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送别2014 改革加油期待2015
新疆日报网讯 已经过去的2014年,A股市场无疑令人印象深刻。在经历近7个月的痛苦挣扎后,大盘在下半年以出人意料的气势大涨逾50%,最高行至3229.36点。两市成交量指数级放大,日成交几次突破万亿元。
展望2015年,券商机构普遍看好深化改革和场外资金入市不断推高股市价值中枢。大蓝筹、国企改革、产业创新等主线将成为牛股密集出现的领域。市场各界普遍期待A股市场能够在2015年延续牛市冲劲,在即将到来的羊年坚定走阳。
⊙记者 浦泓毅 潘圣韬 ○编辑 于勇
上半年冷清盘整 下半年激情上扬
在2013年年末,各大券商普遍以谨慎的态度预测2014年的A股走势。券商普遍认为,处于改革阵痛期的实体经济难见向好,股指表现也将受到压制,“改革无牛市”成为策略报告中常见的提法。而对指数高点的判断,则集中在2500点左右。
2014年上半年,大盘表现基本与券商预测一致。1月,新一轮新股发行启动。市场在热衷打新的同时无法承受对新股发行“抽血”的恐惧。沪指顺着2013年12月大跌的惯性下行。
1月17日,纽威股份作为新股发行暂停一年半之后首只上市的股票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当日,纽威股份在交易所限制炒新的一系列交易规则下“顶格”上涨43.49%,而就在下个交易日,沪指下跌0.68%年内首次击穿2000点。
随着2000点大关年内首次失守,市场也探出了此轮跨年大跌的底部。随之新股的密集上市,首日“秒停”以及之后的连续上涨成为常见现象,打新带来的赚钱效应也使市场人气有所复苏。在之后近20个交易日中,在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文化传媒等题材股的带领下,A股走出一轮当时被称为“春节攻势”超跌反弹行情,沪指于2月20日创下本轮反弹高点2177.98点。
在此轮反弹行情中,A股结构分化的态势也更加明确。创业板指自年初便处于上行通道,截至2月24日收盘时累计上涨18.4%,将指数高点推至1500点上方。而沪指从2000点底部到2月下旬反弹高点的涨幅则只有8.85%。
创业板指自2012年末585.44点底部启动,至2014年2月下旬,走出一波长达14个月的大牛市,指数累计涨幅达168%。之后,由于创业板个股2013年年报不尽如人意,绝大多数个股面临估值回归压力。创业板指也在一年多的连续上涨后开始一轮明显回调。2月25日,创业板高开后创出1571.40点新高,之后快速跳水,全天下跌4.37%。之后创业板的下跌趋势持续近3个月,创业板指一路跌至1200点附近方企稳。
而在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题材股哑火之后,缺乏领头羊的A股大盘的反弹也难以持续。2月下旬,沪指以三个跌幅逾1%的阴线几乎吞噬之前一个月累积下的涨幅,并在3月上旬再次击穿2000点,探出全年最低位1974.38点。此后,蓝筹股一度在优先股试点的利好提振下发动反弹行情,但大盘也行至2100上方又现连续大幅回调,重归2000点平台。
2014年前4个月,沪指在100点的区间中几番起落,投资者热情过度消耗。之后,A股成交全面走向清淡。二季度中,沪深两市日均成交总额为1543亿元,为过去6个季度最低,较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下降20%。沪指则在2000点窄幅震荡,几度盘中跌破2000点后又受大盘蓝筹拉升失而复得。“国家队”和“2000点铁底”的说法在市场中广为流传。
所谓静极思动,阴尽生阳,在A股活跃程度深陷冰点的同时,资本市场制度层面的利好因素正在悄然累积。4月,沪港通进入市场各界视线;5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重构;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这些顶层设计都在潜移默化增强着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与此同时,市场参与者对经济“新常态”的共识不断凝聚,经济增速向下换挡对股指表现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改革不断深化的预期逐渐增强。
7月下旬开始,不同层面的利好因素逐渐发酵,以银行等大盘蓝筹股估值修复为龙头,A股终于开始由熊转牛。7月22日起,沪指以连续7根阳线登上2200点平台,盘整3周后,又通过一轮六连阳快涨登上2300点。此后,沪指涨速有所放缓,但仍在11月中旬登上2500点。
11月下旬,以央行降息为触发契机,短期利好与中长期预期形成共振,助推A股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强劲表现。从11月20日至12月8日的13个交易日中,沪指一举上涨逾570点,时隔43个月后再见3000点。两市成交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两次日成交突破万亿,12月中下旬,沪指虽不时震荡调整,但涨势不改。在2014年的最后5个交易日中,沪指结束此前连续三个交易日的大幅调整再次发力,突破3200点刷新全年高点,报收于3234.68点。
近年以来,世界经济陷入“新平庸”困境,中国经济在全球政经体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14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亚洲自贸区等战略规划,给“对外开放”赋予更新定义。从国内看,实体经济进入“新常态”共识不断强化,市场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及预期不断增强。同时,推进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居民财产从银行储蓄向金融资产再配置。这些因素构筑了A股由熊转牛的基础。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去年下半年行情的快速上涨与杠杆资金进场相伴相生。从今年7月以来,两市融资余额用61个交易日从4000亿元增长至6000亿元,41个交易日增长至8000亿元。从8000亿元至突破万亿,则只用了18个交易日。
而在此之前,融资融券业务自2010年4月启动,耗时33个月逐渐被市场各方熟悉,余额增长至1000亿元;而后受益于两融标的范围多次扩容而加速增长,从1000亿元增长至4000亿元。耗时15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沪指登上3000点之后,个股分化加剧,盘中常见巨幅震荡。11月以来快速积累大量涨幅的个股回调需求强烈。券商在12月下旬普遍在继续看好牛市的同时警示短期风险。国泰君安就提出,当前阶段,市场预期和实际变化之间出现了三种背离,即增长改善迹象和通缩预期的背离,政策微调和放松预期的背离,潜在流动性冲击和单项乐观情绪的背离。
国泰君安认为,市场前期的乐观情绪较为普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些背离的出现甚至扩张。中长期间增量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方向是确定的,但是在短期内市场预期可能略快于实际情况的发展。
新市场 新机会
2014年下半年A股二级市场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令人目眩神移。但从全年来看,2014年也出现了不少另类财富机会,值得着眼于未来的投资者仔细研究。
回顾2014年的A股市场,定向增发是一个有着别样光彩的关键词。在IPO“限行”、流动性向好、结构性行情大行其道的特殊时期,定向增发成了包括产业资本与投资机构在内的市场“大玩家”所钟爱的投资领域。
2013年全年,共计180家上市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额共计3245亿元;而2014年则有逾800家公司公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2万亿,接近2013年全年的4倍。
从年内分布情况看,随着指数由熊转牛,抛出定增方案的公司也是急剧上升。统计显示,2014年8月以前,发布定增预案的公司数量为330家,而8月后的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发布定增预案的公司数量就超过了600家,为此前两倍。
一方面是产业资本的蜂拥而入,另一方面是投资机构的热烈追捧。在行情最为火爆的时期,市场曾出现认购机构太多,“一股难求”的罕见场面。
从小盘股行情到蓝筹股行情,去年一年的机构性机会层出不穷,这给定向增发投资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一些产业资本大佬与机构也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但临近年末,随着行情分化趋于极端,原本被视作包赚不赔的定增买卖也陷入了“破发”尴尬。
实际上,从动力上看,上市公司往往都希望借增发募资,以壮大自身资本实力,因此不会轻易放弃定增。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定增底价,定增很可能会失败,所以产业资本有动力“保定增”。并且,已获得证监会批文的上市公司“保定增”动力最强,且时点越临近、意愿越强。
由此看来,在未来A股行情整体看好的氛围下,定向增发这一被视作机构绝佳套利领域,未来仍将散发着别样的光彩。
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新三板市场也在过去一年中迎来蓬勃发展。从挂牌数量激增到定增行情火热,再到做市业务风起云涌,新三板市场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新三板公司自然也成为投资界的“新宠”。
据股转中心数据披露,市场方面,截至2014年年底,新三板挂牌公司家数已突破1500家,达到1572家,相比上年末增逾1000家。而这一爆发式增长势头才刚刚开始。有业内人士甚至预计,未来几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有望突破10000家。
更多优秀公司的涌入也给新三板孕育着更多的投资机会。做市商交易制度的顺利实施,则是给新三板打开了交易层面的“大门”。从最开始的43家,到去年底的超过百家,越来越多的券商与挂牌公司参与到做市的大潮之中。截至2014年底,新三板做市公司家数已达122家,做市成交金额从10月初的每周两三千万元跃升至年底的每周2亿元左右的水平。
在市场服务方面,2014年挂牌企业直接融资突破100亿元。新三板市场成为优质中小企业和各路资本的“相亲大会”和“狩猎场”,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大量机构正在积极入场。
“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在经济的部署方面定的调子,是未来通过简政放权、扶植优秀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新三板成为优质民营中小企业最佳的成长市场。”申银万国总裁助理、投资银行事业部总经理薛军说,“无疑,新三板是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最好的投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