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兰用真情默默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12.11.2014  22:22

有这样一位女性,她洒脱泼辣,但她却是敬老爱幼的温柔妻子,她有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却能和各民族同胞亲如一家,她不拘小节,却能细心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她没有出众的歌喉和曼妙的舞姿,却能组织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她就是哈图布呼镇文化站站长乌兰。

爱情很奇妙,它让乌兰这个土生土长的蒙古族姑娘与一个汉族青年携了手,亲戚朋友并不看好这段姻缘,可乌兰坚定的说:“虽然我们习俗不同,但我们彼此理解和包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结婚起初,人们都在质疑像他们这样语言和风俗都不同的家庭生活该怎么经营,可他们呈现给大家的确是相濡以沫,举案齐眉,并孕育了一双儿女。他们和父母一起生活,自古到今婆媳关系最难相处,何况是不同民族之间还存在着民俗差异的关系,可是她和婆婆却相处的非常融洽,媳妇处处为婆婆的健康着想,婆婆体恤支持媳妇的工作,从没吵过嘴、红过脸,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生活过的非常和谐幸福。

乌兰同志常常能够细心的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时常带着关怀看望孤寡老人,搜罗同事及身边人的旧衣物,洗净折好送去给留守儿童,还常常向同事朋友推介一家小餐馆,一问才知道原来开餐馆的这家人既有年事已高的老人又有生病的孩子。她总是能把别人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常走动于困难家庭和镇民政办之间,及时将困难户的家庭情况向镇民政办反映,来来回回,她从来没觉得自己累。她说:“每当为一个困难家庭申请到补助,就觉得值,我想让他们过的好一点。”她就是这样把帮助别人融汇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心尽力折射出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乌兰在文化工作中,善于团结各族干部群众,注重把民族政策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宣传文化工作中,她组织的“夕阳红”演出团就是汉、回、蒙古、哈萨克等多民族同胞组成的,她说:“每一个民族都有令人敬仰的历史,我们的节目要把民族的精神和气魄呈现给大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她常从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入手编排节目,还经常投稿报道关于民族团结的先进事迹,为该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自参加文化工作以来,乌兰常常舍弃小家利益,一心扑在工作上,当她怀着8个多月的身孕时,还常常去市里商讨演出事宜、为演员挑选演出服。文化站组织排练的文艺节目中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队形和表情,她都要细细的把关,有时一忙就是十几个小时,她的脚早已经肿的跟面包一样了。等孩子出生后,她就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到处奔波。演出一般都在晚上,等演出结束,护送完演员回家后,看着熟睡的孩子她觉得亏欠家庭得太多了,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舍小家,顾文化站这个大家,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来报答家人。

在乌兰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哈图布呼镇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级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先进乡镇”等众多荣誉,她个人也多次获得上级授予的许多荣誉,但她从来都觉得成绩是属于大家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丝毫没有变,她还是在一如既往的做民族团结的“使者”,一如既往地关爱各民族的困难家庭,热心工作,奉献社会。面对各种荣誉和夸奖,乌兰总是平静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和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张祖栋、孟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