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考古圈子里的情怀能挣多少钱

17.01.2017  23:02

最近弘博网发了一篇《在博物馆工作能赚多少钱》,文章推荐了一本介绍美国博物馆职位分工和薪资情况的书,很多读者留言,美国重视博物馆、工资比中国高很多,说中国博物馆工作者都是靠情怀撑着。薪资其实无需羡慕,国情不同,他们的工资在美国的消费水平下,也只是中下等,但“靠情怀”一说确实戳中了圈里人的“痛点”。但大家是否想过:圈里的“情怀”能挣多少钱?而“有情怀”又天然等于“低工资奉献”吗?


首先,《在博物馆工作能赚多少钱》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需要商榷的,因为在博物馆工作根本谈不上“赚钱”,最多只能算“挣钱”,有的人还会“赔本”。因为“赚钱”都是说买卖交易,而在博物馆里没有买卖、当然也没有杀害,只有给文博事业“奉献”的人,无论馆长还是安检都是在“打工挣钱”,而那些读了一、二十年书、也花了父母、国家很多钱培养的博士们,进到馆里的前10年都是在“赔本”工作。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不屑:文博行业知识分子的情怀怎么能用钱来衡量拿?因为“情怀”,原意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文博考古行业,似乎可以理解为指对行业热爱、奉献和痴迷的心境,从这层意思来说,是跟钱没有丝毫关系的。

情怀”能挣多少钱?

先说说我——一个文博工作者的“情怀”和我身边文博工作者的“情怀”。

我的“情怀”能挣多少钱

我学的是考古专业,毕业后在北京找了一家文博企业工作,记得刚工作时还很惭愧,不敢跟导师说——因为同门都进了各地的考古所,好的进了省所,一般的也进了县市文物局,唯独我进了文博行业(骨子里考古人和文博人并不是一个圈子)、还进了企业,别人总感觉我背叛了“考古”。

其实我是有情怀的,只是他们的情怀比较直接,而我的复杂很多:因为北京户口限制,我没法考进北京考古、博物馆体制内,因为需要在北京生存,我必须选择工资高的企业,又因为对考古的情怀,我选择了与专业相去不远、又能延续我情怀的工作——文博企业,因为情怀,我没有直接跨行进入挣钱很多的其他行业。

毕业的时候,大家的工资一样,情怀都一样;工作多年后,我的工资远超过了当上馆长、所长的同学;我的情怀并没变,但他们觉得我成了商人,已没有了考古情怀。后来听说有的人还去了拍卖行,挣得钱比我还多。那就更惨了,都被圈里人排斥了,更别说情怀了。

那挣多少钱算有“情怀”呢?

圈里人的情怀能挣多少钱

最近听说三个东北某省考古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前都想好了要考回家乡干考古,但“不幸”的是:因今年该省“经济衰落”和“官场地震”的原因,公务员除了公检法之外,其他所有单位都没招;他们在周围省份考了一圈也都没考上,最后有两位先进了某博物馆,拿着2000块的合同工工资,等着明年招考,提到这事,他们的回答像我多年前的同学一样:没事,只要在这个行业,干什么都行。

这让我想起此前跟某市考古所所长聊天,他说已经好几年留不下人了。这几年曾招过很多应届生,因为没有编制,只能按着合同工的待遇来,下工地时好有点补助还好一点,如果不下工地,就只有2000多块钱。有好几个挺不错的学生也没留下,他直摇头说:“现在的学生都太浮躁,想想当年我们毕业的时候,一个月2000多块钱,干了4、5年,但从没怨过一句,现在的考古专业学生缺情怀啊!

想起当年曾经一起考古实习的一个“南方姑娘”,毕业时家里给找了份国企的工作,但她不愿意,执意考到了博物馆,刚工作时一直准备着说要发发论文、争取评职称,好好干一番;工作一年多后,毕业时探方里那股拼劲儿看不到了,说论文很难发,能接触的东西很少,库房一年都没进去过一次,还不如在考古工地,后来也没再提论文的事;再后来就听说要结婚了,还说准备在工作之余干点副业,不知是工作的落差还是人生的改变,让她失去当年的情怀。

并不是有意的找寻圈子里的极端形象,但我举的这些列子,其实也是圈子最真实的情怀,某种程度来说,他们的情怀甚至更深刻。

挣多少钱算有“情怀”?

有人会说,像行业里“扫地僧”那样,有学识、不取分文,只投身文博考古事业默默奉献的人最有情怀;也有人说,那些文物修复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拿着很低的工资,却无怨无悔人最有情怀;

难道“有情怀”就天然等于“低工资奉献”吗?是付出的越多、挣得越少、就越有情怀?

如果有一个人:他很有钱,都投入到收藏中,倾其所有收藏文物,这时候,或许大家并不认为他有文博考古情怀,认为他只是个人爱好,但突然有一天,在他年老之时,他把所有的文物都无偿捐给了社会,难道大家还会觉得这个人没有情怀吗?

有人说:所谓文博考古人的情怀,就是大家在挣不到钱的时候,安慰自己的“阿Q精神”,钱是可以用来衡量情怀,但情怀不能完全用钱来衡量。

文博、考古是个特殊行业,如果一心想着挣钱,是干不好这份工作的!但如果挣不到钱,光有情怀,也是干不好这份工作的。不得不说,情怀是这个行业必须的品质,因为有情怀,这个行业才保持着纯洁的一面,也因为进入了这个行业,我们变得更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