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新疆的盖头来

09.09.2015  12:04
          我母亲有几个亲戚在乌鲁木齐市。很久以前,我就打算找个时间去看看他们,顺便看看人们打心眼里叫“亚克西”的新疆。
          小时候,我是从著名歌唱家克里木的歌声里知道新疆有“塔里木河”、“达坂城姑娘”和“库尔班大叔”的。之后,随着个子一点点增高,我又渐渐知道了,在幅员辽阔的新疆有天池,有吐鲁番……因此,去新疆一趟是我悄悄做的一个“黄粱美梦”。这次,利用年休假去心仪的新疆,就是为了圆这个梦的。
          晚点都市”乌鲁木齐
          尽管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讲过,新疆是一个“早穿棉祆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方。8月11日到了乌鲁木齐后,我就真切感受到了这里天气的变化无常。
          前来接机的建华表弟小我好几岁,见我对新疆的天气颇感意外,他就以调侃的口气向我介绍道:“乌鲁木齐前几天高温到41℃呢,知道你们晚上会到,白天下了好大的雨,现在气温只有15℃。大哥大嫂,你们来的可真是时候啊!
          借着机场停车场路灯的灯光,我特意勾着脑袋看了看脚下,地面上湿漉漉的。抬头间,有零星雨点从空中飘下,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脸上,我自然而然地用手抹了抹。眼前的情景告诉我,在我动身来这里之前,确实下了一场豪雨,不仅打湿了乌鲁木齐的衣裳,还消退了乌鲁木齐身上持续不降的高烧。
          提着行李,跟在他们身后,我努力迈开脚步躲过路面上那些大小不一的积水,突然身上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在二表弟建民打开车后备厢摆放行李的空当,我两手交叉抱在胸前,才发现自己身上穿的是一件短袖T恤。南方的夏装在新疆真的有点势单力薄啊!我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温差和时差非常明显。当晚我8点50分左右走出地窝堡国际机场,天却亮得跟衡阳下午6点钟一样,夕阳“”在脸上仍然是火辣辣的。而次日早上快7点了,天还没有衡阳5点半亮。也许是初来乍到,我对这里的时差一点也不适应,更谈不上入乡随俗。
          在床上折腾到6点半,我起来了,并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十二分地谨慎,生怕弄出点声响来影响了建华及其家人睡觉。然而,越是小心越容易出错。被洗漱声惊醒的建华表弟,打着大大的哈欠从卧室里走了出来。他一边揉着惺忪的眼睛,一边问我:“大哥这么早就起来了?我可要10点钟才上班呢,再睡会吧!
          我是肯定睡不着了,这缘于我一直以来养成的良好习惯(自以为)。我叫他不要管我,继续去睡他的觉。可他这样好客的兄弟,即便是当时再想睡觉,也是睡不踏实的。他没有再去睡觉,而是穿着睡衣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与我小声地商量着接下来的安排……
          葡萄王国”吐鲁番
          到了乌鲁木齐,吐鲁番还会远吗?自然是近了!
          吐鲁番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城市,这里不仅盛产葡萄和葡萄干,还有众所周知的《西游记》中的火焰山。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中东部,属于天山东部山间盆地,是名副其实的“火洲”,也是中国内地连接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
          从乌鲁木齐市到吐鲁番市大概有200公里。驱车行驶在G312国道上,一闪而过的不是我们熟悉的青山绿水,亦不是错落有致的维吾尔族群居村落和成群结队的牛羊,而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及光秃秃的大峡谷。途中来往的车辆不是很多,有时安静得能听到轮胎与路面摩擦的声音和自己因激动而加快的心跳声。
          吐鲁番的太阳格外有精气神,这对喜欢日照的葡萄来讲,无疑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小表弟建文在聚精会神地开车,我跟大表弟建华却不失时机地谈论着沿途不断映入眼帘的湿地、峡谷、戈壁滩,或林立在戈壁滩上“抱团取暖”的风力发电机组……当然,谈论得最多的还是吐鲁番的葡萄,因为吐鲁番有个让人垂涎三尺的“葡萄沟”,葡萄沟里的串串葡萄,被“火焰山”的火烤成了远近闻名、驰名天下的葡萄干。
          身临其境,葡萄沟里的葡萄果然名不虚传。所到之处,除了一条条颇具规模的葡萄架,上面挂满了青色、紫色和黑色的葡萄外,其余就是一家挨着一家销售葡萄干的大小摊位,上面堆放着各种颜色、不同品种的葡萄干,让你觉得吐鲁番就是一个葡萄王国,连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葡萄的味道。你即便再想控制住自己的购买欲,都无法阻挡葡萄干给你眼睛和味蕾带来的刺激与诱惑。
          在一个维吾尔族姑娘的摊位前驻足,竟然发现,堆放得像小山一样的葡萄干有“香妃王”、“黑加仑”、“绿宝石”、“红玫瑰”等时髦的名字。我讨还了价格,分别拈了几粒不同名字的葡萄干往口中放,顿时觉得它们甜到了骨子里。一旁的湖南老乡见我如此投入(邵阳市隆回县的,在当地做生意),便向我走了过来,然后附在我耳朵上悄悄地说:“不要着急,等下我带你们去朋友那里买,会便宜很多。”听他这么一讲,我就找了个理由,转身离开了摊位。
          在湖南老乡的指引下,我们的车子七拐八拐,最终停在了一家由维吾尔族人打理的葡萄园,并参观了暴露在太阳下、由山岗泥土夯成、四周设有一个个方块型小窗口且比较低矮的葡萄干晾房。我品尝得最多的是他家葡萄园里一种名叫“马奶子”的葡萄,并亲手从葡萄架蜿蜒的藤蔓上摘了满满四袋葡萄。当我们拿出钱要付给葡萄园主人的时候,他却怎么也不肯接,还非常坚决地说:“这点葡萄算不了什么,我们是朋友,你们到家里来吃葡萄,是我们维吾尔族人与你们汉族人的缘分。欢迎你们有机会再来吐鲁番!
          在葡萄熟了的时节来吐鲁番,先睹为快的何止是葡萄沟里的葡萄,还有与葡萄沟近在咫尺的“火焰山”和“坎儿井”。我一边享受着葡萄的香甜,一边感受着火焰山的热烈、聆听坎儿井的传奇,那种惬意无以言状。
          有人说,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而我则认为,到了魅力无限的新疆,不到吐鲁番难道就算到了新疆吗?我不想与吐鲁番失之交臂,因为吐鲁番的葡萄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神山圣水”天山天池
          “望山跑死马”,意思是说,明明已经看到山了,走起来却还要花上很长的时间,走很长的一段路。去天山天池的路上,这样的感受,尤为明显。
          新疆有166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在占中国六分之一面积的新疆,有着“神山圣水”名号的天山天池,是一块不可多得、不得不去的“风水宝地”。
          天山天池距离乌鲁木齐市大约97公里,在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是以高山湖泊为中心的国家5A级风景区。
          据有关资料介绍,天山天池总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以天池为中心,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有完整的4个垂直自然景观带,是一条世人瞩目的“”。
          购得门票,换乘统一型号的节能、环保大巴车上山,次第走过的是“金银大道”和榆树丛林。徜徉其间,真可谓是“一步一重天”、“一步一个景”。下车,沿着曲折的山道一步步深入天山,我掀起了天山的盖头,终于看清了天池那张笑脸。
          因为海拔高的原因,天山天池山下和山上的平均气温比新疆的其他地方相对要低很多。就拿“三伏天”的八月来讲,山上早晚的气温顶多也就两三摄氏度(中午有十几摄氏度),还必须是晴朗天气。由于天山天池所具有的独特地理位置与神秘色彩,每天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甘愿辛苦、不惧寒冷地上上下下,为的就是拥抱人间“瑶池”的身体,闻一闻她清新的气息。
          天山天池的海拔有1910米,其中的博格达峰海拔在5445米以上。周围长年云杉环绕,雪峰辉映,碧水似镜,风光如画……
          天山天池里的水多为天山融化的雪水,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天池水都绿得像一颗宝石,且天长地久地戴在天山的某个指头上。
          在由冰雪融水汇集起来的天池,南方人自然凉得有些不适应。我们参观完附近一座高高在上的寺庙后,想从水面上再看一看岸上的风景,于是上了一艘刚刚靠岸的观光船。行驶中,风不是一个劲地往衣服里钻,就是在耳边“撕心裂肺”地嚎叫,让你的头发和衣服不是东倒,就是西歪。
          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在天山脚下铺就了这么一块湛蓝色的绸缎,让一艘艘游艇和快艇剪刀似的,裁剪出天山天池四季的美丽。