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援疆指挥部提前启动安居富民工程
10月的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阳光失去了夏季的火辣。10月12日,记者来到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玛热勒特村,村民塔斯肯站在自己105平方米的新居外迎接记者。
塔斯肯原来住的是土坯房。去年1月29日凌晨,受哈萨克斯坦6.1级地震的影响,昭苏县数千间房屋受损倒塌。距离震中最近的玛热勒特村别达阔尔片区受灾最为严重,塔斯肯家的房子也成了危房。
但“因祸得福”。昭苏县在泰州市委、政府的支持下,经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同意,泰州市援昭工作组迅速作出决定,提前启动玛热勒特安居富民整村推进工程,帮助村民重建家园。2013年底,塔斯肯一家搬进了建好的新房。
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居富民办专职副主任金松告诉记者,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州直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整合已有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安居富民工程。2011—2013年,州直累计完成安居富民工程150844户,投入各类资金145.3亿元,占“十二五”期间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总任务的75.86%。
金松说,安居富民工程是各族群众关心的最直接、最实际、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也是摆在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面前重要的民生问题。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自治区实施安居富民工程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引领,不断加大安居富民工程实施力度。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州直按照“三高四不落后”的要求,规划先行、示范引路,重点抓好安居富民规划编制,设计打破了以前军营式的传统布局,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不同条件,实行“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做到“休闲、田园、生产相结合”,凸显民族特色,“几户一个景、一村一幅画”,既体现现代文明,又突出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巩留县规划了莫乎尔乡、阿尕尔森乡头道湾村、张家港市援建阿克吐别克乡红光村安居富民示范工程整村推进;昭苏县把援疆建设示范村作为突破口,编制了统一的村庄规划,以“自建公助”的形式建设,在尊重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实行“一户一图”制度,鼓励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外观装饰,争取项目资金和财政支持,配套完善示范村基础设施,打造样板工程。
州直各县市结合本地民族特色,设计出房屋户型图集,印制成平面图和效果图,发放到各族群众手中,供建房户选择。不仅如此,州直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还与产业经济建设、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切实处理好安居与富民的关系。在安居的同时,着力搞好支撑产业,鼓励农牧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家庭旅游业等致富项目,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新源县那拉提镇阿拉善村安居富民与旅游业相结合;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根据本乡具体情况,在种植基地附近建设城市化住宅小区。
今年,州直继续投资31亿元,完成安居富民工程35800户,其中巩留、特克斯、昭苏县安居富民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列入自治区重点民生工程。为确保安居富民工程顺利实施,要求州直各县市10月底前全部竣工,目前93.3%已竣工。
今年安居富民工程继续以原址新建、整村推进为主,插花建设为辅,集中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水改厕、乡村道路、电网升级改造、“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并以沿国道、省道和靠近城边、乡镇为主,逐步向边境一线、高寒山区、边远乡村延伸,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建一个村成一个村。
金松说,为了让安居富民工程达到老百姓最终致富的目的,实现安居与富民并肩齐行,首先,鼓励引导农牧民以各种方式参与工程建设,提倡互帮互助、投工投劳、勤劳致富;其次,州直各县市以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为契机,立足产村一体,注重产村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个体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