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当敢死队队长的抗战老兵顾昌祥:抗战历史绝不能忘记

01.09.2015  11:18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娜报道)88岁的顾昌祥老人是位抗战老兵,现居住在乌鲁木齐县托里乡白建沟村。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之际,回想起当年的抗战往事,老人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遗忘那段历史。

    8月30日,记者走进顾昌祥老人家时,老人正在自家院子里翻地,聚在家里的儿女们正在准备午饭。当孩子端上香蕉、哈密瓜等水果时,老人感慨:“那个年代哪有这么好,这些都没有见过。

    抗日战争的岁月让老人至今都难以忘怀。

    1942年底,在江苏省如皋县,一位军长问当时14岁的顾昌祥“想当兵打鬼子不?”顾昌祥想都没有想,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想!”就这样,顾昌祥加入了新四军一团二营三连,成为了一名通讯员。

    顾昌祥说,日本鬼子武器装备精良。我方战士使用的武器虽说大多都是土枪,但消灭敌人的信念却丝毫没有减退。每次战役下来,战士们最高兴的就是能缴获到武器。

    令老人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抗战后期的山东孟良之战。

    那场战役的作战区域四面环山,顾昌祥所在的部队在山上,日本兵则在山下据守。一连打了数日,就是无法攻破敌人的据点,最后只能派出敢死队去炸据点。17岁的顾昌祥是敢死队二队队长。

    老人回忆,一开始,每人带着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去炸碉堡,还没靠近就牺牲了18人。随后,敢死队队员们便采取了“土坦克”的方式。“一条棉被包在八仙桌的外面,桌子里面绑着炸药,人藏在后面这样推着走。终于成功炸掉了敌人的据点。

    孟良之战打了一个月零三天,打败了日本军的93师和107师。“我们的枪都换成了缴来的好枪,我们的部队也成了当时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就是‘拼命三郎’陶勇的部队。”说起那段历史,老人满脸自豪。

    1946年,顾昌祥复员。1959年响应党中央号召,和84人来到了当年的红旗牧场,也就是今天的乌鲁木齐县托里县支边至今。

    历史的硝烟散尽,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如今已垂垂老矣,很多老兵并没有显赫的军功章,但他们的铮铮铁骨是抵御外侮的民族脊梁。

    老人告诉记者:“现在时代虽然不同了,但抗战历史绝不能忘记!当年那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更应该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