革措施,支持“三地五区”大胆改革创新,为试验区建设增加新的动力。
据悉,新疆创新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新疆“三地五区”积极主动,一部分建设任务已经陆续落地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