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双语教育当以农村为重点

21.01.2015  03:51

20日,分组讨论现场,政协委员张尚建就双语教育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陈星宇 摄

新建的学前双语幼儿园都不用打广告,家长和孩子们都会排着队来报名。”1月19日,政协委员姜爱玲向记者谈起近年来双语教育带来的变化,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会,她要跟委员们一起谈谈双语教育。

和姜爱玲一样,在2015年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有13条关于双语教育的提案,政协委员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双语教育。

2014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疆考察,在新疆疏附县一所小学,专门询问了双语教育的情况,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要积极推进双语教育。

这几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尝到了掌握双语的优势和好处。但随着双语教育的不断推进,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不断出现。

委员直言 双语教育的重点在农村

政协委员张尚建一直致力于探索双语教育,他认为,双语教育当以农村为重点。

自2010年双语教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予以安排部署后,尤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四年来,全疆双语教学软硬件环境不断提升,双语教育正在科学、有序、稳步地朝着“十年发展规划”迈进。

尽管发展势头良好,成绩突出,但张尚建却在调研中看到双语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新问题,需要关注。

张尚建做过调查,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的南疆三地州2012年末总人口683.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三地州总人口的94.13%。三地州农业总人口535.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8.3%。人多地少,农牧民增收困难,许多少数民族青年有外出务工的愿望,但语言障碍成为就业瓶颈。

张尚建认为,双语教育当以农村为重点。加快普及学前双语教育,有效推进各学段双语教育。

委员建议 要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最突出地在农村和偏远艰苦地区,由于条件相对差,农村双语教师本来就极度缺乏,由于基层老师待遇不高,在部分教师中产生了‘混日子’的思想,不求进取。从事学前和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十分缺乏。”民革新疆区委会在政协提案中这样说道。

不仅民革新疆区委会关注到双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在13条有关双语教育的提案中,师资问题几乎都被委员们提了出来。

委员张尚建以墨玉县教育局2014年8月份统计数据举例说,全县共开设“双语”班1695个,在校学生52836名,“双语”专任教师2814人,师生比不到1:18。在“双语”专任教师中,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的1125名,占“双语”专任教师比例不到40%,尤其是学前幼儿园、小学年级以及一些偏远地区,“双语”专任教师更为短缺,师生比为1:26。

民革新疆区委会建议,建立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师资资格认证制度。保证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规范全疆双语教师的标准,并对双语教师进行资质认证,对达到要求的双语教师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加强双语、双文化能力与素养的培训,提高双语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着力培养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

委员倡议 学习双语注重社会化推广

如果在每个乡村都有双语幼儿园,并且房子漂亮、教学游乐设施齐全,我想没有家长会不让孩子去上双语幼儿园的。”政协委员阿不来提·阿不都瓦依说。

在阿不来提·阿不都瓦依看来,双语教育不仅要从娃娃抓起,还要向全疆社会化推广。

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是增进民族团结、提升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基础工程。”这一共识已被新疆各族人民认可。阿不来提·阿不都瓦依说,希望双语教育在不断地推广下有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大家学双语、说双语的良好氛围。(贾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