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的一天:他们和风沙交上了朋友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站),一个曾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8项“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中,囊括两项大奖的野外研究站,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4月18日,记者走进策勒站,将视角落在这个以治沙而闻名于世的野外研究站,以及那些常年奔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从与沙漠斗争到与沙漠交上朋友,实现从人类征服沙漠到沙漠造福人类的科学家们。
刘波:一头扎进了沙漠深处
刘波,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培养的博士后,山东人。
4月18日,在策勒站的一座温室大棚里,记者眼前的他满身尘土。
一大早,他就来到这里,给自己培育的苗木浇水。温室大棚中央,并排摆放着五六十个一次性杯子。装有黄色沙土的杯子里,新培育的骆驼刺刚刚冒出一点新绿,旁边,一个个白色的花盆里,初长成的骆驼刺枝繁叶茂。
刘波蹲下身,用手按了按土壤,拿起一旁的洒水壶往里面浇水。在他抬手的瞬间,胳膊上露出黑白分明的两截肌肤。
对于一直生活在山东的刘波来说,新疆是连梦里都不曾去过的地方,谁知他不光穿越大半个中国来了,还一头扎进了沙漠深处。
他跟记者形容2007年刚来策勒站时的情景,他说,那时,鼻子干得整夜睡不着觉,就算地上倒两盆水,都没用。他对这里充满了陌生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让他几乎产生了想要逃离的念头。然而,在紧接着开展的各项研究中,他突然意识到,他做的学科,必须要和沙漠紧密相连,这里就是他事业的基础。
浇完水,刘波拿起一个一次性杯子和一个小铲子,向后面的空地走去。每天,在给温室育苗浇完水后,他都要移栽一两株骆驼刺到沙地里,研究它们的根系,了解它们在什么环境下适宜生长,了解它们潜在的生存环境是什么。
刘波蹲下身子,挖了一个跟一次性杯子一样大的坑,把育有骆驼刺苗子的一次性杯子放进了沙子里,然后平整好周围的土,向记者解释道:“骆驼刺的生命力很顽强,跟正常种树不同,我们挖一个适合的坑,把育好的苗木和容器一起放进去,成活率能达到95%。”
正说着,一阵风刮过来,顿时扬起漫天的风沙,吹得人不得不背朝风向,眯起眼睛。
刘波赶紧用手把刚种下去的骆驼刺盖上。他说,今年的第一场沙尘暴,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有一年4月,沙尘暴平均每隔三四天来一次。他的棉花苗子,一年种了3次,第一次种下去,大风刮走了种子,第二次种下去,大风又吹走了苗子。
种好的骆驼刺,刘波除了拿出几株做研究外,其余的都送给附近的农民养羊。
在策勒站的一间办公室里,干枯的骆驼刺标本挂满了墙壁,那是刘波3年前的研究样本。
刘波说,这只是“南疆沙漠绿洲过渡带防护林可持续发展”项目中最基础的工作,通过研究这些耐旱、抗干旱植物的适宜生存环境,他们已经探索出一条良性治沙的路子来,让“沙为人用”。
人物档案姓名:刘波身份: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策勒沙漠研究站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