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疆:“1001工程”福泽伊犁河谷
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大幕开启,不同以往。能否实现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取决于“造血”和“输血”的关系。这就要求援疆工作突破以往模式,实现软件和硬件齐上阵、“输血”和“造血”齐头并进的立体援疆,使受援地从根本上增强“造血”机能。“造血”,产业援疆即是破题之钥。
近日,记者从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了解到,从今年开始,江苏省实施援疆“1001工程”:力争“十三五”期间每年实现投资100亿元,带动当地群众1万人就业。这一新政,业已成为撬动伊犁河谷这一集开放、资源、政策优势于一身的兴业高地再度出发的坚实“杠杆”。
自治州党委副书记,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党委书记、总指挥田洪表示,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要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产业援疆双倍增,打造开放富民新丝路。要抢抓中央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提升产业规划,强化招商引资,打造丝路明珠,力争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实现产业援疆投资总量、产业就业人数两个倍增。
今年7月的昭苏花海芬芳。从当月10日开始,参加2016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的四方宾朋,每天穿过“天马大道”,前往天马文化旅游园观看比赛,晚上在天马国际旅游文化广场参与百日文化广场活动,和当地百姓一起品尝美食,精选当地名优特产……在一步一换景中,体味到的不仅是天马故乡的美好生活,更是江苏产业援疆的一项项成果。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江苏泰州投入援疆资金8.1亿元,重点支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开发、市场营销拓展,推动昭苏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成功招商引资落地项目5个,带动社会投资5.5亿元,促成江苏国际、伊昭骏温泉大酒店、天马国际旅游文化广场等多个地标性旅游项目落地开业,为昭苏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集群注入新活力。目前,昭苏已建成国家级旅游景点23个,研发旅游产品(商品)58类、380余种,带动各族群众就业7160人,发展各项特色产业带动8000人脱贫。
坐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这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重要成果,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也有了打造立体布局、构架大产业援疆的决心与勇气。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近3年来,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坚持市场导向,重点围绕放大对口援疆功效、促进产业就业、增强“造血”功能,深入研究苏伊两地产业特点,广泛加强产业合作。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优势,积极推动苏伊两地在口岸共建共用、商贸物流合作、产业优势互补等方面加强合作,努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产业明珠、就业基地。推动跨境运输合作和口岸资源整合,连云港港口集团投资5亿元,在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舰桥国际综合物流园项目,加快形成霍尔果斯区域物流枢纽中心。
坐落在霍尔果斯市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唯一的跨境自由贸易区。为强势推进合作中心建设,引导苏州国资公司率先投资17.25亿元建设苏新中心、苏新工业坊、苏新公社等产业援疆项目,目前5家商业银行和27家股权投资企业入驻苏新中心、5家物流企业和商贸公司入驻苏新工业坊。在苏新中心等产业援疆项目的引领带动下,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免集团、中科国际等总投资234.5亿元的22个重点项目入驻合作中心,目前涉及商品展示、餐饮娱乐、商业设施等领域的7个重点项目建成投运,营业商户达2300余家,实现就业1万余人,为向西开放桥头堡——霍尔果斯市的发展聚集了人气、注入了活力。
奎屯市一马平川的戈壁滩上,奎屯天虹纺织拔地而起。这座由徐州天虹集团投资的纺织厂,开工不到半年,25万平方米的厂房就建成投产,被当地誉为“江苏速度”。依托政策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利用中央和自治区支持纺织服装业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江苏及内地省市纺织服装企业到伊犁投资,全力推进以霍尔果斯为重点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基地建设,红豆集团服装加工项目落地实施,建新国际棉纺项目扎实推进,江苏金昇、佰郑集团以及其前文中提到的天虹集团等近400万锭棉纺项目已落户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也是依托资源、政策优势,苏伊两地携手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成果。
此外,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着力营造融入式产业援疆良好环境,把人才培养作为促进就业、发展产业的重要举措。援疆干部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规划、产业、招商、旅游、企业管理等经济管理紧缺人才,突出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江苏省教育厅组织8所重点职业技术学院集中对口支持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设备上给予受援地大力支持,加快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3年时间里,不论是伊犁各族群众所见证的伊犁河水永向西,还是远在万里之遥的江苏人民面对大海、春暖花开,都会镌刻在属于援疆干部与霍尔果斯各族干部群众的故事里。流水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没有改变的,却是“真情援疆、科学援疆、持续援疆”12个字背后的炽热,还有苏伊两地各族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