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粤医情洒昆仑 生命至上情意无价

24.12.2014  16:02

傲雪凌霜进冬节,喀喇昆仑已银装素裹,而此时的南粤大地却依旧绿意葱茏。12月中旬,广东第四批柔性援疆东莞医疗队伴着飘飞的瑞雪进住新疆兵团第三师四十一团,喜讯如飞翼传遍全团,慕名就医者络绎不绝。69岁的良种连退休职工马木提·乃吾热支气管哮喘发作,这是他今年第四次住院,在援疆医生的精心治疗下,10天后他康复出院,为表谢意,马木提表示:病好了要继续为医院当义务翻译,协助援疆医生救助更多的人。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喀喇昆仑山脚下,南疆四地州的重要位置,这里地域辽阔、总人口22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数的56%,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据统计,目前师市现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09个,卫生人员1410人,85%集中在临床医疗队伍。自2010年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广东省掀开东莞、中山、珠海、惠州、肇庆、江门、阳江等市百花齐放的对口支援模式,全方位支持兵团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特别是2014年广东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师市卫生系统密切互访对接,立足师市实际,高瞻远瞩、顶层设计制订了《广东省卫生系统结对帮扶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医疗卫生工作规划(2014—2020年)》,按照做强做大第三师医院和图木舒克市医院、提升团场医院整体医疗卫生水平的总布局,借助广东7家地市级医院在人才支援和培养、专业能力和医疗设备建设等方面援助师市20家师团卫生机构,以柔性的方式调动和激活粤医踊跃参与,每人援期不低于3个月,在“十三五”期间为师市量身打造一批技术过硬、扎根兵团、服务边陲的医疗队伍。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1名粤医赴岗,接诊病人2万人(次)、主持各类手术900多台、抢救危重病人、疑难杂症1300人(次)、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业务32项、举办培训213场(次),义诊15次、服务群众2300余人。同时,援疆粤医医疗队的品牌辐射效应,使当地医院的医疗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多项丰收!

生命至上情意无价

援疆粤医精湛的技术挽救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温暖着昆仑山脚下一个个家庭。11月27日晚,在45团医院手术室门前,阿不都拉紧紧握着江门援疆医疗队队长何相成的手,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的阿妠(母亲),热合买特(谢谢)…”,他边说边哭,恨不得挨个抱着每位医生。当天中午52岁的麦丽姑·亚合甫心跳骤停,被送往团医院。正巧江门援疆医疗队刚从扎拉提医院义诊归来,迅速组成投入抢救,8位医护人员经2小时不间断的抢救,从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到气管插管等急救处理,虽然心跳、血压有所恢复但仍无意识。阿不都拉和家人陷入了绝境,走廊飘来嘤嘤的哭诉声。阿不都拉在无助中宣布放弃治疗,可何相成认为只要有一线生的希望,就绝不放弃!在最后坚持的10分钟里,麦丽姑奇迹般的复苏了!随后能说话、恢复思维。此时,江门援疆医疗队的医生已经整整8小事滴米未进……作为首批柔性援疆医疗队,他们率先在兵团做出了表率!

12月5日下午,49团职工黄锦锦顺利产下了一名7斤重的女婴,当她走下手术台,怀抱婴儿时,眼睛闪烁着幸福的泪水,激动地说:“彭医生,谢谢您!您就是孩子的第二个妈妈!”当天下午,肇庆援疆医疗队正在49团医院开展业务讲座,门外的吵嚷声引起了彭英的注意。原来有位宫口全开的孕妇拒绝在团场就诊,要去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生孩子。援疆医生彭英得知后立刻飞奔出门,把孕妇“”了回来。她轻轻的拉着黄锦锦的双手,说:“现在天寒地冻的,宫口开了孩子很可能会生在路上,多危险啊!咱们团场医院完全可以接生,请相信我吧!”黄锦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躺在手术床,结果20分钟后母子喜报平安。在一旁愁眉不展的婆婆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不禁喃喃道:团场医院的变化,怎么这么快?……肇庆援疆医疗队以讲好一堂课、开好一场义诊、做好一台手术“三个一”活动为载体,仅2个月使49团医院的医疗水平大为提升,极大扭转了职工群众对团场医疗水平的偏见。

爱院如家情洒第二故乡

从东江之滨的惠州来到喀什噶尔冲击平原地震多发带的伽师总场,惠州援疆医疗队像穿越时空隧道一般,清晨还在鸟瞰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家园,傍晚已进住到半池戈壁半池沙的西域。伽师总场位于阿其克镇,昔日因水质差又叫“苦水滩”,地处三师和图市的中间,分别相距150公里左右,是卫生资源共享中的“孤岛”。授命医疗实力雄厚的惠州援疆医疗队赴总场援助,是师市卫生局着力提高基层公益卫生均等化的良苦用心。

总场的夜晚繁星静谧,惠州援疆医疗队队长陈宇主动报名参加援疆的队伍,来到总场后百业待兴的卫生状态和按部就班的陈旧节奏令他彻夜难眠,强烈的责任感在胸中澎湃,重大的使命让他不能熟视无睹!惠州援疆医疗队根据总场实际,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援建计划,他们首先从规范院章院制入手,把管理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由援疆医生实践带教本院医生做好病人的全程服务,若有差错必不留情!一次,一位总场医生忘记给一位阑尾炎患者换药,便偷偷跑回自家棉田劳动。陈宇查房发现后,电话“”医生速回,监督其做好本职。抱着见怪不怪的心理,总场医生望着陈宇无言以对,陈宇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作为医生不在岗位履职就是失职,如果病床上躺的是你的家人,你会这样做吗?”总场医生听话脸一阵白一阵红,羞愧地低下了头。其实,陈宇在管理中的铁面严厉,也同样苛求于自己,他每天坚持工作10余个小时,不写完病历绝不吃饭,过了饭点常常以馕充饥。他以身作则谆谆教诲医要恪守职业底线,医者慈心熠熠可鉴!筹建特色专科是医疗队的第二举措,援疆医生焦炳茹负责筹建口腔科,由于地域陌生和语言障碍,令他忧心重重。陈宇鼓励焦炳茹不畏困难,在争取资金购置设备、加强口腔专业医生培训、做好口腔保健知识对外宣传等方面形成合力,开设了总场建场56年来第一家口腔专科。目前已诊治病人60余人。

42团医院今年没有医疗援建内容,院长徐春军向师市卫生局提出人才支持的请求。正巧中山援疆医生黎志成在参加师医院赴42团开展的义诊活动中,发现该团医疗水平薄弱,主动请缨下基层帮扶。黎志成赴团场代教帮扶生活的30多个日日夜夜,事无巨细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中。一次,临晨两点他与值班护士三人及时挽救了4名中毒患者。在团场敬老院,他看到50岁的张国录,因脑出血伴有肺部感染而多年卧床,依靠流食为生而骨瘦如柴,黎志成悉心告诉张国录的女儿照料老人的方法和技巧,并当即掏出慰问金。结束帮扶之前,黎志成拿出1万元委托团场民政科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帮扶更多像张国录一样的弱势患者。师医院儿科中山援疆医生蒋浩荣多次不留姓名委托同房病友,为交不起钱的少数民族患者垫付医药费,良苦之心以善传善,温暖生命之旅!

粤兵相牵后方大支持

重视基层走一线,援疆为民不留名!师市卫生柔性援疆涉及广东省7个地市的近20家医院,在提供人才支援的同时,还默默提供着后方大支持,真心实意情撼昆仑!据广东省卫计委援疆干部、师市卫生局副局长、兼45团党委常委、副团长戴世登介绍:各医疗队队长兼任受援医院的副院长,其余人员均任所在科室的负责人,言传身教带队伍,建立一支不换防的本土队伍。同时,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门市妇幼保健医院、五邑中医院等4家医院率先无偿为师市提供价值约5万元的医药物资和器械。

医疗人才两地互助,效果凸显。援疆粤医在喀喇昆仑播洒仁爱,师市医生也走进广粤大地,零距离受训。今年利用援疆资金50万元,师市15家医院的36名医生先后赴广东中山市、珠海市开展为期4个月的培训。第三师医院骨一科主任杨忠利在中山医院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学习,他深有感触的告诉记者:“中山超前的行医理念和先进的治疗技术让我震撼,我们也要务实植入,让兵团职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水平。

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帕提古丽·斯依提谈起珠海援疆医生赞不绝口:四年来14名珠海援疆医生已深深地爱上了军垦新城图木舒克,在儿科、针灸、妇产科方面完成4项兵师科研成果,获资30万元。在开颅、可视喉镜插管术和微生物实验检测手术等方面,填补了当地医疗水平的空白。特别是新建立的针灸科,有效的带动少数民族患者尝试针灸中医治疗,打破陈旧观念,共享先进医疗。目前,援疆医生以为本院培养骨干人才30余人,帮助图市医院迈入医疗发展繁荣的快车道。

援疆带动固本强基

前方,广东粤医的品牌效应在南疆正逐步扩大;后方,兵师主流医疗单位也在同步帮扶师市;借助援疆的动力引擎,师市卫生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为推动兵师医院与团场医疗服务合作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师市卫生局先后制定了《深化农牧团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和《农牧团场医疗卫生事业管理办法》的“两文件”,确定了兵团医院与53团、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51团、第三师医院与叶城二牧场、托云牧场联合办院的四个兵团试点和45团、50团两个师市试点,让兵师内部资源反哺团场,实现1+1>2。

兵团医院53团分院率先实施团场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改革,建立了医疗卫生管理委员会,从规范制度管理、加强人才培训、开展业务考核等多种途径提升医院服务水平。通过半年多的试点,兵团医院挂职副院长李彬告诉记者:“三多三少见成效,即:医院的门诊、手术和住院人数增多,团场病人外出就医的少了、病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少了、医保报销支出降低了。

51团是兵团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团场,在开展卫生医疗工作中难度大、意义重。石河子大学一附院以开展“五抓一带”活动为载体,探索一条少数民族艰苦边远地区合作医疗的新经验,即:抓学习、抓质量、抓特色、抓惠民、抓优质护理,带教查房会诊授课等。51团医院院长高留喜介绍石河子大学一附院围绕医院核心工作规范细化了28项制度,项项有目标考核;经导师带教后,参加执业医考试通过率达90%;心内科和内分泌科逐步创建和完善,接诊率直线上升;全年深入8个少数民族连队开展义诊2807人(次),赠送常用药品6000余元;较去年同期病人增加40%,医药量使用却下降了15%。

海拔3800米的叶城二牧场位于叶城县“三乡一镇”的重要地段,是维护兵地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7-8月,师医院先后两次在场部新老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现场传授心肺复苏技术和意外伤害急救知识。牧场卫生院院长熊昌永说: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艰苦的环境中,开展这样的演练非常有必要,说明师医院高瞻远瞩的防患意识。感谢卫生援疆,让边疆牧场也普照到了党的光芒!

为提升师市医疗服务水平,2014年师市投入7300万元用于改善基础医疗卫生条件,涉及11类43项。在硬件强基方面,完成师医院门诊住院楼维修改造项目、图木舒克市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项目;在软件提升方面,为6个团场创建了兵团免疫规划接种门诊,为13家医院配置了合理用药系统,为5所卫生院建立了卫生系统服务工作站,在全师推广图形定位综合卫生管理系统。同时全年派出200人(次)的全科医生参加兵团内部培训,组织3900人进行远程医疗培训。

春暖花儿渐开,凤凰树绿意浸染,胡杨树生机焕发,虽身处两地但心意诚诚,粤兵携手谱写援疆新征程!(杨蕊 周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