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新型棉籽脱绒技术 实现规模化应用
24.09.2014 12:10
本文来源: 科技信息服务
为了将棉籽剥绒率由12%提高到16%,尉犁同丰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建波和他的同事们已记不清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2011年5月,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可保持合理间距脱绒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是袁建波和他的同事们实现棉籽剥绒率16%的“法宝”。
而让“可保持合理间距脱绒机”由实验室走进车间,他们用了3年。9月11日,尉犁同丰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新型棉籽脱绒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的应用”项目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兴新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
棉籽绒又称棉短绒,指轧花后的毛棉籽上残存的纤维,是生产人民币、炸药(硝化棉)的主要原料之一。采用传统方法剥离棉籽绒,脱绒率仅为12%左右,且棉粕中的残绒率高达10%,用作畜禽饲料会对其健康有很大影响。
3年来,尉犁同丰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小组制作了样机24台,新建新技术、设备应用示范车间一座,2012年生产棉短绒4万多吨, 2013年生产棉短绒4.93万吨。
本文来源: 科技信息服务
24.09.2014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