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住村工作精彩故事和真情感言
编者按:在2月26日上午召开的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中,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典型事迹报告团成员和新提拔任用干部代表及第二批住村干部代表发了言。他们总结了住村工作组一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表达了在新的一年里深入推进“访惠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个个生动鲜活、情系百姓、温暖人心的故事,展现了各级机关干部的良好作风和精神面貌,也必将鼓舞和激励着全区各族党员干部把这项活动不断推向深入、取得更大成效。本报集纳了11位代表的精彩故事和真情感言,以飨读者。(新疆日报记者赵志芸 李行 姚彤整理)
做好群众工作永远在路上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多里坤·阿吾提
作为住村干部和工作组组长,我参加了2014年的“访惠聚”活动,住在墨玉县萨依巴格乡康帕村。通过一年的努力,村里的宗教氛围淡了,载歌载舞的多了;村民的生活改善了,基层组织更有号召力了。一年的“访惠聚”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感觉做好群众工作永远在路上,维护社会稳定也永远在路上。今后,我将充分运用这次活动积累的经验,进一步发挥自身特殊优势和独特作用,把“访惠聚”活动的各项要求更好地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我要化感恩为动力,恪尽职守工作。牢记组织培养,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珍惜岗位,珍惜时间,不断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坚持鲜明态度+坚决斗争,带头维护大局。用实践真知提升工作质量,不负组织重托。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近些年组织上先后派我去中央党校学习、赴南京市科委挂职、去德国培训、参加“访惠聚”活动,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这次决定提任我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既是鼓舞鞭策,更是信任培养和责任。我将忠诚于党、忠实于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信任、人民重托和大家的厚望。
忘记年龄更加努力为党工作
自治区畜牧厅巡视员何海源
按照自治区畜牧厅党组安排,我担任住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工作组总领队、麻扎阿勒迪村工作组组长。一年来,全体住村干部紧紧围绕六项任务,坚持用真挚感情+良好作风+群众工作能力,转角色、接地气、去官气、添土气,用全部热情和精力,切实解决干部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化解基层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一年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全体村民和村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组返程那天,很多村民一大早就到村委会为我们送行,一包红枣、一兜鸡蛋,一遍又一遍感谢的话,一次又一次依依不舍的握手、拥抱,大家的眼泪都忍不住往下流。那一刻,我们深切感受到村民的淳朴和对我们的信赖,深切感受到干群水乳交融对巩固基层的重要。
我是一名南疆成长起来的干部,受党培养多年,走上了厅级领导岗位。在接近59岁之际,自治区党委又给予关心照顾,充分体现了“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对我的关心、爱护和培养。回顾一年的工作,很多工作还只是初步的,离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时间关系,一些工作也只是开了个头,需要继续努力、久久为功。今后,我要更加珍惜有限的在岗时间,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更加努力地为党工作,不辜负信任重托。
以百倍努力把活动推向深入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副书记、主任
住疏勒县阿拉力乡、英阿瓦提乡工作组总领队王慧林
根据组织的安排,由我率政府办公厅90多名工作队员,在喀什地区疏勒县15个村开展“访惠聚”工作,我们将牢记自治区党委的重托,认真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访惠聚”活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做好群众工作最有效的载体,也是历练干部的“磨刀石”。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访惠聚”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打牢思想基础,增强行动自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百倍的努力,把“访惠聚”活动推向深入。
我们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我区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紧紧围绕六项任务,突出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三项重点工作。要牢记工作组的职责定位,坚持在当地党委领导下,落实好“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发挥好工作队的作用,全力支持基层组织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我们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在基层和各族群众中树立自治区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以自身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凝聚民心。
以儿子娃娃的担当投入工作
自治区纪委赴阿克陶县巴仁乡工作队队长卡德尔·尼亚孜
作为第二批开展“访惠聚”工作众多党员干部中的一份子,即将奔赴南疆25个重点乡镇开展工作,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更感肩负的责任重大。
我们决心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工作队员,紧紧依靠基层乡镇党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抓好基层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千方百计落实富民惠民政策,以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将把自己当作基层群众中的一员,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基层分忧,为发展稳定出力献策,力所能及多干实事,多办好事,把自己最真挚、最深厚的感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当中,切实当好民生利益的服务员。
我们将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多听民声、广知民意,多集民智,做党和群众的“连心桥”。通过疏通民意民愿渠道,了解民意诉求,为民纾困解忧,找准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带领全体工作队员,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使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在群众中生根发芽,以实际行动实践好党的群众路线,当好社情民意的联络员。
我们将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以新疆儿子娃娃的担当,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分忧、为民解困的承诺,以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
“连心桥”架在各族兄弟心里
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副主任)边德运
2014年3月,我带队来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巴音库鲁提村工作。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村民家中没有一张全家合影照,没有一面像样的镜子,所用的桌布也很破旧,就为每户村民发了“小桌布”,送去了“平安镜”,并拍了“全家福”。我们把制作好的“全家福”放在村委会,老百姓纷纷拿到了自家的照片,三五成群欣赏着,我们也沉浸在喜庆的氛围里。
88岁高龄的伊沙姆丁老人,久病卧床,当得知要给他们家照全家合影时,老人眼中满是惊喜,赶紧让儿女帮忙,他自己也揪着被子坐起来。此时,在我们眼前还能浮现出老人捧着照片亲了又亲、看了又看的欢喜神态;还能想起老人对我们说:“转眼几十年没有照过相了,总想与儿孙们留个影,你们照得太好了,我这辈子没遗憾了。”没过多久老人走了。老人的子女带着他们家的“全家福”来到工作组,特别感谢我们在老人走之前,为他们留下了美好回忆的瞬间。
我们架设了一座“连心桥”。开工典礼时,乡里只准备40多人参加,可没有想到,当天,竟然有300多老老少少的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村民们动情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祖祖辈辈期盼的牧道桥开工了,今后我们就不用担心牲畜被洪水冲走,我们过河也安全了。”大桥建设中,村民自发地宰羊祈福、慰问施工队伍;竣工当天,很多村民在桥上来来回回地开车、步行,享受着大桥通车后的喜悦,很久不愿离开。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连心桥”不只是架在河上、路上,更是架在了我们各族兄弟的心里!
把自己融入百姓之中
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治区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局局长阿不都热依木·玉苏甫
我是住和田地区墨玉县萨依巴格乡阔什鲁克村工作组组长。2014年3月5日,我和46名同事一起,来到墨玉县萨依巴格乡的六个村开展“访惠聚”活动。
刚到村里时,村民把我们当客人,表面上对我们都很尊敬,嘴里叫着“卡德尔”,但心里总是觉得隔着一层,几乎没有主动向我们介绍情况的村民。我们首先在称呼上一律改为“我们村”,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和群众同劳动、同娱乐,在与群众的接触和交流中逐渐加深感情,拉近队员与群众的距离。栽核桃树时,我们和群众一起平地、捡石子、挖坑、拉滴灌带、浇水;修水渠时,我们和群众一起抡坎土曼、一起和水泥;排演节目时,我们和群众一起跳舞、一起看节目。总之,我们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村民。几个月下来,我们晒黑了、变瘦了,在巴扎上已分不清谁是工作队员,谁是乡干部,谁是农民了。慢慢地,我们适应了农村生活,村民们也把我们当作“村里人”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只有把自己当村民,扑下身子实干,才能贴近群众,才能换来真情。
在一次走访中,我们得知村小学双语老师生孩子要休产假,汉语课没人带,看着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眼神,我们当即决定选派工作组中有资格、有经验的一名队员为村小学带双语课,没有让孩子们落下一节课,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还积极协调两名企业家为村小学捐赠了210套校服和一批书包、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具,看到孩子们收到学习用品时的欢呼雀跃,我们也很激动,为他们做点事感到十分欣慰。
夫妻同住村共同受锻炼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肖惠萍
2014年3月5日早晨,我和爱人背起行李前往机场,各自奔赴“访惠聚”工作村。他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奥特贝西乡宫乡村,我在和田地区皮山县桑株乡哈尼喀村。
刚住村时,陌生、隔膜、不适应的感觉紧紧裹着我,让我无比眷恋和他相扶相携的每一天。忙完白天的工作,再忙再累,我们晚上都要打个电话或互发短信。和田地区有时候信号不好,我联系不上他或者信息没有回复,我便无比焦急、忧虑。他在电话里鼓励我:“别想太多,把住村当作难得的锻炼。”
记得住村三个多月后的一天,我第一次休假,他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我带着放暑假在家的儿子去看他。经过一千多公里的颠簸,下了飞机换汽车,傍晚时分才赶到他所住的宫乡村。这是我俩住村分别后的第一次重逢。我面前的他,头发有些长,脸庞黝黑,穿着一双老布鞋,苍老了许多,已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实在无法把眼前的他跟那个英俊潇洒的丈夫联系在一起。他脚一瘸一拐迎上来,儿子跑上前去搀着他的胳膊,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第二天一早,他要带上我和孩子拿上大米清油去走访五户老乡。儿子心疼地对爸爸说:“我和妈好不容易来看您,您脚还疼着,还是休息一天再去吧。”他求助地看看我,我拉了拉儿子的胳膊对儿子说,“走,陪你爸一起工作也是团圆啊。”路上他不时地和村民打招呼,高兴地给人家介绍他的“洋冈子”和“巴郎子”。他还带着我们参加了一场村民婚礼,我们和老百姓一起跳起欢快的麦西热甫。
在“访惠聚”工作中,我们夫妻同住村、同奋斗,虽然身处不同地区,但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步调一致,共同进步,仿佛再次拥有了恋爱般的密切和默契。
他的故事一桩桩让人难忘
新疆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木合塔尔·艾则孜
我是新疆师范大学住莎车县亚喀艾日克乡萨依吾斯塘村工作组副组长,我讲述的是工作组组长、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海米提·依米提的感人故事。2014年11月8日,年仅54岁的海米提·依米提,带着对生前未竟事业的遗憾,猝然离开了我们。短短8个多月时间里,他的故事一桩桩都是那么令人难忘。
2014年3月,海米提带着我们刚到萨依吾斯塘村的时候,工作组的屋子里只有一个炉子和一张床。他从没有因为自己是副校长而搞特殊,坚持和工作组成员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带领工作组成员开田种菜、养鸡,给村民留下了“自食其力”的好印象。
当海米提了解到村民喝的还是涝坝水时,他和工作组成员实地调研、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从水塔改造、更新电机、铺设管道各个环节一一落实。经过半年的努力,村民们彻底告别了涝坝水,喝到了放心水。看到村民走的路还是尘土飞扬,高低不平,海米提和工作组成员多次现场勘查,提出了将现有土路逐步升级为柏油路的方案,向学校党委申请资金10.9万元进行前期工程,现在第一期工程顺利竣工。
作为一名专家学者,海米提经常用朴实的语言引导大家改变观念;他还严厉批判一些地方“婚礼上不让唱,葬礼上不让哭,婚礼不像婚礼,葬礼不像葬礼”的现象,让老百姓用歌声和舞蹈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带领工作组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方案,帮助村委会建立了文化活动室、组建了3支文艺队,将文化活动和重大节日相结合。在庆祝诺鲁孜节活动现场,600份热气腾腾的诺鲁孜饭让老百姓品尝,场面空前震撼。很多老人说,这是他们这辈子过得最有意义的诺鲁孜节。
用真心和村民交朋友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政法委干部王鹿鹏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海努克乡切吉村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集中整治重点村,也是州党委政法委的联系村。
2014年3月3日,“访惠聚”工作组一到位,工作组组长热甫哈提·托乎旦木带领我们开展了摸底和宣传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全面入户走访,我们确定了“梳辫子、揭盖子、挖根子、摘帽子”的工作思路。
过去,切吉村虽然表面平静,但总是暗流涌动。之前,村民过来找我们反映情况,总是欲言又止。热甫哈提就经常带我们到村民家里喝茶聊天,有时聊得开心,一聊就聊到凌晨两三点。慢慢地感情近了,和村民成了朋友。群众也慢慢开始主动找我们讲实话、说实情,主动出谋划策,担当群众信息员。这个重点人员到谁家串门了、干了什么,那个宗教人士说了什么,谁家的娃娃进了清真寺,村里来几个外地人等等,都会有村民给我们报信。
村民对我们说:“我们知道阿某等人的一些情况,一直想和干部反映,但对乡村干部不了解,又担心遭到打击报复,不敢说。现在我们相信你们,你们赶快采取行动把阿某等人铲除掉。”时间长了,掌握的线索多了,我们对掌握的数百条线索进行串并分析。经过分析研判,我们认为阿某行为异常,存在很大问题,立即与县公安局国保大队沟通。通过进一步取证,成功打掉阿某等涉及切吉村50余人、海努克乡200余人的极端组织。破案后,有人问热甫哈提,阿某在乡里秘密活动那么多年,你们吃住都在村里,就不担心自身安全吗?万一他们报复呢?听到这话,热甫哈提笑着说:“我当过24年的警察,挨过枪、流过血。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新疆的稳定,为了各族人民的美好家园,子弹我都不怕,我还怕他们?”
父子同心造福百姓
新疆艺术剧院舞台美术部舞台技术科副科长阿尔斯兰·卡米力
我和父亲卡米力·吐尔逊,都是第一批“访惠聚”活动住村干部。在阿瓦提县的住村生活中,父亲村里的村委会主任达吾提每次提到我的父亲时,总是用“卡米力哥”这个称呼,亲切得让我这个当儿子的都觉得有些不自在。有一次我追问缘由,他说,工作组和村委会班子见面的时候,达吾提说他是自治区来的大“卡德尔”,不知以后该怎么称呼?父亲亲切地回答,可以叫他“卡米力哥”。
“卡米力哥”这个称谓不胫而走。一天,准备午休的父亲刚躺到床上,就听到了敲门声,他打开门,看见一位乡亲站在门口。父亲请他进屋也不肯进,好不容易劝进了屋,问他姓名也不肯说。见此情景,父亲很快意识到,这位老乡还不完全信任自己,也就没再追问,而是为他倒了杯茶,主动介绍自己的职务、姓名,然后询问他有什么事,并保证为他保密。看到父亲这样真诚,这位乡亲解开了心结,将想说的话全部告诉了父亲。经过这次接待信访,父亲意识到要想掌握住村情况,就得想办法让乡亲们对工作组说真话、说实话。
我工作经验并不丰富,在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的时候,我去请教父亲。父亲告诉我:“村里的孩子们都有与我们主动沟通的愿望,可是他们连简单的汉语交流都做不到。你不如办个汉语培训夜校,把村里愿意学汉语的孩子们召集起来,免费教他们。”听父亲这么一说,我茅塞顿开,回到组里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组长,得到了全组的大力支持。第二天,我们便专程到县城采购了教学用具和学习用品,在村文化室开办了双语培训夜校,深受孩子们欢迎。我们还把新疆发展成就、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生活观念、文明礼仪等内容贯穿课堂。期末考试,孩子们都取得了优异成绩。那一刻,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坚信古勒巴格村会有大变化
喀什地区商务局调研员夏瑜
入住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古勒巴格村不到一个月,就有许多村民反映:村里电表太少了,几家合用一块表,电费分摊的矛盾越来越大。工作组经过协调、准备、实施,367户电表分户安装工程不到20天就圆满结束了,惠及村民1800余人,户均减少支出近700元。我们走家串户走访,农民见到工作组成员就竖起大拇指说:“拜克亚克西。”
为扩大妇女家庭创业面,我们举办了村首届妇女刺绣编织作品技能大赛。全村400多名妇女拿出参赛作品472件,名为《旭日》的刺绣作品以8000元高价成交,被广州客户购得。作者热汗古丽·苏甫热手捧着一大沓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消息很快传了出去,热汗古丽的丈夫听说妻子赚钱了,光着脚从地里跑来。婆婆也笑呵呵地赶来拉着儿媳妇的手久久不放,一家人沉浸在幸福喜悦里!
住村工作不到两个月,有一天,村支部书记亚库普江·艾买提到我房间来。他告诉我,自己中专毕业在乃则尔巴格镇政府工作,后调任古勒巴格村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9年,每年提拔都没有他,心里很郁闷,听了我讲的党课,深受鼓舞和启发,决心要好好干。“让村民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为目标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划和加快提升村干部“十种能力素质”培训计划就在几个小时的聊天中确定了下来。在随后的村干部素质能力培训中,我们先后进行了21次42课时的专题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14年度,古勒巴格村党支部和村支部书记亚库普江·艾买提被喀什市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要讲的故事还有许多。我坚信“访惠聚”活动开展三年后,古勒巴格村会有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