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干部左锋写歌赞新疆:你是我今生的最爱

18.09.2014  13:44

左锋援疆期间在那拉提的留影。

    无论是金庸、古龙笔下神秘的异域风情,还是众人眼中集时尚与古老于一体的现代国际化元素,都无法全面、真实地展示新疆的美丽和厚重。我觉得就算把全国所有摄影家有关新疆的作品汇集在一起,也不过是仅窥全豹之一斑罢了。

              ——左锋

    天山网讯(记者李俊报道)“你我的相遇,是上天的安排,你是我今生的最爱……”在辽阔、美丽的西北边陲,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跨越万水千山,辞别挚亲好友,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克服各种挑战,为建设大美新疆而不懈努力。左锋,就是众多援疆干部中的一员。因为援疆,让他有机会实地来到新疆,在新疆三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让这个身在异乡的汉子对新疆产生了浓厚的情愫。近日,由左锋作词的歌曲MV《最爱》在网上发布,质朴感人的歌词和富有深情的旋律,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共鸣和喜爱。9月17日,天山网记者独家采访了左锋,深入了解了《最爱》背后的援疆情。

    “有人说,没有来过新疆的人,会觉得它很神秘。跋山涉水后你又会觉得相见恨晚。”身在北京的左锋,一边描述着歌曲《最爱》,一边跟记者讲述着他的援疆情。他说,这其实是一首描写新疆的歌曲,虽然出自他的手,但是也是新疆千千万万援疆干部的真实内心写照。

    初到新疆

    2011年8月,从事外宣工作的左锋跟随中央第七批援疆干部从遥远的北京来到西部边陲——新疆,他和百余名援疆干部在辽阔的新疆大地,开始了人生中一段平凡而不平常的援疆之旅。

    不适应之处立即如影随行。时差、干燥、风沙、严寒等一一袭来,让援疆干部普遍有“吃不惯”、“睡不醒”的感受,同时,身体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纵使这样,援疆干部们也没有一个有怨言。反而,信念支撑他们在这里深深扎了根:“来了就要为当地的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不辜负人民的厚望。

    爱上新疆

    “到了新疆,我就给自己定位,我是新疆人。今后的时间里,我将和新的领导、同事们合作。三年间,我和他们相处得很好。新疆独特厚重的地域文化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左锋说,他每走一处的都会被当地人朴实、善良所吸引。

    “基层虽然艰苦,但当地的老百姓却在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将家乡建设得美丽富饶,让人很敬佩。虽然在疆待得时间不长,但每当人们提到新疆,我就会像介绍自己家乡一样,给他们推荐一定要到新疆去看看。”左锋说道。

    “时任昭苏县某乡镇的挂职副镇长为了让这个镇尽摘掉脱贫困的帽子,经常加班、加点,像化缘一样,到处筹借资金,为的是在职期间帮这个镇盖个历史民族风情馆,”左锋感慨地说,当然他的行为只是众多挂职干部中的一个缩影,在他们看来,既然来了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帮助当地老百姓做些事,不负家乡的寄托和边疆人民的厚望。

    无悔新疆

    “无论多辛苦,不管多无奈,你永远是我的最爱……”MV的作词中,左锋用拟人的手法表达着众多援疆干部对新疆浓厚的援疆情。左锋说,走上了援疆之路,就要为之而努力拼搏。要舍弃和家人的天伦之乐,奋斗在祖国的大漠戈壁。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为了新疆的发展,我们依然要在祖国西部边疆奉献自己的一切。

    2014年夏天,左锋援疆即将期满,面对家人和派出单位的召唤,他心里十分矛盾,三年援疆,已让他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什么场合,言必谈新疆,介绍新疆成了他的“职业病”。正是怀着停不了、断不下的新疆情结,他饱含深情推出了歌曲《最爱》。

   歌曲摒弃了以往高大上的演唱方式,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流行歌曲的演绎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其广为流传。对于为MV《最爱》作词的意义,左锋说:“音乐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是心与心的沟通,好的音乐可以拉近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我的援疆工作结束了,但是我对新疆的浓浓感情不会终结,为歌曲作词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人们传统思维中对新疆的认识,用歌曲搭建一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人走进新疆,了解新疆。

    采访最后,记者还了解到,《最爱》只是左锋创作的有关新疆的第一首歌曲,即将问世的还有《最美》等一些列的“”字打头的原创歌曲,届时将第一时间由天山网发布,各位网友请持续关注。

    点击下一页收听歌曲《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