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看新疆]于无声处滋润教育沃土

26.09.2014  11:08

资料图片:2013年5月23日,裕民县小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

    天山网讯(记者王玮报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为当前计,为长远谋,教育都是民生之本,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上得起学,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平等发展的权利。

    2010年起,自治区实施了教育保障工程、学前双语教育工程、职业教育帮扶工程3大类、12项教育重点民生工程,2010至2014年,共落实资金313.02亿元。国家、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学校始终致力在教育上营造更好的环境,努力追求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提高教育经费支出、合理配置师资力量……自治区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建设以来,一系列措施如同一支支强心剂,让新疆各地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保障工程: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家在乡下的小学生古丽尼莎·吾守尔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到村里的小学报到。

    同古丽尼莎一样,如今,在新疆农村每年新学期开学,孩子们只需带一个文具盒和一个书包就可以去上学。

    2010~2014年,自治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共落实资金1543701万元。如今,在农村每年新学期开学,孩子们只需带一支文具盒和一个书包就可以去上学。

    教育保障工程减轻了学生及家庭的负担,农村义务教育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学校运转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受到保障的不只是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计划也在不断进行。

    莎车县吾达力克乡中学的阿地力江·买买提,在学校吃饭每天饭菜的品种、味道都不一样。和阿地力江一样享受免费营养餐的孩子,还有阿图什市松它克乡中学初三学生穆耶赛尔·玉素甫,以前她都是在学校附近的摊点买零食凑合,而现在学校每天给她们发牛奶、鸡蛋,“吃了这些有营养的食物我们的身体才能长高长结实。”穆耶赛尔说。

    2012年,国家确定我区南疆连片贫困三地州的24个县(市)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南疆三地州于当年春季开始全面实施。

    至2013年,南疆三地州营养改善计划覆盖总量已占南疆三地州学校总数的97%,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学生82.2万人,在国家试点县的基础上,自治区将昭苏县、察县、温泉县、吉木乃县等11个县和24个内初班办班学校作为自治区试点,覆盖220所学校,占11个县学校总数的 90%,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学生11.33万人,占11个县学生总数的83%。24个内初班办班学校共有学生2.23万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

    在解决钱袋子和饭盘子的同时,自治区还在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学环境改善的投入力度。

    自2010年起,自治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2010~2015年,薄改计划校舍改造类项目规划投入建设资金15.96亿元,新建、改扩建87个县(市)482所学校的97.7万平方米校舍;食堂建设规划投入资金28.54亿元,建设4018个项目,新建、改扩建学生食堂156万平方米,可基本满足全区224万名农村学生的就餐需求。

    与此同时,自治区也在不断加快边远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壮大农村双语教师规模;以及对少数民族预科新生给予学费和住宿费补助政策。

    2013年4月23日,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中心“双语”幼儿园里,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

     学前双语教育工程:从娃娃抓起

    和田地区策勒县奴尔乡的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共有341名孩子,由于有了20.46万元的公用经费,有效地改善了办园设施,促进了保教质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今年还有了取暖费,真是太好了,以前我们的幼儿园取暖都是靠乡政府、村委会解决一些柴火和煤炭,自己再想办法自筹一些煤炭。从2013年开始公用经费增加了,钱都按时拨付了,我们2013年为幼儿园添了很多设施,给每个班配了饮水机、为每个班做了放书包的柜子、制作了幼儿作品展示墙,为教师配备了办公桌,更新了20多套损坏的桌椅……”奴尔乡小学校长艾则孜·麦麦提明一项一项地数着双语幼儿园的变化。

    2008年,为贯彻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自治区制定了《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09年,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第九次会议要求,自治区将5年建设计划调整为4年,制定了《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发展规划调整方案》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批同意。这就是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工程”)。

    “工程”重点扶持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等七地州所属县市以及托克逊县、吐鲁番市、伊吾县、巴里坤县等九县市(即“七地州及九县市”)学前双语教育发展。到2012年七地州及九县市共计65个县市、672个乡镇、7318个村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学前双语教育在园幼儿达到34.91万人、学前双语教师达到16291人。

    “工程”总投资50亿元,其中国家投入40.2亿元、自治区投入近10亿元,用于双语幼儿园基本建设和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两大项。

    2010~2012年,中央和自治区对七地州及九县市在园幼儿给予公用经费、伙食、教材费及设备配套等补助,对学前双语临聘教师给予工资社保等工资性补助。2013年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了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学前双语教育覆盖面扩大到全区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

    同时在进行的,还有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2010~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5.78亿元,自治区财政投入1.8亿元,实施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计划。

    截止到2013年,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学校具有计算机教室,并高速接入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全区85%以上的中小学双语教学班具有“班班通”设备,能够实现远程课堂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远程教育资源,同时也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2013年10月12日,学生们在泽普县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服装教室上课。

     职业教育帮扶:命运因此改变

    “多亏了国家资助政策,帮助我顺利完成在卫校的学习,我的命运因此改变。”曾经的维吾尔族贫困学生依孜提帕夏,如今已被喀什市人民医院正式录取,回首过往她如是说。

    在新疆,像依孜提帕夏一样通过国家资助政策走进职校、学习技能而改变命运的学生有很多。

    自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和自治区开始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主要用于学生的生活费开支,助学金按月打入学生银行卡。

    2012年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进行了调整,政策调整后资助对象为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生中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涉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在校生的20%确定资助面;南疆三地州农村户籍的学生100%享受助学金政策;南疆三地州之外的24个边境贫困县生源的中职学生100%享受助学金政策。资助标准仍为每生每年1500元,按月通过银行卡发放。

    从2010年至今,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的学生已达939622人次,资助经费69727万元。中职资助政策的实施,使我区农村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学,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一些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已外出打工的青年也重返校园,接受中职教育,即使他们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圆了继续读书之梦,又帮助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提高了劳动就业能力。

    除了发放助学金,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区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2012年秋季学期起,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免除学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城市在校生的15%确定。从2012至2014年,共落实资金78469.49万元,资助学生510072人次。进一步扩大了免学费政策的覆盖面。

    在国家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自2010年秋季学期起,由自治区财政支持,免除南疆三地州和柯坪县、乌什县以及其它24个边境贫困县生源的中职学生(含技工)的住宿费和教材费。截至目前,共资助学生557514人次,自治区财政投入经费23975.99万元。

    职业教育帮扶工程的不断深入,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鼓励高素质劳动者在农村创业就业,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