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提升效益增 产业兴旺农民富 ——奇台县小麦产业观察
一阵微风吹过,奇台县万亩麦田随风摇曳,金色麦浪映衬着远处巍峨的雪山,勾画出一幅壮丽的丰收图景。
进入7月,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新疆粮食主产区奇台县的小麦陆续开镰。在这个忙碌的收获季,一样的是麦田里让人陶醉的美景,不一样的是高质量发展理念对小麦产业形态的重塑。
这些年,一系列重要改革在全区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领域集中展开,奇台县在改革中坚持“全域绿色、部分有机”发展方向,提升小麦产业发展综合水平,越来越多种粮农户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节约成本 提高效益
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蒲益红,起初很难想象,播到地里的种子减少了,亩产却能更高。科技的魅力令人折服。
蒲益红是奇台县西地镇西地村的种植大户,经营1000多亩地。
“精少量播种技术使每亩播种量减少了10公斤,直接节约成本近40元。”蒲益红说,这一技术通过优化小麦的行间距,为小麦生长营造最优环境,从而实现亩产量提升。
这样的种植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变化。蒲益红介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小麦种植中已普及,这一技术既省去了施肥的人工成本,还节约了肥料,每亩又可以使成本降低30元。
一边在节本,一边在增效。“过去是看天吃饭,现在有科学技术作支撑,小麦生产收益越来越稳定,收入也不断提高。”蒲益红说,这两年他种植了效益非常好的新冬22号小麦,市场价每公斤超过2.6元,加工企业上门收购,小麦每亩纯利润能超过300元,效益比过去提高不少。
为小麦生产提质增效努力的不只有蒲益红。7月以来,西地镇众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健早早就组织合作社社员开始检修农机设备,确保它们在夏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我们引进了新型收割机,这种机械可以使农民收割小麦的成本每亩再降低30元。”丁健说,新型收割机可以同时完成收割、清选两道工序,既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目前,农业机械已广泛运用在奇台县小麦生产中。丁健介绍,众升合作社目前为全县5个乡镇农户提供机械服务,服务面积达12万亩,并且实现了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每亩小麦农机作业成本已降至130元左右。
土地流转 助农增收
在新技术及机械化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效益的同时,新的生产方式也在改变着传统小麦生产的面貌。
7月初,本该在地里忙碌的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村民李艳萍并没有出现在自家农田里,她穿着整齐的工装在村里的面粉加工厂忙碌着,一点也不担心自家小麦的收成。
“家里80亩土地已经承包给合作社管理了,我在合作社的面粉加工厂打工、挣工资。”李艳萍说。
李艳萍家的年收入早已超过人们对普通农民的了解。一亩土地租金450元,面粉厂打工月薪4000元,合作社每年收益二次分红18000元,丈夫从事农机服务工作,一年家庭收入轻松超过10万元。
李艳萍加入的合作社是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这家合作社目前已将业务延伸到周边乡镇,合作社经营土地面积超过10万亩,与一批农户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合作社的统一运营,提高社员收入水平。
合作社理事李强介绍,合作社不仅涉及农业生产领域,还积极开拓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整体提升小麦产业综合效益。
“合作社开办了面粉、手工拉面等加工厂,延长小麦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李强介绍,2019年上半年,合作社每月营业收入接近60万元,“腰站子”品牌系列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有机产品 效益可观
离开合作社,在腰站子村能找到很多“奇怪”的麦田。与标准化农田相比,这些麦田杂草丛生,不时有害虫飞过,甚至还有一片片倒伏。
这些麦田单产很低,不及普通麦田一半,但效益却很可观。普通面粉市场价格每公斤不到3元,这片麦田生产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市场价格达到每公斤20元。
“这就是有机产品的优势。”李强说,目前该合作社已有约1.2万亩这样的麦田完成了有机认证,这些麦田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拔草要靠人工,施肥也应使用通过有机认证的肥料,就算遭了虫害,也不能使用农药,看似没有科技含量的管理,收获的却是品质最高的小麦。
除了面粉价格远高于普通面粉外,用有机面粉加工的有机挂面每公斤售价达40元,有机小麦的种植打破了制约小麦综合效益提升的瓶颈,拓宽了合作社发展空间。
“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对腰站子村3万亩土地的有机认证,让腰站子成为有机小麦生产村。”李强说。
2019年,丰裕合作社在奇台县、乌鲁木齐市等地开办了多家“腰站子”面馆。消费者可以品尝到用腰站子有机面粉制作的奇台拌面等美食,购买腰站子有机面粉系列产品,间接带动了合作社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选育品种 拓宽市场
7月初,小麦还没有完全成熟,位于奇台县的新疆华麦新粮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就已排起了长队,等待装运新生产的面粉。
“2019年以来,企业已没有淡旺季之分,月月满负荷生产,还是无法满足订单需求。”该公司总经理张凯说,企业利用奇台县优质小麦品种新冬22号加工生产的雪花粉,热卖国内市场,最远卖到了黑龙江和海南。
受成本制约,一般面粉加工企业销售半径通常不超过1000公里,而华麦新粮的产品销售几乎覆盖全国,且80%的产品销往疆外,究竟是什么原因?
“依托优异的品质,雪花粉销售价每公斤达10元以上,可以支撑渠道成本,帮助企业叩开了疆外市场的大门。”张凯说,得益于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企业可以直接与种植户签订购销订单,采购新冬22号等优质小麦并实现集中收储,确保了生产原料的稳定供应。
从更深层次来看,华麦新粮产品热卖国内市场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对优质品种的开发利用。一个优质的小麦品种,往往决定产业的整体效益。
“我们每年投入1000万元选育不少于5个小麦品种,找到具备不同特性的优质小麦。”新疆九立禾种业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李龙介绍,企业立足奇台县,与疆内外10余家科研单位合作选育优质小麦品种,目前已拥有自有产权品种20余个,并有3个经营品种被列入奇台县小麦主栽品种目录。
“我们通过创新营销方式,提升优质小麦品种推广水平。”李龙介绍,企业通过直销方式,将种子直接销售给农户和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环节的良种覆盖率。在推广新品种时,企业还会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实现小麦生产良种良法配套,为农民增产增效保驾护航。
【经济茶座】
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
□刘 毅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效益成为衡量农业生产成效的关键标准。但小麦生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兼顾,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容易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同样,只追求社会效益而不顾农民利益,则不利于小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
普通小麦的价格,从市场层面来看,很难与棉花、林果等经济作物相比较,要实现粮食供给绝对安全,就必须在小麦生产效益上实现突破。
奇台县作为新疆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该县以质量和效益为出发点,从生产、销售、加工各环节引入高质量发展理念,统筹提升机械化、种业、新型经营主体对小麦产业的带动作用,让降本增效贯穿小麦生产全环节,提高了优质小麦市场售价,降低了生产环节的投入成本,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毋庸置疑,高质量发展将成为小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自治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小麦生产由追求“量”向追求“质”转变,重点增加强筋、绿色、高产小麦供给,补齐新疆优质小麦和“专用粉”生产技术短板,挖掘小麦产业提质增效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疆小麦生产将进一步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在让越来越多种粮农户享受产业升级红利的同时,也让优质小麦产品在更大的市场站稳脚跟、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