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病童献爱心结对路上先认亲
“对,我们都是医生!走,我们看看去!”该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常峪文、离退休办科长蔡霖、外科护士长贲艳丽立即起身去餐车,保卫部工作人员艾尔肯也一道前往做翻译。
“当时,小男孩坐在椅子上,表情很痛苦。”贲艳丽说,他的妈妈在一旁很焦急,看到有人来帮忙,立即比画着说起儿子的病情。
通过艾尔肯的翻译,他们得知男孩因以前发高烧导致双耳失聪,之后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佩戴助听器,并遵医嘱每半年前往乌鲁木齐检查一次。他刚做完第四次检查回家,途中在车厢内突然左耳剧烈疼痛。
贲艳丽用手机电筒检查了孩子的外耳情况,未发现有红肿、流液状况。医务人员考虑可能孩子戴的助听器有噪音,尤其在火车通过隧道时音量分贝增加,造成疼痛不适,加上孩子正在感冒,也会增加不适。
医务人员随即告知孩子的母亲布威麦尔娜姆·图尔迪巴柯,在火车上尽量不要佩戴助听器,和孩子说话时再戴上,并强调了注意事项。在医务人员的安抚下,孩子焦躁的情绪渐渐平复。
考虑到孩子在硬座车厢休息不好,常峪文希望孩子和母亲能共同前往卧铺车厢休息,他留在硬座车厢。布威麦尔娜姆一边说着感谢,一边一再拒绝。看到这位母亲执意不去,常峪文、艾尔肯等人和她互留了电话号码。
第二日凌晨4时,艾尔肯手机响了,是布威麦尔娜姆打来电话,男孩再次出现不适。
医务人员立即和列车员沟通,将男孩接往餐车。已经没有佩戴助听器的男孩左耳再次疼痛,贲艳丽一边为孩子查看耳部,一边摸着孩子的头安抚他。男孩看到有人帮助,惊恐的情绪消失。
“我当时很着急,想下车找医院。”5日,记者联系到布威麦尔娜姆,她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当时医生检查后说孩子并无大碍,考虑为中耳炎,建议天亮后在喀什站下车,那里有大医院。
医务人员在聊天中得知,布威麦尔娜姆家住皮山县的一个村子,考虑到她的经济情况,一行18人决定为孩子捐款,作为孩子在喀什的治疗费用。加上当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带队的一名工作人员,一行19人共为男孩捐款950元。
天亮了,列车停靠喀什站,布威麦尔娜姆带着儿子下车。下车前,她专门给艾尔肯打电话说:“谢谢!再见!”
在喀什市的一家医院,男孩被确诊为中耳炎,目前仍在输液治疗。
布威麦尔娜姆在电话里说:“非常感谢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路上对孩子的帮助。”
而刚刚下火车的贲艳丽却说:“这只是医务人员的举手之劳,再说本来就是来皮山县结对认亲的,这不,在火车上就‘撞’到一个亲戚。以后,不管她家谁有困难,我们都会像亲人一样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